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2] 亚马逊平台新政二三事

 跨境电商老魏 2016-12-31
最近的亚马逊平台真可谓是“三天一小变,七天一大变”,究其频繁变更的原因,无论官方是怎样的言辞,但都绕不开一个客观事实:中国卖家数量的急速膨胀,尤其是一些不良卖家的进入,加剧了平台自身的信任危机。

比如最近
外媒247wallst报道中公布的《打假报告》(The Counterfeit Report)指出,在打击家假货方面,大型网络零售商的工作成效并不显著,这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公信力危机。报告中指出的网络零售商,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卖假货也已经成为亚马逊、eBay等网络零售平台的通病,而且亚马逊的售假问题也在恶化。

平台信誉遭受危机,公信力下降,会直接导致忠诚度高的用户首先离场,这对平台的长期发展来说是致命伤害,是亚马逊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亚马逊祭起捍卫平台运营秩序的大旗,严查仿牌和侵权行为,这也是很多卖家在最近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的直接原因。

但一个平台的生态,仅仅靠单一打假的行为是不够的,所以,亚马逊最近也针对性的对平台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度调整和完善,比如:

一、新账号审核机制

继七月初亚马逊美国站暂停注册之后,最近亚马逊在新注册通道gs.amazon.cn又悄然开放了注册通道,但通道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每个公司主体都可以通过全球开店通道注册到账号,相反的,在新申请通道上,亚马逊中国招商团队提高了入驻的资质标准,把新入驻用户的重点放在拥有实体工厂和品牌的用户上,所以,有不少贸易公司注册,收到的回馈信息是:慢慢等!

在经过短暂的暂停注册之后,几乎与全球开店新通道开通同时,亚马逊也重新开放了自注册通道,但自注册通道的注册过程和之前相比严格了很多,往往会要求提供注册人的身份证信息,地址证明和公司营业执照等,部分卖家提交后顺利通过,也有相当的卖家注册后得到的通知是:慢慢等!

也有消息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亚马逊将会要求之前自注册的卖家账号也逐步提交相关的信息进行认证,虽然这些传闻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不管怎么说,账号审核机制调整,审核越来越严都会是卖家们即将面临的必然事实。

二、新账号取消自发货权限

在新账号注册要求提升之外,很多卖家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账号不具备自发货的资格了。是的,为了提升客户体验,减少因为发货慢而造成的客户不满,平台对部分新账号和一些长期没有运营的账号取消了自发货权限,这就意味着,对于没了自发货权限的账号,想在亚马逊平台运营,必须采用FBA发货才行。

表面上来看,取消自发货权限对于部分新进入的中小卖家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门槛,但实际上,如果能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这反倒应该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

当然,取消自发货权限,也意味着靠多账号轮番轰炸进行疯狂跟卖的卖家们又需要寻找新出路了。

三、取消人工分配购物车的行为,改由系统根据账号表现自动分配

在之前约两年多的时间里,对于全球开店卖家来说,新账号开通的同时,亚马逊招商经理也会手动的帮你为所有Listing开通购物车功能,所以,新账号新Listing直接拥有购物车一直是很多卖家的常态。在最近的新政中,亚马逊不再人为分配购物车,把购物车的分配功能释放给系统自动分配,而分配的原则就是账号表现和Listing表现。

面对新形势,卖家也无需担忧,在两年之前,在平台没有进行大规模招商时,购物车本来就是按照绩效表现分配的,这只不过是回到原来的状态而已,这样的状态,反而是更公平的,也更有利于大家公平竞争,积极争取才是良策。

当然,根据经验,一般而言,一条Listing采用FBA发货,货物入仓后,很快就可以拥有购物车了,另一方面,如果一条Listing能够快速产生几个订单,基本上也就拥有购物车了。

四、删除刷出来的Review, 严惩刷单刷评行为,严重者甚至直接移除账号销售权限

亚马逊的产品Review本身来自于对图书的评论,在进行多元化销售后,逐步的开始了对产品的评论,Review体系优化了Listing页面的活跃度,也为后续的购买买家提供了参考,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用户各方的行为。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卖家通过各种渠道找写手来进行虚假评论,泛滥的虚假Review已经严重影响了亚马逊的生态。亚马逊此次出手整顿虚假Review, 对于情节轻的,删除虚假Review, 发出警告,而对于情节严重的,则可能直接导致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违反亚马逊卖家诚信原则,被平台清除出去也是规则下的正常行为,建议卖家谨慎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