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余华《活着》中蕴含的人生哲学

 采菊东篱630 2016-12-31
  摘 要:
    《活着》这部作品余华以最朴实无华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句和关注底层农民生存境遇的笔调,表现了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考。作品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人生百态。  

    关键词:
    活着  现实  生活  人生  哲学

   余华在《活着》中,已不局限于人们的生存环境现实变迁,以及政治话语所辐射的权威意识形态,而只关注人的生存本身,即支撑人的存在的所有支点,这些支点不只是颓废的、无望的带着世纪末情调的绝望的呐喊与战栗,还拥有浓郁的心灵际遇方式方法, 是人类超越万物以后所独具的本性, 它不能只用道义、 良知、真理等概念解释,而需用心灵用生命本身来注解[1]。这既是作者为其寻找的生存方式,同时“活着”二字也再次唤醒我们对生命的重新审视。

    一、对“活着”的再度审视。
   “活着”二字看似简单而又平凡,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引发了更多地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读完《活着》这部作品我曾不此一次的这样问过自己;我们为何活着,怎样才能度过有价值而又短暂的一生?怎样认识自我,让我们回到起点重新审视这个最原始的人生哲学。在作品中的福贵他代表着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存方式。他面对一件件接踵而至的事情,这便是汇聚成他一生苦难经历的源泉。 面对这些苦难他没有反抗甚至连一丝埋怨也没有,有的只是传统的应对方式,即 “忍耐”“宽恕” 等退一步说的思想。“活着”它是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还是“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呢”?我想就“活着”一词作者给予了我们更为权威的解释,即“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解释太过于原始。但是,我却要告诉你越是原始的才是最权威、最重要的解释[2]。 《活着》这部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生苦难经历的描述并让福贵一次次的侥幸的存活下来。其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坚强的走出生命的禁圈以其特有的韧性让生命一次又一次得以绽放。

    二、深刻的哲学思想 ---- 有希望或理想的生活永远是 乐此不疲的幸福。
   《活着》中的福贵老人他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妻亡子韵的悲惨遭遇。我想在人的一生中最至命的打击也莫过于此。但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福贵老人选择的仍然是坚强的活着。他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那时的他吃喝玩乐无所不好。最终由于他的顽劣赌博在抗战后便将家中所有的家产全部输光。这便是他生活悲剧开始的转捩点。父亲也因此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念,从粪缸上掉下来,死了。母亲也从此一病不起,为了进城寻医给母亲治病在去的途中又不幸地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他结识了老全、春生。他们互相帮助、照顾。最终,他又侥幸的从死人堆里爬出,从饥饿的隧道穿过历经艰辛的福贵他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3]。一直等到解放后他才回到了家中。病重的母亲在他走了两个月后就已经病故了。 女儿凤霞终因没钱治病也成了哑巴。在闹饥荒的年代里,为了能让儿子有庆念得起书他不得已又曾将女儿送给别人。可是在学校念书的有庆在一次为救县长夫人对他抽血过多致死。女儿凤霞好不容易找到了对象,本以为嫁给县城的搬运工二喜后,女儿能够从此过上幸福的日子。可好景不长,一年后女儿又因难产而死去。四年后,凤霞的丈夫二喜在工地上又被水泥板夹死了。可怜的苦根从此便成了一个孤儿,父母亲的相继死去,县城里的家已成了砖瓦不全的家。苦根便随他剩下的唯一亲人福贵一起来到乡下。一转眼三年的时间很快又过去了,眼看苦根也一天天长大也能帮着干点活了,福贵的脸上也因此呈现一丝丝笑容。不料,一天
在田地里苦根突然觉得头晕,福贵便把他送回家中,并摘来半锅新鲜的豆子,回去给苦根煮熟了,里面放上盐放在床头的凳子上。饿坏了的苦根一看有豆子吃就笑了,这一吃可坏了苦根一直不停的吃最后由于过量给撑死了,收工回来的福贵一看就傻了眼。这可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啊!在这世上自己已孑然一身没了亲人。在苦根死后的第二年,福贵为自己尽可能的使孤独感不再那么浓,便决心买一头牛回来给自己做伴。他认为牛也算半个人,它能替自己干活,闲下来心里闷了还可以和它说说话。一点希望、一点要求就是生活的曙光[4]!  

    三、 作品与现实的契合—— “忍耐” 与 “活着” 的人生哲学。
    从福贵老人一生苦难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就像是一个不幸的人类精灵中最不幸者。他既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与护佑,更物世人的同情与帮助。然而面对这样坎坷、苦难的人生,他没有失望更没有绝望,他仍然在努力的活着。尽管人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抛弃了他就连最至亲的亲人都走了,但他仍想坚强的存活下去。同时也正是通过这一生苦难的经历,他业才深刻地领悟到“活着是他生命中的唯一要求与信念”。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深刻地知道唯有健康的活着,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人的一生是无序的,看似有规律其实不然。人的一生简而观之总觉得人活着应该要遵守生老病死的规律。但事实上人生活了一辈子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的。比如,有的人是死于生老病死的,而有的人是死于意外。正如作品中父亲的死、有庆的死、二喜的死以及苦根的死等这些就属于第二种,即在意外中死去,而只有福贵母亲的死是属于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可见我们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无数的变数[5]。例如,就像作品中福贵老人他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是人生中的坎坷,所以说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坦荡荡的,这就决定了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的变数。在抗战后,福贵由于好赌在赌场上把全部的家产都输给了龙二,但这对他来说却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解放后,龙二被划成了地主也因此蹲入大牢,最后也落得被枪毙的下场。用龙二的话说:“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再如,在一次进城为重病在床的母亲寻医时却不幸被国民党抓了去,在枪林弹雨的战争中,在饿殍遍野的战场上他却又再一次奇迹般的生还。和他一起的战壕朋友春生也侥幸的存活了下来。后来春生当上了本地的县长,春生在战场上没有死,但却在一场革命中忍受不了种种打击而自杀了。为此,福贵意味深长地说:“人若要想死了便谁也救不了了”。在第一次的人生变数中“龙二因含有地主成分被枪毙时,福贵还自我解嘲地说:‘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今天被枪毙掉的就是我了’”福贵想自己是该死却没有死,我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自己的替死鬼。为此,他说:“我家的祖坟算是埋对地方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人生命运的不可预知性。他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从死里逃生的他对活下去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并且作者余华也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那就是两个字“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着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
    面对这样的人生遭遇主人公福贵既没有血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甚至没半点埋怨的语言。有的只是福贵在这种苦难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宽阔的忍耐。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最终,尽管所以的亲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路程上遍地荆棘,孤苦伶仃的他仍能以顽强的生命存活下来。我想倘若换成一般的常人结果就决不会这么乐观了。福贵尽管生活在有骄阳而无一丝温暖的天空下,可他依然坚韧的活着,这一韧性就是来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观念思想,也来源于他几经波折的人生经历的磨练。 深刻的认识到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一切都才会有希望。“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面对苦难生活应该勇敢的去面对、迎接和挑战,因为只有经历过这样的洗礼和磨练我们的生命力才会更富有韧性。在今后的人生中才会更好的活着。
    《活着》是一部关注下层人民生活境遇,表现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经历,它让我们知道
什么叫活着,“活着就是为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而活着”。活着也许它超越了时空,它含着宇宙所有的有机生命。人要一代代活下去,生生不息。这其中不仅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活着”的力量。同时,我们自身也清楚地知道“惟有活着”一切都才有了希望。“活着”它能让我们去认真的学习、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活着”它就像一束曙光笼罩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它的护卫下永远绽放。    

注释: 
[1]罗鸣灶:《余华小说经典化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04页 [2]林喜敬:《从<活着>看余华的生存哲学》[M],陕西,陕西师 范大学,2008,第24页 [3]徐林正:《先锋余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72页  
[4]谢有顺:《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第85 页 
[5]董素青:《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第36页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罗鸣灶:《余华小说经典化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 
[3]林喜敬:《从<活着>看余华的生存哲学》[M],陕西,陕西师 范大学,2008 
[4] 徐林正:《先锋余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谢有顺:《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8 
[6]董素青:《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活着>》[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