分享

老祖宗的设计就是牛!颐和园重现“金光穿洞”壮丽景观,十七孔桥所有孔洞被点亮

 Derek9988 2016-12-30

最近朋友圈都被颐和园“金光穿洞”照刷屏了,这“金光穿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吃吗?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每年冬至时,太阳的高度最低,一到下午黄昏日落左右,阳光能把十七孔桥的十七个桥孔全部照亮,使桥孔变成金色。这是也十七孔桥一年当中最美的时刻。



问:什么时候看最好?

答:冬至前后几天!越早越好!最好是天还没亮就去蹲守!你想看别人也想看,人一多景色就没味道了!



问:有人说出现“金光穿洞”景象是因为设计师让桥垂直于太阳光所以出现的?

答:还有人说是巧合呢!现在来看两种说法都有!至于到底是设计出来的还是巧合,强烈建议你亲自动身前往进行探查!边看边想!

不过现在网络上流行一种说法是“金光穿洞”是设计师在设计桥的时候让桥垂直于落日时阳光的入射角,故而在日落时分出现了阳光穿洞的景象!这个说法就不太靠谱了,如果桥垂直于阳光入射角的话阳光就直接“金光穿洞而过”了啊!哪里还会有什么“金光穿洞”,所以准确的说“金光穿洞”其实是金光照洞。



你们要的“金光穿洞”:




世界上的桥梁如恒河沙数、多如牛毛,但是有如此美丽的奇观的只此一座!!



每年冬至前后的日落黄昏,落日的光线会充满颐和园标志景物”十七孔桥“的每一个桥洞,呈现出大家口中的”金光穿洞“景象,观看、拍摄和发朋友圈成为了围绕这一美景必做的三件事!



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在颐和园;颐和园最美丽的风景,是颐和园壮观的日落;而颐和园日落最美丽的风景,非十七孔桥金光穿洞莫属!!




说是金光穿洞,实际上用李清照的词形容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穿洞的金光,以金色为主,还有橘黄和大红、浅黄等多种多样的颜色,又因为光照的部位不同,照在拱券上折射的角度不同,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变化,再因为随着太阳的坠落,光的强度也越来越弱,这就使打在桥洞上的光线,越来越呈现暗红的颜色,总之十七孔桥那些伟大的设计者们,让冬至前后的这座十七孔桥,成为了上街桥梁史上光影艺术无与伦比的杰作!!




美哉颐和园!美哉十七孔桥!!美哉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借用陈寅恪写给王国维的话说,人间天堂、世界遗产颐和园和十七孔桥将“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共久,共三光而永光!!”


扩展阅读


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是精心计算的吗?


如果真的是精心计算,何必要设计在冬至前后才能看到啊!不能设计一个全年都能看见的景点吗??


真相让大家失望了,十七孔桥与南回归线的日落点并不垂直,这个景点其实也并不像听起来那么高端……


请看图(我的工具挂了,画笔画不了太精确,见谅)




你看,根本就不垂直嘛。


垂直什么的说法可能是偷了人家曼哈顿悬日的说法。但是这其实很不一样:曼哈顿悬日是因为人家街道笔直而细长,所以一年只有几次能垂直从这里照进去。十七孔桥的桥面不够宽,桥洞又那么的大,阳光照进去范围很大的,不会出现刚好那么巧就几天。



不过呢,从图上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方位几乎就是东西向的。这带来了一个问题:就算太阳最南边的时候,也很难照进去。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所以冬天能照到的桥洞,确实是比夏天更多的!


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冬至日开始,一前一后逐渐地照亮区域越来越小,并不会出现“只有冬至日前后亮,其他时候不亮”的突变过程。所以还是不那么神奇嘛。


最后,我画图的时候发现,虽然冬至点的日落方位不垂直,但夏至点的日落方位好像是几乎……平行的?


因为工具挂了所以我没法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但是这个还真是有可能的。欢迎大家算一算试试,或者夏至日的时候站在桥上看看太阳是不是真的沿着桥落下去的……


更新:好吧让大家失望了,并不平行_(:з」∠)_


这是夏至日的精确日落方位



还是要稍微往北偏了一点点的,这是冬至日的精确方位:




差不多在这前后几天应该可以照满几乎整个桥洞吧(桥洞本身长宽比我没算),但要看17孔桥悬日的也不用担心,在5月8日和8月4日这两天,能看到太阳正好沿着桥的方向落下去。



颐和园十七孔桥为什么是十七个孔呢?




在古代,数字9寓意“帝王”,在《易经》里又是极阳数,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而我们看一下颐和园这座十七孔桥,总共是8对桥孔,外加一个大桥洞,也就是8+1=9。所以寓意男人中的男人皇帝。再仔细地观察,发现中间那个桥洞是最大。




中国建筑学真的博大精深,可惜历经战争,很多都被毁了原貌~ 希望更多的古代遗迹被重视保护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