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立市与旅游兴市

 欢政文辛 2016-12-31
      近几年来,洪江市以济社会逐步呈现整体回升的良好态势,特别是黔城市治建设、企业改革改制、财政解困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如何承继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洪江实际,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和旅游产业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全面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积极推动洪江市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财政富市跨越、
      一、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的客观依据
      1、明显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为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交通优势不断提升。洪江市境内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特别是随着怀黔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320国道洪江段改造全面完成,以安双公路、稔禾溪至龙船塘公路为代表的198公里市乡公路砂改油(水泥)工程全面开工,黔城火车站升级改造和洪江电站蓄水后水运能力的增强,上瑞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临三高速公路规划兴建、芷江机场即将复航,将使新洪江的交通条件在短期内发生质的飞跃,将使洪江市成为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战略大通道,成为怀化市具备良好交通条件的极少数县市之一。其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一方面,洪江市位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随着醅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经济热点的加西移和第三波经济发展浪潮的即将到来,洪江市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二传手”作用,在东西部经济的交往、融合中创造受益机会;另一方面,黔城交通、水资源、旅游条件优势比较明显,且处于怀黔经济走廊重要一级,承担怀化中心城市未来工业发展功能、扮演怀化未来旅游主角色是历史的必然,怀化市新的工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后花园”别无他选。同时,洪江市位于“中华旅游第一黄金走廊”环境,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广阔。
       2、丰富的资源为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洪江市境内上千种的生物资源和丰富的水利资源,为发展水电工业、高能耗工业、生物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以黔城为中心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观,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纳聚集能力明显增强,为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搭建了较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洪江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黔城古城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保存有全省面积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芙蓉楼”更具有享誉国内外,是现代人寻古访幽的胜地;安江素有“物种天堂”的美誉,稻作文明史源源远流长,旅游开发价值很高;雪峰山区山高林密,地貌复杂,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有天然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是生态休闲旅游的宝地。
      3、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一是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国际资本和国外企业加快向我国转移聚集,为洪江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洪江市在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拓展招商引资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经济的外向度等方面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进展,都充分证明了一点。二是国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勿庸置疑,成功开发西部,必须经过中部的传递和支持才能有效实现,怀化包括洪江处于中西部结合的枢纽地带,已经并且必将继续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稿中发挥作用,长期受益。三是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入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从今年开始利用国债资金来实施市乡公路改造工程;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低息长期贷款改善县市一级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旅游产业等,这为洪江市工业发展、旅游开发和市治建设争取国家、省更大的支持提供了现实可能。四是洪江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机遇。在历经了1996年特大洪灾,1998年市县合并和1999年市区分设等一系列震荡后,近几年来洪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全市农业的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工业生产平衡增长,城镇建设顺利推进,财政金融运转逐步正常,投资保持较高增幅,干部群众思想稳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已基本具备。
      4、富民强市的强烈愿望为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洪江市三次产业结构虽经多年调整,但目前仍然呈现为“一三二”的序列结构,建设经济强市已越来越成为全市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强烈愿望,并使得政府做出冷静和明智的选择。只有充分发挥戒严和旅游业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和提升种类生产要素的组合、加工、增值能力,发挥其在全面优化经济结构、迅速壮大经济总量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发展规模和速度滞后的被动局面,有效促进全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财政和群众的收入,真正实现洪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富民强市的目标。
   二、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一)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工业立市”就是要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产业,并以此带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三化”进程,最终达到富民强市的目的。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园我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立足现在基础,突出洪江特色,全力构筑“一体两翼、园区兴工”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力争通过5—10年的,工业增强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要全力突破以下五个战略重点:
      1、不断深入改革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坚持以“两个置换”为核心,以民营化为方向,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全面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争2年内基本完成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租凭、兑卖、股份等渠道,力争改制一家,启动一家,盘活一家,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已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如金利公司、棉麻土产公司、黔城农机厂、雷家寨电站等,要抓紧时间、克服困难,力争年内完成;暂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要想方设法采取招商引资、承包等多种形式,努力盘活存量,启动生产,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改制,提高经济效益。
2、稳步推进“园区兴工”。要按照“靠内力启动,借外力发展”的总体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园区兴工”战略。即在依靠自身力量搞好园区规划、实现“五通一平”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和引进入园企业上,借助外部力量加速园区发展。在园区布局上,借助外部力量加速园区发展。在园区布局上,坚持走“一体两翼”路子,黔城要努力构建“一区四园”的格局,“一区”即黔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园”即玉皇阁生态工业园、柳溪高能耗工业园、滨江生态工业园和双溪民营经济工业园,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将“四园”率先建成怀化乃至五省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及产品品位较高的现代工业园;安江主要是依托现在工业基础,努力构建“一园多区”的发展格局,如纺织工业区、塑料工业区、乡镇企业工业区等。在园区产业和功能定位上,突出科研和产品精深加工,主要发展科技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环保型企业。在园区特色定位上,主要打生态牌和服务牌,努力建设花园园区,建成“无费园区”。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工业立市”提供坚实的载体,培育新增长点。
     3、快速发展资源产业。首先,积极发展以沅水流域梯级开发为主体的水电工业。重点开发“一水”(沅水)、“两流域”(公溪河流域、母溪河流域),目前要着力搞好公溪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和雪峰山隧道供电工程建设,全力争取托口电站早日动工兴建和搞好安江电站的招商引资,努力掀起水电开发的新热潮,把洪江建成五省周边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使之成为全市工业和财源建设的支柱。其次,大力发展以锰、钒、硅等资源开发为龙头的高能耗工业:充分发挥洪江市矿产加工和邻近地区锰、钒、硅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品位较高、分布较广的优势,搞好电能就地转化利用,积极发展以锰、钒、硅等产品为主的高能耗工业,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切实解决好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全力打造高能耗产品基地。再次,努力发展以竹木、中药材、水果等为主的农林产品加工业。依托雪峰山区丰富的竹木、野生中药材资源和以柑桔为主的水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加工产业龙头,逐步形成以龙头带产业,农户加工与集约化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农林产品加工业,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4、提质扩容传统产业。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洪江市传统工业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减弱,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因此,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必须坚持以提质扩容为目标,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努力催生一批科技含量、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产品和产业,实现传统工业的新发展。如何搞好提质扩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运行变化的规律,全盛完成每年计划内的工业技改项目(如今年的十大工业技改项目),确保每个项目圆满达到预期目标,增强传统工业的发展后劲;要加强品牌建设,紧紧围绕传统工业中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吸引资金、聚集人才、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不断提升传统工业核心竞争力。
      5、逐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洪江市高新产业发展极为落后,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人才和资金严重不足,尚不具备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洪江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在部分行业和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当前比较现实的是发挥洪江市生物特别是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引进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发展生物和医药加工业,实现市内资源优势与市外高新技术的“强强联合”,逐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二)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的基本思路和重点。“旅游兴市”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使旅游业迅速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引入市场机制,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开发,着力构建以黔城为龙头,以安江、雪峰山区为依托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黔城古文化和现代山水风光游、安江稻作文化游和雪峰山区生态游三大旅游板块,强化市场动作,加大开发力度,力争在较短时期内率先在黔城取得突破,以上带面,逐步拓展,促进全市旅游产业的大开发和大发展。
      1、优先发展黔城古文化和现代山水风光旅游。把黔城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既是黔城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广阔的开发前景所决定的,也是由当前洪江市经济实力有限,不具备全面开花、齐头并进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搞好黔城旅游开发,关键是做好“山、水、城”三篇文章。“山”就是要抓好怀黔高等级公路洪江段沿线林业生态观光带的规划和建设。在观光广种名花名树,形成名花名树规模型特大的造型板块,并成季节性错开,让人一进入洪江,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道道“规模宏大,鲜花常开,清香扑鼻,林木常青”的独特景观。“水”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洪江电站和托口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宽阔水面,积极发展沅水、舞水、清水洪江段水上和沿河两岸休闲娱乐竞技项目。“城”就是要着眼长远,切实搞好黔城古城保护、开发和新城建设。古城尽可能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好名人牌、文化牌,抓好古城、古楼、古房、古道的修缮修复,做好防洪堤、道路的修建与古城风貌的配套协调工作,力争明年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城要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建设,建筑风格和景点设置要突出文化品位,做到事事有来历,处处有故事。通过做好“山、水、城”这三篇文章,将黔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秀丽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打造独具风韵的山水园林工贸旅游城市。
       2.积极发展安江稻作文化旅游。高庙遗址论证了安江已有7400多年的稻作文明史;袁隆平院士及杂交水稻从安江走向了世界。这一“古”一“今”两大奇迹,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性,极具研究和探索的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也因此使安江具备了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的基础。当前重点是抓好将原安江农校筹建为杂交水稻研究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地,并抓紧申报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面启动安江旅游业的发展。
      3、稳步发展雪峰山区生态休闲旅游。雪峰山区林木参天、涧深泉幽、生物种类繁多,是一块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风水宝地和生态休闲旅游的胜地。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但开发的潜力和发展的前景委好,要继续抓紧雪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稳步推进这一“天然氧吧”的旅游开发。
      根据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要在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调查摸底和评估的基础上,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尽快编制全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景区规划。二是要强化市场运作,加快旅游开发。加快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从黔城的实际情况来看,黔城的旅游开发应分两步,一方面可以优先进行黔城古城周边景点(含水上娱乐、休闲、竞技项目)的规划与开发运作,使其逐步先热起来,形成人气,营造旅游氛围;另一方面着手黔城古城的保护、开发与运作。古城保护与开发有两条思路可供选择:一条思路是初始一定的资金,做好规划,推介等工作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景区景点达到可供旅游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景区景点采取招商引资、拍卖经营权等方式由开发商进行继续开发经营。加一条思路是从现在起低廉整体拍卖经营权,完全由开发营。我认为第二条思路比较切合洪江实际,是首选思路。三是要精心策划和制订宣传促销方案,为推介洪江旅游做准备。洪江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尚未编制好,为防止人为破坏和低水平开发,景区景点的开发也暂停进行,从总体上来说,对外宣传促销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但我们必须对一些已经开发并具备旅游能力的景区景点(如沅神湾渡假区、芙蓉楼等)以及对旅游景区的初步设想进行对外宣传促销活动。同时,要着手导游人员的培养、旅行社的设立、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等各项工作,为全面发展旅游产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三、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的保障措施
      1、要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实现战略“大转移”“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立足市情,谋划长远,是洪江市摆脱困境,走向辉煌的现实选择,各级各部门必须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轴”,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将“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作为“书记、市长工程”来抓,做到书记、市长亲自抓,四大家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努力形成“领导挂帅,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将“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的实施纳入对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部门成绩和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据。在真抓实干,务实开拓。全面实施“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是洪江市上下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其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但它洪江市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困难,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只要我们大胆开拓创新,善于把握重点,集中力量,捏紧拳头,咬紧牙关,大干快上,一定能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2、要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要优化政策环境。今年内要调整出台比周边地区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待遇;要优化服务环境。通过整顿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事关洪江形象”的责任意识,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随叫随到”的全天候服务,真正做到“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政府管”;要优化法制环境。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惩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行为,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优胜劣汰、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要优化诚信环境。把全力打造“诚信洪江”、“诚信政府”作为优化经济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对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到取信于人。
      3、要在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从洪江市当前的实际看,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在逐年增长,但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短期内期望通过消费的大幅度增加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并不现实,只能寄希望于在招商引资上有所突破。要加强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战略,依托资源优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精心筛选、储备、包装一批既具有广阔前景,又符合洪江实际的重点项目,抓紧建好全市统一的项目库,做深、做细招商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要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积极采取上门招商、资源招商、园区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拓展招商引资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承接长江、珠江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势头,今年洪江市已与江苏扬州的江都市和浙江安吉县结为友好城市,下一步还计划在珠江三角洲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县(市)结为友好城市,目的是通过相互交流,向外界充分推介,展示洪江,将其建成招商引资、培养干部、投资洽谈的基地。要强化项目责任。积极推行市级领导、部门、乡镇招商引资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领导、部门和乡镇领导每年述职的重要内容。要制定全新的奖惩机制。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干部职工要大胆提拔使用,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以招商引资实绩论英雄”的浓厚氛围.
      4、要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推陈出新。要加快种类人才的引进。认真做好“筑巢引凤”工作,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形成人才“洼地效应”,吸引市外高素质人才加速向洪江市聚集;建立经济发展顾问制度,在市内外选聘一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担任市政府经济发展顾问,为洪江市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领导来洪江市挂职锻炼,帮助和支持洪江市沟通上下关系,巧借外力发展经济。要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市内各种人才在工作实践中自学成才;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到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和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或发达地区挂职和学习,建立人才培养和招商引资的前哨阵地。要加强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大胆改革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努力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健全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在推进“工业立市”和“旅游兴市”的实践中充分释放能量,发挥聪明才智,为洪江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