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肠道功能紊乱“警告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昵称535885 2017-01-01

胃肠道功能紊乱“预警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如果你一段时间内身体状况欠佳,总是疼痛或情绪不佳,一个可能原因是w胃肠道功能出现了紊乱。人的胃肠道里生存着数百兆的细菌,这里面有些细菌能帮助维持人体健康,而有一些细菌却有损健康。今日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各种征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道神经症,是神经功能紊乱在胃肠道的表现。本病是由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运动、分泌和吸收功能障碍,而在病理解剖方面并无器质性病变可见。在各种器官的神经症中,本病的发病率最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胃肠道功能紊乱“预警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病原理迄今尚无统一认识。一般认为情绪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劳累过度和缺乏适当的休息与调剂,精神刺激,生活不愉快和工作不顺利等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造成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紊乱而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暗示和自我暗示也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医生失言,不慎重的诊断均可造成所谓“医源性疾病”;患者亲友患有严重疾病如胃肠道肿瘤而造成的深刻印象,也可使某些神经衰弱者引起本病。此外,身体内在的刺激,如某些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痊愈之后,少数患者也可后遗胃肠道功能障碍而致胃肠道神经症、饮食失调,经常应用泻药或灌肠均可构成不良刺激,而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多为缓慢起病,病程多可经年累月,症状轻重不一,时轻时重或反复发作。常伴有神经衰弱的表现,如失眠、焦虑、头晕、头痛、健忘、心慌、腰酸、胸痛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胃肠道症状或限于胃部,或以肠道为著,后者较前者多见。

胃肠道功能紊乱“预警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胃神经症

症状

本症以青年女性多见,以胃部症状为主,有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烧灼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等。此外,有三种特殊类型:

①神经性呕吐:多在进食时或进食后突然发生呕吐。呕吐量不多且不费力,多无恶心,且不影响食欲和进食量。常在呕吐后即可进食,故无营养障碍及体重减轻等。神经性呕吐可有癔症性表现,如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②神经性嗳气:又称吞气症。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企图以嗳气来解除患者自认为的胃部胀气和不适。实际上,连续嗳气反而不自觉地吞人大量空气,而致嗳气不止。此症也有癔症色彩,多在有人在场时,或就医时发作。

③神经性厌食多见于年轻女性,以厌食、拒食、惧食、体重减轻和闭经为主要表现,而无器质性原因的综合征。详细了解病史可发现此类患者均有某种和饮食有关的精神和情感障碍,或对体内生理刺激有错误的感觉。厌食常出于企图以节制饮食来保持体形美观的动机。患者多数自觉良好,对自己的病情处之泰然。食欲通常良好,甚至贪食饱餐,而后又偷偷地呕掉。但由于长期少食,体重可极度减轻,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症,甚至可达恶病质的程度。

胃肠道功能紊乱“预警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肠神经症

症状

又称肠道易激综合征或肠道激惹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结肠,但有时也可累及小肠。主要临床表现为:

①腹痛,多呈胀痛、隐痛或腹部紧缩,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约2/3患者的腹痛发生于餐后。

②排便异常有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便秘属痉挛性,常数日或十余日才排便1次。粪便呈羊粪样硬结颗粒.有时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粪便也可呈细铅笔样。粪便常带粘液。有时腹泻粪便为水样或糊状,常在餐后尤其在早餐后可排出多量粘液。

③肠道胀气和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肠鸣、嗳气、矢气,每于排便后可缓解。

④全身症状如同胃神经症。体检时可在左下腹触及索条状肠曲或轻压痛,排便后常可消失。病程多漫长,可反复发作, 每与情绪波动、过度疲劳、饮食失调或与摄人某些刺激性食物、药物等有关。

胃肠道功能紊乱“预警信号”,别到发作再看就晚了

治疗建议

本病的诊断必须十分慎重,因为胃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早期,亦可有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因此要详细了解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X线检查、内镜检查和超声波检查等。并应密切随访观察确有把握排除器质性疾病,才可诊断本病。

本病患者—般不需卧床休息,可参加轻便劳动和工作,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应让患者了解本病质、起病原因和良好的预后,以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并可的性除并食配合医生治疗。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精神紧张者可服用氯氮革(利眠宁)、地西泮(安定)、甲丙氨酯(安宁)、谷维素等药物,以稳定神经功能,保证良好睡眠。缓解腹痛可服用阿托品、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解痉药物。

中医药治疗亦可获显著疗效。神经性呕吐者可应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神经性嗳气者可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减;肠神经症者可用痛泻要方和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神经性嗳气症和癔球者尚可试以针灸等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