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老父:儿子,在大学怎么没有学到良心?一声叹息!(教育沉思)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1-01

 

摘要:

天下鲜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但为什么鲜有疼爱父母的孩子?你如此含辛茹苦,为什么不受孩子的待见?


天下鲜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但鲜有疼爱父母的孩子。自古自今,父母虽含辛茹苦,却不受孩子的待见的这档儿事,如同周期律一样不断发生。时至当下,这种情况愈演愈烈,颇值反思。


几件事情请大家思考:


 

今年九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父亲国庆专程去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让进去。问她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老是批评她,话不投机。


结果,父亲佯装要回去,没想到女儿突然欢呼雀跃,马上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这使我想到了多年前,在某张报纸读到一位63岁的老父亲给其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写了这封信:《农民老父:儿子在大学怎么没有学到良心》,读之心痛,原文如下: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


记得你刚考上大学时,我去学校送你。下了火车后,我扛着笨重的行李走在前,你跟在后。本来就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再加之上了点年纪,刚到学校门口,就被大门前一根铁条什么的绊倒了。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行李扔出了老远,一只鞋也甩掉了。你向四周看了看,像怕什么似的拉住我的胳膊猛地用力拽了下说:“干什么啊,丢不丢人”尽管我的双腿摔得很痛,但还是得很快爬起来,捡起鞋穿上继续去背行李。把你安顿好后,我忙着又是挂蚊帐,又是买日用品,这一切似乎在你眼里都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种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第一学期你一共来了3次电话,每次都是要钱。我和你妈种着3亩地,抽空我就到村里的砖厂去做苦工。开始人家说我老,不肯收,我几乎给人家跪下了,人家可怜我才让干的。你妹妹16岁了,初中毕业后上不起学才给人家当了保姆,挣上的钱交给我后,我一分舍不得用全寄给了你。甚至有一段时间你妈的眼红肿得厉害,疼得一个劲流泪,都舍不得花钱买一瓶眼药水啊!


为了能多挣点钱,你妈又在村子里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给人家抱一天孩子只挣5元钱,没日没夜的。去年冬天,你电话打得特别勤,每次都是要钱。我寄了4次有六千多元,我不知道现在现在上学就得这么多钱。后来才听村里去打工的一个小伙子回来说,他见到你了,正谈着恋爱,很潇洒。说真的,我和你妈听了后不知是该气还是该高兴。然而最可气的是今年过年你回来时,居然偷改了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只是在报上看到过这事,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如今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一想起这事就心痛,整夜的睡不着觉。


我不明白我们亲手扶养大的儿子好不容易上大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之后,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教育沉思

天下父母一般心,但为什么总是爱得泛滥,最终导致连你的爱都不受孩子的待见。难道是学校教育的错?非也。说来说去,是许多父母不懂如何去爱。

爱不能是无根的飞絮而应当是有根的花。


许多父母的爱之所以成为了伤,那是因为缺乏爱的平衡之故。只有指向孩子的爱,却没有孩子对你的反馈。


这个世界最持续的是平衡二字,许多父母的爱,是失衡的爱,自然不可以长久,更别说打动孩子的心灵。这是一种错爱和溺爱,往往带来四种后果:

 


缺乏回报的爱,制造“世界是围着他转的”错觉


我们的父母不求回报,似乎很是慷慨。我们的确是也是这样想的,但但绝对不可以通过我们这种不求回报的心理,去剥夺孩子回报的可能,更不能用“不求回报”消弥掉孩子的感恩的心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久了,孩子会被我们养成乞丐,我们制造了一个很大的错觉:让孩子以为,世界是绕着他们转的,别人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试想,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够走向社会?

 

缺乏社会教育,制造“父母的钱来得很容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幻觉



让孩子过于专注的读书,不闻天下事,不知社会事,这是错误的教育引导。结果,孩子凭着对社会的幻觉看待社会,凭着看待父母。更有甚者,一些爱孩子的父母,不肯让孩子看到自己挣钱的辛劳,反而虚荣地让孩子看到自己潇洒的一面。结果,孩子以为父母的钱来得很是容易,就如同那位农民老父的孩子一样,他们不知道父母亲的辛苦,更不知道社会的残酷。哪来的对你的感恩之心?更很少有努力的动力。


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曾经给我说过一件事,他从小学习不好,虽然在工地上打小工的父亲经常对他讲,别学我,要好好学习。但这些话只不过是耳旁风。他读初二时一件事情就触动了他。有一天,学校放学早,他到父亲的工地上去等父亲下班。刚进到工地,就听到一阵训斥和辱骂声,满脸泥污的父亲低着头,正在默默地听着工头暴风骤雨般的斥责。他躲在墙角,又羞又愧,没想到,那样高大的父亲在这里竟然是那么的卑微。他扭头就向家里跑去。从此,他才深刻地领悟到父亲那句话的深意。

我们不缺对孩子的口头说教,但我们太缺乏让孩子触摸真实社会的教育,更缺乏让孩子触摸自己真实生活状态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多看一看我们的辛劳,多体验一下我们的劳苦,这是比说一万句话更管用的孝心教导。

 

缺乏心灵沟通,制造错误的沟通路径


许多孩子只管孩子的学习,实际上把父母的角色异化为督学的角色,他们与孩子的沟通,最主要的是成绩而不是心灵。许多父母只管孩子成绩好不好,不管孩子内心痛不痛。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在物质和方面的要求。在这方面父母的角色又异化为奴仆的角色。在孩子颐指气使面前,父母成了唯唯诺诺的下属。


结果,这两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日积月累,成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习惯,实质上这是伪沟通。更可怕的是,双方之间形成了可怕的对这种方式“路径依赖”。即使孩子长大了,也不习惯于为父母做些什么,因为,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对他施好,哪里有我对父母施好的道理,更不习惯于这样对父母那样的表达,在他们心里,改变十几年的只受不予的习惯将是多么的怪异和难受。


孔子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失衡的爱,不仅非礼,也将缺德。《红楼梦》里云:“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愿这种世事的怪圈不要再旋转到你的家庭之中。


此文系合作平台:智慧家庭教育公众号(rongnai1111111)原创

作者:曹致畅教授,家庭教育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