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溜洱河峡谷记游

 fsn9oule12e45h 2016-12-30




  其实,溜洱河峡谷对我来说并不很陌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夏天,我作为重庆某日用工业公司的商务代表,陪同厂方的几位业务领导到龙场营镇搞调研,车到摆盖村与大屯乡交界处时,看到对岸危壁上一股状如大油铁桶的水柱奔涌而出,我们异口同声道:“白龙过江!”车到桥头,抵挡不住这一壮景引诱的我们停车观瞻。同行人无不赞不绝口,都被眼前的景致折服。询问路人,方知桥叫东风桥,河叫溜洱河,谷叫溜洱河峡谷。因要赶时间,未能下谷游览。窃想:过段日子再来游览,谁知这一想法一放就是十五年。


  漫步在连接峡谷彼岸的东风桥上,一种力量吸引着我们,挤压着我们,两岩青山相对出,似有把一切锁闭的架势。东方桥下的三个桥拱好似被这两岸的青山给挤压成“弓”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吧!


  友人提醒我们:“东风桥表面并不神奇,神奇的是它的下面还有一座‘天生桥’,所以东风桥又叫‘桥上桥,桥下桥’。”他的话引起我们浓厚兴趣,决意到桥底去探个究竟。


  抓树干扯藤蔓沿陡峭岩壁直下,费九牛二虎之劲来到桥底。果真在茂盛的灌木丛中目睹到“天生桥”的庐山面目——在东风桥下面,有两处岩石突起,形如跃鱼,两“鱼”间相隔大约两米,一块自然天成的岩石横跨其上,形成桥状。东风桥未修建之前,这还是当地两岸人民的交通要道。相传很古老的时候,溜洱河水流湍急,两岩悬崖峭壁,无桥贯通,又无道路连接,两岸的居民看得见、喊得应,但要握手言欢需上坡下坎的走一天的路程才能实现。交通的不便,阻碍了两岸各族同胞的交往。天神不忍心人们遭受隔河之苦,一日一天神下凡,背了几块巨石搭在河岸上,以方便人们通行。“天生桥”因此而得名。


  “你们看哟,那个地方像不像老鹰嘴……”同行的阿薇惊呼道。


  顺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真在离东风桥100多米的地方,有一高耸入云、峭峋成壁、危岩险峻的山岩,形状酷似“老鹰”。当地人叫它“老鹰岩”。再细目搜寻,刀削似的绝壁上,绿色青苔掩映处,有一溶洞,洞有一股水银般明亮的泉水顺绝壁而流,水花飞溅,如雪莲朵朵,又似梨花风中散。声如佩环,形态婉如少女振娟衣而翩跹。这与我十五年前看到的那形似过江白龙,状如万马奔腾,声像雷霆万顷的形态相比,眼前的情景温驯多了,雅致多了,一个是伟丈夫,一个是柔少女。


  春日的溜洱河峡谷,山壁是清清的,水是清清的,空气是清清的,春鸟的歌声不绝于耳,与浅浅缓缓的河水在河床上流淌的有韵律的声音和奏着,那是绝妙的天音。我想,再高明的诗人也幻想不到,再了不起的作曲家也模拟不了。


  沿着河水的流向而行,河床随峡谷的变化而上演着各种角色,刚才还狭窄得如一线天,转个弯冒个角又是开阔一片,真是“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峭拔的石壁,由于亿万年风雨剥蚀,岩石现出许多层次和异常分明的轮廓,或竖向排列,或向两侧摊开,使人想起“书似青山常乱叠”的诗句。清缓的河水淙淙,时而如闲庭信步,时而又似奔忙劳作。水不断变幻着色彩,阳光能朗照的水涡处,好像其中藏有碎银无数,银光闪烁;树荫蔽日处水流如玉,绿莹莹、翠生生的。落差大的地方水行如奔马,平缓处水行如游蛇,清凉凉的水或吻着岩壁走,或舔着卵石行,或挤着石丫流……


  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进,死气沉沉的心态会鲜活起来,忘却老与少的代沟,抛掉新悲旧怨,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进,水可以净心,峭壁危岩可以净目,宠辱皆忘。


  在溜洱河峡谷中行走,你可感受到生命的无穷韵味,岩壁上不知名的灌木丛,长年不落叶,任风吹雪压,总是以绿来告示自己的存活。因双向生长,树干弯弯的、曲曲的,盘旋虬绕,看得出无名植被的生命艰辛。你会觉得拥有生命真好,能活着才是最大的快乐。


  在溜洱河峡谷中,你可以放纵自己,或“吭唷哦啊……”或“嗷……嗷嗷……”地吼出你心中最原始的诗歌。你可以坐在浑圆硕大的卵石上,哼小调,洗脚丫复习童趣;你可以在凸兀起的洲渚上枕双臂席地而睡,看危岩四起的绝壁上的各形各态的钟乳石为其命名,犹如给你的孩子命名那样自由,那样创意;或闭目养神回味你的爱情故事;你也可以牵手你想牵手的人,可牵之人,赤脚裸腿踩水嬉戏,也可以有意无意地追戏在水涡边喝水的野生小动物和花花绿绿的山鸟,你还可以……


  溜洱河峡谷是个中草药宝库,10余公里的峡谷悬崖峭壁上,生长着很多珍贵中药材,诸如治疗骨伤的“骨碎补”,此药形同生姜,表面长满了褐色的茸毛,对骨折脱臼有很好的疗效。有治疗五劳七伤的“黄精”,俗名“老虎姜”,有治疗胸闷胸痛的“苦瓜蒌”,有治疗肺热的“天门冬”,有舒筋活血的鸡血藤……我等因不懂医,又无攀壁过峡的本领,只能望“宝”兴叹了。


  10余公里的路段如果是平坦之道,说不上远,可在峡谷中行走,要走完这10余公里的“坎坷”那可不是件容易之事,人生亦如此,平顺之时一晃就过,逆行之时度日如年。


  在溜洱河峡谷中,我总感觉到大自然之力吸引着我,同时也挤压着我,让我对人生得失有了新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