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防治哮喘日(12.11)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6-12-31

1998年1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世界哮喘会议。欧洲呼吸学会等机构代表世界卫生组织举办了主题为“帮助我们的儿童呼吸”的第一个世界防治哮喘日。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自2001年起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哮喘日,旨在唤起人们对哮喘防治的重视。

世界哮喘会议还决定,自2000年起,将在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举行世界防治哮喘日纪念活动,其宗旨也是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宣传已经取得的科技进步,并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世界哮喘日与世界防治哮喘日分别位于上半年与下半年,相辅相成,遥相呼应,表示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哮喘病”的重视,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哮喘病,我国约有3000万患者,每年全球约有18万人死于哮喘病。近年来全球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哮喘给社会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已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此类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哮喘的人气道有慢性炎症,它有可以引起咳嗽(夜间或清晨),症状时隐时现,可以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天,哮喘发作可能是轻度或重度的,有时可能是危及生命的。

哮喘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医学上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和环境有关。遗传因素指特应体质即哮喘易感体质。环境因素则有:吸入性过敏源:如花粉、化学物质、螨虫、霉菌;病毒细菌感染;蛋白性食物等如鸡蛋、牛奶、鱼虾、霉菌发酵食物等;特殊职业,如磨面工人、化工纺织染色工人等。此外,还有一些人对运动、冷空气等都可能过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