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崛起的倒逼机制

 挥剑123 2016-12-31

这次想跟你聊聊倒逼,我朦胧觉得,倒逼是个人成长的一个法宝。

剽悍一只猫在谈到自己为什么坚持写作的时候提到,写作可以倒逼着自己进行输入。当然,他还提到了更多关于写作的好处,比如帮助消化所学、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打造个人品牌等等。

写作一定得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你写什么?当你觉得无话可写或者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时候,你就需要不断去看书,不断与人沟通,不断去观察世界,不断反思,不断获得灵感,这就是剽悍一只猫提到的“输入”。有了输入,才能有输出。一般的逻辑是从输入入手,等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再去输出。但是这往往看上去很美,在实际操作当中,大多数人做不到,渐渐就不愿输入或者忘记输入了。因此,我们把逻辑顺序反过来,先进行输出。输出的方式就是进行写作,因为我要写字,所以我要准备更多的输入来积累内容,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为了有输出,我们就不断倒逼自己去进行输入,我们就不断通过写作来倒逼自己增加输入。

这是以写作为例,来解释倒逼的原理。

那为什么非一定要写呢?我不能就规定自己一定要读吗?

比如我不规定自己要坚持写字,我只规定自己坚持读书不就罢了。比如我规定自己每周必须读一本书,这不也就完成输入了嘛。我为什么非要通过写作来倒逼自己进行输入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你懒啊!

阅读只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不诉诸一定的文字,或者一定的语音音频,并且与别人分享出来,我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有可能歇菜了。如果不是一个特别特别喜欢阅读的人,大多数人读着读着可能就不读了。最要命的是,因为没有输出,就没有进一步的思考,读的内容很难消化,变成消化不良了。当你写出来心得,表达出来感受,就构成了一次双环学习,比你只是读一遍这种单环学习更加有效,更能促进自己的认知理解。另外,教是最好的学,你用文字或者语音表达出你的见解,好像是在用教的方式来传达你阅读的内容,不管你是教别人,还是教自己,总之你借用了教的形式,你会因此获益甚多。

很多事情,我都觉得是倒逼自己才搞定的。学习并不是我们的刚需,你看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K12教育才是最大的市场,而不是新东方所代表的出国英语市场以及成人教育市场,说明成年人并不爱好学习。记得有一次跟国内知名的一家咨询培训公司移动学习事业部的创办人交流,他说做移动学习同样需要找到高频、强需的场景,不然移动学习就会成为好看却不好用的奢侈品。因此,做学习产品的关键也是在寻找这个刚需的市场,前面提到的K12就是刚需,而成人学习的刚需在哪里,这并不好找,也不好连接和体现。

谈到个体的层面,虽然刚需难找,虽然学习是违反人性的,人性本是懒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去学习了。我们只能有一个办法,就是倒逼自己,让自己形成刚需。比如利用写作,将写作一步一步变成自己的刚需,倒逼自己不断成长发展。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刚需,一个是倒逼。

李笑来在得到专栏里提到,为什么大多数人中国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依然学不好英语,而且是听、说、读、写全面不行,最关键的原因不在于中国人不擅长学英语,而在于用英语没有成为我们的刚需。如果用英语对话、用英语阅读外文书籍成为我们的刚需,我们每天都用到,那么英语很快就会学好,而且跟年龄没有多大关系,即使是到了30多岁、40多岁,依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好英语。因此,英语不是用来学的,英语是用来用的。我记得大学的一个同学,之所以英语学得很好,就是因为他经常用,经常在英语角出没,经常和老外一起活动。马云也提到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在西湖边上闲逛,给老外当导游,也快速锻炼了他的英语能力。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掌握某个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变成自己的刚需。例如写作,如果我们想把写作变成自己的刚需,那就需要不断去写,不断去分享,不断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用出来。例如演讲,我们需要在各种平台、各种场合去使用,把演讲变成我们的刚需,如果今天讲一下,一个月后再讲一下,三个月后再讲一下,这个根本形成不了自己的刚需,我们需要每天都去演讲,每天。

如何形成刚需?方法就是倒逼。就是制定标准、要求、规范,倒逼自己不断使用。例如我要求自己每天走10000步,每天写3000字,每天坚持2个语音分享,当我决定了以后,我就坚持行动。我用写字不断来倒逼自己持续深入思考,训练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我用语音分享不断倒逼自己就某个主题进行语言组织的能力、现场表达的能力,包括训练自己的语言感染力,甚至是倒逼自己在毫无想法的情况下也要进行分享表达。我用每天10000步倒逼自己锻炼身体,注意放空,与大自然连接,独处,逼着逼着便形成了习惯,形成习惯以后一切便毫不费力,因为一切都是自动运行。

有时候你谈到倒逼,可能会觉得有点头疼,因为倒逼毕竟是需要克服一些阻碍因素的,并不是一种自动的行为。很多人一想到倒逼,就会自动联想到与自己的惯性行为作斗争,就会联想到痛苦。所以,如果一件事你打心底里不喜欢,你倒逼的力量可能就需要更大,很可能结果令人不太乐观。当你做一件事情很痛苦的时候,你最终还是坚持不下去的,就算倒逼也没有用,可能一段时间内有效,过了一段时间又无法发生作用了。

所以,我们需要将倒逼的某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意义想清楚。比如说,写字很痛苦,但是如果出一本书你就很动心,你就得把写字的意义提升到出书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更大的意义上来,扩展自己的愿景,这样你的动力就会提升,你的兴趣就会不断被点燃。

如果某件事,你本来就有一点喜欢,只是不习惯长期去坚持,这样的事情最适合采用倒逼机制。你慢慢就会从有一点喜欢,变成有两点喜欢,变成有十点喜欢,到最后乐此不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逼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尝试,倒逼是一种有益的游戏,倒逼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倒逼是一种结果思维。

倒逼意味着,你从一开始就得考虑输出,你在想你的输出是什么,你的交付物是什么。这正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只有你把结果想清楚了,呈现方式想清楚了,你在输入的时候就不会没有方向,而且一旦输出确定,输入的效率就会急剧提升。比如,当罗振宇确定每天早上要发60秒语音的时候,这个输出是确定的,他提前一天无论如何都要把这60秒语音准备好,不管他尝试多少次,不管他当天的状态如何(比如他感冒了),他都要完成,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就倒逼罗振宇每天都要想这60秒的语音内容的主题,他就需要不断寻找输入。他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根据这个输出而有所调整,比如如果当天下午有人拜访,但这个时候他的语音还没出来,他就要可能考虑闭门谢客,而且他也不太可能长期的休假。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60秒的输出改变了罗振宇,也改变了中国的商业世界。我曾经听过罗振宇在小范围内的一次演讲,他所展现出来的思维层次和看问题的角度,是很多人所无法比拟的,我不得不说他的境界已经非常高,不能不说这一定程度上拜他的每天60秒所赐,他制造了60秒,60秒也重新塑造了他。

所以,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件事最终的输出是什么。我们先确定输出,再去想其它事情。任何一件事,如果不能确定明确的输出,我们就不要快速的介入,因为你很可能因为没有输出而半途而废。想想我们自己的过去,类似这种一开始热情似火、慢慢偃旗息鼓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情而消磨了意志,浪费了时间,蹉跎了人生,成为我们不想成为的大多数普通人。

因此,最后总结一下,倒逼让普通人不再普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