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进步,教育改变人生
随着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日益发展,全社会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空前增长,教育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教育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从更高的层面上设计教育技术通过有效的手段、方法,在教与学的变革中产生新的“教育生产力”,
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益,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切切实实地享受教育利益,是我们必须面对——也是不容推辞的历史责任。
教育变革聚焦课堂、着眼于学生发展,无疑是一个不变的命题。但身处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使人际交流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信息碰撞不断地产生着新的知识、信息工具为整合知识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正在形成。校园正在拓展,课堂的形态也是个发展中事物。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信息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学生学习个性化,教育经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伴、学习内容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相互关联,一切围绕人的成长展开,这才是具有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现代基础教育。
科技推动进步,教育改变人生。今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江苏科技报·教育版>>携手今日教育集团推出<<E教中国
>>、<<E学中国 >>周刊
,面向全国教师和学生推出一个服务教与学变革的新型媒体。新刊从<<E教江苏 >>、<<E学江苏
>>发展而来,在五年间有效为150万读者提供优质教与学资源和良好交流的基础上,跃升一步,以更新的技术与交流方式服务于更多的教师、学生与家庭。作为多年从事管理与研究的老教育工作者,我是乐见其成的,也想在发刊的同时,谈谈我的想法:
1、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会刊,要借助协会聚集了本领域专家群体及各类人才的特点,发挥体系的支撑和教育谋划设计作用;作为承办方,要在技术支持上稳定服务、传播方式上思新求变。统一谋划、协同作战,聚焦信息时代教与学的变革,有效地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
2、教育是以育人和知识传递为其特性的。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在教育大规模的普及和流水线式管理的基础之上,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媒体、学校和教育教学模式。媒体的与技术相伴发展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从第一代的单向传播,到第二代的人机互动的双向传播,而当前的第三代媒体强调的是用户体验、个性化的内容与无所不在的交流。值此新刊问世之际,我觉得周刊同人正在提升的空间,和教育提倡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也是挑战与巨大的发展机遇共存。
3、服务者与服务对象是一对共生关系。一个理念先进、技术便捷的媒体平台,将为广大教师学生深度体验、实现个性化教与学提供有力的支撑。而这种支撑落实到教与学的土壤里,就会成为一个个新的生长点,并逐渐成为延展天涯的无边绿地。这片无垠的教育绿地,不正是媒体平台获取强大滋养和梦寐以求的发展空间吗?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愿新刊坚定目标、立足服务,伴随基础教育共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托举起每一个孩子灿烂的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