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在最近发行的《中国监察》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监狱探视那曾经是一县之长的儿子。当见到一身囚服的儿子时,老人一脸悲哀,对他的儿子静静地说道:“在你读书的时候,我要你好好学习,你听我的话,考上了大学,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你当刚当县长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做官就是国家的人了,凡事都得为国家着想,替老百姓操心,那时候你还听得进去,老百姓也反映很好;后来我发现你讲气派、讲享受了,我提醒你“做人不能忘本”,可你没有听我的,这不最后进来了,后悔也来不及……” 老人的一番话,既是肺腑之言,又引人入胜,还触发我选定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常给心灵洗一洗澡”。以前我只知道:一场瑞雪能净化空气,使人心旷神怡;一次环境美化,能使周围旧貌换新颜;一身脏污的衣服洗涤后,穿在身上立马精神抖擞;一通淋漓的洗澡搓垢,走出浴室顿觉轻松洒脱。看了上述一则文字后我突然领悟到:常给心灵洗一洗澡,能不时矫正你的人生航向,活的一帆风顺、无怨无悔。 人生在世,自然而然要面对生存、利益、理想、事业等价值取向,还要肩负起社会、家庭、亲情、道德的责任。有的人经常能兼听则明,或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或有正确的价值观导航和有“三日反省吾身”的学养,从而一生过得较为顺利、颇为幸福,令人称道。而有的人是非不清、一意孤行、盲目乐观,很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更难听得进师长和好心人的规劝和提醒,结果一生过得不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就是磕磕绊绊错误不断,甚至于丢了性命都不知道所以然。之所以出现大相径庭的人生况味,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常思己过,修正人生航向。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说得就是做人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修正自己的不足。且不说帝王们民主不民主事关江山的长治久安,也不说能否修炼到郑板桥“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崇高境界。作为一名寻常百姓,父母把我们带到美好的人间,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成人,党和国家也倾力培养教育我们,到头来我们能否做到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亲人,就看我们自己的作为了。漫漫人生路,需要我们探索前进,依靠别人的指点和帮助当然必不可少,可多数的情况下还得靠我们自己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过失,修正自己前进的航向,也就是说要经常给自己的心灵洗一洗澡:看一看我们的理想是否淡化;工作是否违背了党的宗旨;道德品质是否高尚;利益取舍是否公道;亲情伦理是否尽心尽力…… 俗话说得更好:人非草本,熟能无过。党也有政策: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只要我们经常能改过,人生就是自新的,也是无怨无悔的。 |
|
来自: zyl978 > 《账号-摩玛设置管理-其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