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方言词语集萃 13

 唐1963 2016-12-31


                      ma

 mà 本指味道麻、脸麻,转喻哄骗、欺骗。如:“你麻广广嗦,这些事哪个不晓得嘛!”;作状语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大家安静,咋个像麻雀一样闹麻了?!” 这里的“麻”,即形容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的样子。

麻革革màgěgě 指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的样子。

麻搭果子màdǎgózí 也说成“麻打果子”、“麻二果子”,指不清不楚地蒙蔽、蒙混。如:“他经常麻搭果子地把办公用品带回家里。”

麻麻鮓鮓màmāzázá 不清不白的意思、或混水摸鱼做事。

麻鮓麻鮓màzámàzá 也有说“麻麻鮓鮓”,指不清不白,或混水摸鱼的行为。

麻乎麻乎màfūmàfū  感到很麻的样子,特指味道麻得很舒服。

麻麻雨màmāyú 即毛毛细雨。

麻杆儿màgér 即苎麻的茎,也指一种小鱼。

麻螂子màlāngzí 即蜻蜓,四川多数地区称之为“丁丁猫儿”。

麻鲊màzá  指杂乱模糊,含糊,不清白,不正常。

麻雀子嫁女——闹喳麻了   歇后语,形容杂声、噪音很大。

麻子打哈欠——全面动员   歇后语。

麻纠纠màjiūjiū 指食物吃起来很麻的样子。

麻噜噜màlūlū  指食物味道麻,但口感不错。

麻酥酥màsūsū  指口味麻而口感良好,也指人体的酥麻感觉。

麻布匠生火巴眼——值不得,歇后语,织的谐音植

麻布口袋装盐巴——包涵,歇后语,四川话‘咸’音hàn,故咸谐音涵。

麻布上绣花——底子太孬  歇后语, 孬,音piě

麻杆儿做抵门杠——经不得推敲  歇后语。

麻雀闹林,天气不晴         谚语。

抹脱màtò  指严厉批评或指责,如:“道理已经跟你讲清楚了,如果你还要来肇事,谨防我给你抹脱哈!”也指解脱关系、逃避责任,如:“明明是你拿了别个的东西,别个来问你,你还想抹脱?”

 má 语气词,用于陈述句末,有“显而易见”的意思。如“人家是打更匠的婆娘——沾了二分公事,就该歪(神气、了不起)了嘛。”;用于疑问末,表疑问、反问。如“你为啥子事又发人来疯嘛?”;用于祈使句后,有缓和语气作用,如“有话好好说,不要吼嘛。”

má  也许从“马脸”而来,四川方言中的“马”,含有板着脸、沉下脸的意思。如:“张老师平常和学生们嘻哈打笑,但一上讲台就马起脸,有点吓人!”;也有欺压的意思,如:“你简直把我马干了。”

【马干】mágān  指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意思。如:“你这个女娃子硬是把我马干了!”

马干吃净mágāncìjǐng  指强迫人家服从自己,绝对不许反抗的意思。如:“我那个老幺既精灵又好胜,两个姐姐都被他马干吃净!”

马起胆子máqídánzí  指勉强大着胆子。

马翻máfānpī  指爱拨弄是非的人。

马嘟子mádūzí  即蝌蚪,也有称马胡子,蜞蚂娃儿的。

蚂蚁儿上树】máyērsǎngsǔ  川菜中的一道家常菜,用臊(sǎo)子(肉末)度(du)粉条,炒成后粉条丝上沾上许多肉末,像蚂蚁在树上爬一样,够形象鲜明的了。

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谚语。

马屎皮面光,吼头一包糠    谚语,吼头,成都地区方言,即里面的意思。

蚂蚁儿搬秤砣——白花力气      歇后语。蚂蚁儿,音máyēr,即蚂蚁。

蚂蚁儿搬家——不是风就是雨     歇后语。

蚂蚁儿吃高粱——顺倒杆杆爬      歇后语。

蚂蚁儿搬家——全体出动   歇后语

蚂蚁儿搬家,大雨哗哗

码实在máshìzǎi  指搞清楚,弄准确的意思。如:“你要举报别个违法,要把事实码实在哈!”

骂的风吹过,打的铁实货   谚语。

 

              mai

埋头汉,耷儿狗,口头不说心头有   谚语耷耳狗,指耳朵往下耷的狗。

买罐看釉子,看亲看舅子/买坛子看釉子,娶婆娘看舅子   谚语。

买马要看口齿,交友要摸心底         谚语。

卖灰面遇到旋头儿风,卖凉水遇到绵绵雨   谚语,灰面即面粉。

卖钱不卖钱,圈圈要扯圆     谚语,喻要讲够排场。

卖烧腊的扯胡琴——游手好闲  歇后语,油谐音游;弦谐音闲。烧腊,烟熏制品。

卖糖油果子的生意——有吃有穿   歇后语,成都的糖油果子用竹签穿着卖。

买个沙锅打断把把——莫提了    歇后语,把把,即把子、提手

 

                 man

【蛮疙瘩】màngèdā  指书童、贴身丫头或仆人。俗话说:蛮疙瘩,烧烟倒茶背娃娃。川剧《做文章》中的书童即名蛮疙瘩:宦门公子徐子元请单非英代替他过河招亲,叫仆人蛮疙瘩跟随,叫一声‘公爷’打一疙瘩计数给银子,因而得名。

蛮革革màngěgě  指用蛮力,不会用巧劲的样子;也指人强健有力但不大机灵。如:“这娃娃长得蛮革革的,读书可能不行,但会是个劳动好手。”

蛮革蛮革màngěmàngě也说成“蛮革革”,指有蛮劲不会用巧劲;也指人强壮有力但不大机灵。

蛮扯扯màncécé  指只知用力,不会用巧劲的样子。

满荡荡mándǎngdǎng 指容器内装的东西很满的样子。

满满荡荡mánmándǎngdǎng装得满的样子,也喻事情做得圆满。

满冬冬mándōngdōng 指盛得很满的样子。

满满冬冬mánmándōngdōng装得很满的样子。

满满个儿mánmángěr  指装得满满的。

满秋秋mánqiūqiū   容器内盛物很满状。

慢梭慢梭mǎnsōmǎnsō 形容做事慢的样子。也说成“慢梭梭”。

慢梭梭mǎnsōsō  指慢吞吞的行动或样子。

慢沓慢沓mǎntámǎntá   指行动慢拖拖的样子。

慢慢个儿】 mǎnmǎngěr 指慢慢地做某事。如:“你慢慢个儿地做哈,免得出错重来。”

满嘴金牙巴,奓嘴说黄话  谚语  奓,张开的意思;黄话,外行话。

满坛子萝卜──抓不到缰  歇后语姜谐音缰形容遇到事情无计可施,即抓不到要领(缰绳),不知如何驾御。

 

                 mang

mānɡ  用于形容物,指大、粗、猛的意思。如果用来形容人,则指头脑简单、行为粗鲁,转喻为傻瓜,如 “莽子、莽娃儿mānɡwur

莽子mānɡzí 指很憨厚或不动脑筋的人,或傻瓜,也指身材粗壮的人。

【莽莽】māngmāng,蜀中儿语说‘饭’为莽莽。有时为搞笑,大人吃饭也说吃莽莽。如川剧《邱元顺告贫》中有台词道:“隔壁子杀鸡又炖髈(pànɡ),邱大爷还在饿莽莽。”

莽起(势)māngqísí “使劲、不断”的意思,如“你饿了吗就莽起势吃嘛,白米干饭有的是!”

莽娃儿māngwèr 指莽撞的人。

莽兮兮māngxīxī 指傻忽忽,或莽撞的样子。

莽雨三灿,整脱干饭  农谚,喻暴雨使农作物没了收成。莽雨,指暴雨;三灿,三次或三场的意思。

芒种前,好种田;芒种后,点好豆  农谚。

 

                    mao

猫猫儿māomēr 指小猫,或可爱的猫。

猫儿毛māoèrmào   喻脾气,如:“你啥子猫儿毛发啰?!”

猫儿毛不正māoèrmàobùzěng  比喻脾气不好,重则指品行不端。

猫儿麻起māoèrmàqí 指无理占为己有。如:“这些东西都是公家的,你咋个把它猫儿麻起?!”

【猫儿洗脸mērxílián  斥责,怒骂之意。

猫儿见不得耗子,马儿见不得道子   谚语。

猫儿扳甑子——替狗干的 /替狗议事   歇后语,议事,安逸、享乐的意思。

猫儿打架——豆腐  歇后语,斗谐音豆;腐谐音虎。四川话腐、虎同音;四川人常称虎为猫儿的缘故。

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或老鹰抓蓑衣  歇后语。喻脱不了干系。

 mào 形容脾气粗鲁或粗暴,如:“你们少去惹他,这个人脾气毛得很。”:另一种意思是生气或发火,如:“兔子被撵狠了也要发毛的。”

毛毛(儿)】màomēr毛。

毛耸耸màosóngsóng 指毛多而长。

毛毛菜màomāocǎi 指便宜的常见蔬菜。

毛根儿màogēr 即发辫,多指小孩的发辫。

毛根儿朋友màogērpèngyóu ,指儿时的朋友。

毛子màozí 袍哥用语,指易受欺侮愚弄的人、挨整的人或可以敲诈的人。

毛三匠màosānjiǎng 指性情急躁、做事马虎的人。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断屋粱   谚语。

茅斯màosī 即厕所。  如童谣:老师老师,滚下茅斯。栽个迷头儿,摸个螺蛳。

茅斯臭得远,晴天带雨伞           农谚,指要下雨。

茅斯坎铺床——离死不远, 歇后语,四川话方言中“屎”的谐音“死”。

茅斯坎栽菜——将就使用   歇后语,屎谐音使。

茅斯头打电棒——找死      歇后语,照屎的谐音。

茅斯头的石头——又臭又硬     歇后语。

茅斯头的蛆儿——死里求生   屎的谐音死

茅斯头打架——不怕死    歇后语,屎的谐音死。

茅斯头挂秤杆——过分   歇后语,粪的谐音分。这里的‘过’,指称量。

茅斯头加苏打——发奋    歇后语,粪的谐音奋。

茅斯头拣的帕子——不好开口   歇后语,帕子即手帕;揩谐音开。

铆窍】:máoqiáo 即窍门。

冒尖尖mǎojiānjiān,即垒尖尖,或堆得冒了尖。转喻出众,脱颖而出。

帽儿头mǎoértòu四川饭店卖的一种冒尖的白米饭,北方称帽儿饭,是用一个小些的碗装满饭盖在另一装有半碗饭的碗中,让饭垒一高尖而成;也是对范姓的戏称、因范、饭同音。

                      mei

没眼mòyán 没指望的意思。如:“我帮你打听过了,这次出国考察你没眼。”

没得事mòdēsǐ 常指没希望、没办法;有时也指没关系,与“不存在”的义同。

没得儿女夸干净,没得公婆夸孝顺  谚语。

没得话说打呵咳,没得事做洗煤炭   谚语。

没得乡坝头的泥腿子,饿死城吼头的油嘴子  谚语,吼头,里面的意思;油嘴子,本指能说会道的人,这里指吃得满嘴是油的城里人人。

没得砣的秤杆——老是翘尾巴儿   歇后语

没得眼眼儿的笛子——吹不昂     歇后语,昂,响的意思;眼眼,指洞。

   妹妹儿头měimērtòu 指留有刘海的女性发式。

妹儿měièr  指妹妹,或对年轻的姑娘称呼。类似的在单名词后加儿构成的词,其意与第一个字相同,如:梨儿、鸡儿、鸭儿、鹅儿、马儿、猪儿、猫儿、狗儿、耗儿、裤儿、帽儿、鞋儿、袜儿、票儿(钱)、锅儿、瓢儿、样儿、娃儿等。

霉不拢耸mèibùlóngsóng 倒霉不断的样子。

霉不拙拙mèibùcùocùo  霉气重重的样子。

霉朴烂鲊mèipùlǎnzá   形容物件霉烂朽坏的样子,如:“假日在家打扫清洁,从床底下搜出一大堆霉朴烂炸的鞋子”;形容人精神萎靡的样子,如:“小伙子要有一点精神嘛,为啥总是霉朴烂炸的样子?”

霉兮兮mèixīxī  指倒霉的样子。

霉鮓鮓mèizázá 指霉的样子,与霉朴烂鲊同义。

霉得起冬瓜灰  谚语,喻倒霉得很,如歇后语:冬瓜皮做衣领——霉登了项。

霉得哭,找不倒屋  谚语。

煤铺头的老板——赚黑钱  歇后语。

煤炭洗脸——给自家抹黑   歇后语。

眉毛上长虱子——有眼色  歇后语, 虱谐音色

                 men

门门懂,样样瘟,一艺不精误终身   谚语。

门槛上搁枷担——家门   歇后语,同姓之人称‘家门’。枷谐音家;枷担,指套在耕牛颈上的枷。

门神菩萨吃甘蔗——指教   歇后语,纸嚼谐音指教

 

              meng

    梦颠měngdiān 指夜游症。如:“青天白日的,你还在发梦颠嗦!?”

梦里梦冲měnglíměngcōng  指未睡醒,或似睡非睡的样子。

懵里懵懂mēnglímēngdóng  指不清醒的样子。

蒙倒干mēngdáogǎn 指对所做的事遮掩实情,有意不让大家知晓,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闷秋秋měngqiūqiū    形容容器内盛物很满、快要溢出来的样子。

闷墩儿mēndēr 指长得胖而结实,也指人憨、不机灵。

            

                   mi

迷头儿mǐtèr 即扎猛子、潜泳,或游泳时头朝下钻入水中的动作,即栽迷头儿。儿歌有:“老师老师,拽下毛厕(音sī,厕所、粪坑)。栽个迷头儿,摸个螺狮(蜗牛)。

蜜甜mīngtiàn:很甜。这里‘蜜’发音mīng

迷糊糊mìfùfù 指人不清醒的样子。

密实mìsì 指缝补针线很密。

密鮓鮓mìzázá 密实或密密麻麻的样子。

眯眯眼mìmìyán 指眼睛特别小的人,或特别小的眼睛。

米汤泡饭/干饭泡米汤——官还原职  歇后语,“灌还原汁”的谐音“官还原职”

米筛筛胡豆——一个都跑不脱  歇后语。

米汤洗脑壳——糊到顶        歇后语。

 

               mian

棉扯扯miàncécé 指某种东西韧性好、或食物的筋太多,不好咬。

面子活路miǎnzíhòlǔ  指做事情只求表面好看,不讲实际效果。

面带猪象/装猫儿吃象,心头嘹亮  谚语。

              miao

庙子头的旗杆——独一根  谚语。

 

              mie

篾条穿豆腐——提不得   歇后语。

篾条栓鸡蛋——难缠     歇后语。

 

           ming

【名堂】mìntàng  名堂,模样、样子的意思。不成话也叫“莫得名堂”。如:“你搞些啥子名堂嘛,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的。”

明年子mìnggniànzí  即明年。

明砍mìngkán 即明说。

明晓得耗子药痨人,偏偏要买一包来送人  谚语,痨(lǎo,毒杀的意思。

 

                    mo

【莫奈何】mòlǎihò  本指木制的小儿顽具,很像一个捣花椒胡椒的木臼。只是那只木杵却永远陷在臼里,可以旋转,莫法把它拔出来。转喻为‘没办法’、‘无奈’的意思。

  莫搞】mògáo 本是命令词语,犹如“别动,别玩,别碰(它)”;没有希望、得不到的意思。如说“这回莫搞”就是“莫得(没有)搞头”的略语,“搞头”相当于“搞得到的东西”犹言“好处”、“利益”、“价值”。

摸梭mōsō  指做事慢,疲塌

摸摸梭梭mōmōsōsō 做事不干脆或慢吞吞的样子。         

摸哥儿mōgūr  即小偷。

摸二哥mōěrgō  即扒手、小偷。

摸到石头过河——踏实/稳当   歇后语。

磨子撞碓窝——实打实    歇后语。

【默到】mèdáo 以为,打算的意思。如:“你默倒我怕你嗦?!”

 

                  mu

 mù  表示程度的副词,如“痛木了”,即痛得很的意思;反应迟钝的意思,如:“你脑壳是木的嘛咋个?!”

木肘肘儿mùzóuzér 即木偶。

木不楞吞mǔbùnèngtēn   指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痴痴mùcīcī   指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杵杵mùcòcò   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腾腾mùtèntèn 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兮兮mùxīxī   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鮓鮓mùzázá  形容人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头木脑mùtòumùnáo 反应迟钝的样子。

木怕一墨线,人怕三见面   谚语

木脑壳唱戏——屁股说话   谚语

木脑壳跳水——不成   歇后语,成的谐音沉

木头做眼镜——看不透  歇后语。

木鱼变梆梆——还是个挨打的东西   歇后语。

母子múzí 指雌性动物。相应的雄性动物称为“公子”;也指渊源之物,如“茶母子”,指茶水喝到最后,剩下的一点茶水,有不要把茶母子喝干的说法。

母兮兮múxīxī 指男性显示出女性或母性特征。

母猪的幺儿——躴巴儿  歇后语。

姆姆múmú 对中年妇女的尊称或贬称,有的也称母亲为姆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