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资讯】60幅作品回溯版画教育的起步

 书画雅苑 2017-01-01
古元《归舟》1961年木版套色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藏
张跃君《丰收悦》1964年木版套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毕业生留校作品
李桦《秋日》1938年木版单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近日,“从木刻到版画展”在央美美术馆展出,呈现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初建时期的藏品和藏书,其中包括江丰、李桦、彦涵、古元、黄永玉、珂勒惠支等著名版画家的作品。策展人曹庆晖告诉记者,这些作品大部分为馆内珍藏,许多经典作品为多年来首次展出,“试图以丰富的历史信息回溯一个专业在当年的起步”。据悉,该展将持续至10月27日。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

挖掘过往较少展示的藏品

去年,央美第四个专题陈列展——“传统的维度”获得业内一片赞誉,不仅让大众看到早年央美购买古代艺术精品的眼力,也看到了其对于教学的投入力度。

而“从木刻到版画”展是既定专题计划的延续。据曹庆晖介绍,这次策展依旧将观看的眼光停留在1949年至1966年之间,即“北平艺专”和“延安鲁艺”两支文艺力量“会师”建立中央美院后的17年间。

提及这一次聚焦版画的原因,曹庆晖坦言,“通过对典藏部提供的藏品整理情况分析,本着对美术馆作为知识生产场域的认识和追求,我们致力于挖掘过往没有得到较多展示的藏品和同样值得讨论的话题,最终将今年的馆藏关键词指向了‘版画’”。曹庆晖觉得,展览应该避免炒冷饭,“很多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作品在之前的诸多展览中均已呈现过,但版画中还有不少高质量的作品很少有机会面世”。

不少作品多年来首次展出

整个展览分为“木刻纪程”“版画教程”“外国版画选”三个板块,展示了馆藏经典版画系初建教师、早期学生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国捐赠版画的经典作品60余幅。其中,“外国版画选”是特别开辟的一个单元,意在通过美术馆藏外国版画作品和图书馆藏外国版画作品集,“勾勒与中央美院版画专业初建并存的、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治文化空间的外来创作版画资源状况”。

除了江丰、李桦、彦涵、古元、黄永玉、王琦、伍必端、李宏仁、杨先让等著名版画家作品之外,还有珂勒惠支、克拉夫钦科、丹钦科等国际著名版画家的作品。曹庆晖说,“这些作品大部分为馆内珍藏,许多经典作品,为多年来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主题为“从木刻到版画”,曹庆晖说,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所谓“版画”限于条件,其实发展的主要是黑白木刻画,直至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条件改善,才逐步丰富和普及套色油印和水印木刻画,并且在木刻画之外开始着手发展铜版画和石版画,逐渐形成了较之以往木刻画相对完整的“版画”概念。

作品虽老套但依旧令人感动

在“版画教程”部分,展出的是央美版画专业早年师生作品的面貌。“对比就能发现,学生的作品跟老师的风格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用线比较飘逸、流畅的作品,似乎跟李桦、王琦的风格很像;如果比较憨厚、朴实,就有些古元作品的面貌。”曹庆晖说。

曹庆晖坦言,“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早年作品确实很老套,但是它似乎有一种魔力,会让你在其面前停下来”。而这种魔力的来源,是“因为作品和现实生活贴得很近,当年他们是真的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从中挖掘主题,这种情况下出来的作品,今天看起来依旧让我们很感动”。

站长统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