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 | 20161228期 融合团体箱庭在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ZQGRTSG199 2017-01-01

 融合团体箱庭在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林彩云,陈顺森,叶桂青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一期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会融合教育,有利于促进其观察、模仿、人际沟通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改善。游戏干预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会互动能力,增进其社会融合。箱庭疗法的非语言性、可操作性、无意识内容视觉化、提供保护和掌控感等特点,使其近年来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对具有语言缺陷的自闭症群体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陈顺森指出,箱庭疗法以自然教学原理促使自闭症儿童的主体性、自发性得到培养,增强学习动力从而减少抵触行为。相对于应用行为分析、分解式操作教学、关键反应训练等行为主义取向游戏干预方法箱庭疗法使自闭症儿童摆脱了被动训练。相对于以往自闭症儿童箱庭治疗中常见的个体箱庭干预,团体箱庭在改善社交技巧,缓解人际冲突,发展适应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自闭症儿童存在语言和社交上的缺陷,在人际关系中常遭到孤立。借助团体箱庭这一特殊形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既可作为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领域的一个重要补充,也顺应了当下融合教育的理念,为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提供参考。

一、融合团体箱庭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助益

(一)改善社会沟通情况

       游戏是一种自然的学习途径,团体箱庭游戏创设了自然的社交情景,让自闭症儿童处于真实的社交场合中,提供随时可接触的同伴互动机会,促进其建立同伴关系,发展沟通技巧。与个体箱庭相比,团体箱庭通过同伴互动促进干预的深入进行,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让自闭症儿童在箱庭自愈过程中同时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共享的体验,逐渐发展出友谊;而来自同伴的鼓励,很大程度上也激发自闭症儿童产生成就感,使其拥有更多积极情绪。同伴引导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和互动,有时要比成人更容易也更自然,这似乎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天性和“心有灵犀”,随着团体箱庭的进程,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情感有所增强,自闭症儿童能逐渐体验到共享游戏的快乐,逐渐增强自我表露、与人交往的意愿。

(二)激发自发性模仿行为

        模仿是儿童进行象征性游戏的前提,也是儿童进行共同游戏的初步表现,与正常儿童融合的团体箱庭能有效激发自闭症儿童的自发性模仿行为。正常儿童的作品通常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社交场景,而自闭症儿童的箱庭则缺乏人物世界,常表现出对社交场景的冷漠,两者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在平行箱庭中,邻近的正常儿童的箱庭场面会给自闭症儿童带来新的视觉刺激,正常儿童作品中出现的社交场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直观可视的模仿素材。皮亚杰认为,儿童产生单一的模仿动作代表其完成了对物体的心理表征,虽然物体知识本身是在探索物体属性的过程中儿童自发获得的,不是模仿获得的,但关于常规物体如何操作的知识,则是看着别人使用才获得的。在箱庭制作过程中,正常儿童对人物类玩具的选择和摆放,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同伴示范作用,促使自闭症儿童逐渐产生自发性模仿、替代学习,在箱庭摆放中作出尝试和调整。此外,正常儿童在箱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言语表达等方面,也会成为自闭症儿童模仿学习的内容,而模仿能力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三)提高象征性与假装游戏能力

       自闭症儿童在象征性与假装游戏能力方面的不足是其社会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箱庭游戏本身具有象征性活动特点。儿童运用象征性玩具自由地在沙箱中建构世界,就是在进行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创作箱庭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象征性游戏技能的训练。箱庭疗法中提供的沙和水是引发儿童想象的有力材料,其自然的表达形式很容易吸引儿童的兴趣,玩沙和玩水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领。通过触摸和移动沙子,自闭症儿童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和表达,从而获得轻松和愉悦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在箱庭游戏中,正常儿童可能会自然地表现一些假装游戏,比如在沙箱中模拟“给娃娃做饭”、“在家看电视”的情景,或借助玩具向自闭症儿童发起交流。通过正常儿童的扮演、引导,自闭症儿童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练习假装、模仿行为,逐渐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体验他人的感受,发展出社会情感。另外,箱庭中的想象游戏,会促进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化进程,有助于其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以及对规则的学习和对外在世界的掌握。

二、自闭症儿童融合团体箱庭的实施

(一)融合团体的构成

         基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以及自闭症个体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将团体人数控制在2至3人为宜,即团体仅由一名自闭症儿童与一至两名正常儿童组成。这种小团体组合形式有利于治疗者关注到所有儿童的表现,且避免了因儿童人数太多声音嘈杂而不利于进行箱庭创作的情感体验。

(二)融合箱庭中正常儿童的选择

        要选来参与自闭症儿童融合箱庭的,最好是具有较强社会互动、沟通和游戏能力的正常儿童。在融合箱庭中,他们扮演的是促进者角色,而不是干预者,这要求他们能理解治疗师的指示,并愿意自发地帮助自闭症儿童。Mavropoulou等人指出,与自闭症有过接触经验的儿童要比没有接触经验的儿童表现出对自闭症儿童更积极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向,也有研究者认为,将兄弟姐妹纳入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中可以增加互动、分享的机会。因此,在同伴的选择上,最好是熟识该自闭症儿童的同学或兄弟姐妹,以便缩短自闭症儿童的适应时间,提高社会互动的有效性。

(三)把握融合团体箱庭的进程

       考虑到自闭症儿童一开始可能无法接受与其他人一起游戏,因此可把团体箱庭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平行箱庭的方式介入,引导儿童进行相对独立的创作。在这一阶段,箱庭室内可依照儿童人数摆放规格、高度相同的沙箱,沙箱间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每个孩子拥有相对独立的创作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接近程度以及自闭症个体的进步情况,考虑是否能引导儿童进入下一阶段———即联合箱庭的创作。相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中重度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更长时间甚至一直停留在平行箱庭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一开始就急于引导儿童做联合箱庭,以免因不熟悉、不适应而导致自闭症儿童对正常儿童产生抵触、攻击行为,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四)为正常儿童提供指导

        在初次进入平行箱庭之前,治疗者须与正常儿童作简单的交流,对自闭症儿童在团体箱庭中可能出现的违规、不友好行为等向正常儿童作逐一说明并提供指导,帮助正常儿童对自闭症儿童形成积极的态度,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们。在箱庭制作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抢夺玩具的情形,对此治疗者不需过分紧张,也不必作过多干涉,要充分相信儿童具有问题解决的能力。笔者在陪伴一名5岁的自闭症儿童H与一名正常儿童A做平行箱庭时,发现H多次从A的箱庭作品中取走玩具并放入自己的沙箱中,因事先与A 达成共识,A表示能理解H的举动,并且主动为H递上自己手中的玩具,问道“你要不要这个”。H当下没有作出回应,但当A把玩具放入沙箱时,H却过去将该玩具取走。这似乎表明 H 内心存在与 A沟通的需求,只是因缺乏社交技能,而以抢玩具的方式表达。此时,同伴的理解和接纳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沟通联结,促进H真实的自我表现。

(五)治疗者的关注点

        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团体箱庭,治疗者都应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成员。然而,在平行箱庭阶段,单个治疗者可能无法顾及所有儿童的表现,因此可考虑增 加1至2名助手。治疗者要坚持以过程取向取代结程,注重整个游戏发生过程,而非仅仅局限于最终形成的箱庭作品。治疗者在陪伴中既要留意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独立创作,也要密切关注孩子之间可能发生的任何接触经验和互动方式,仔细辨识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是否产生沟通功能(比如,要求给予东西、要求同伴互动及分享、抗议、说明等),这种沟通功能能否经由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达成(例如,有无目光接触、手势、接近、拿走或给予同伴玩具、有重点或无重点的仿说等)。治疗者需始终满怀关爱,静默见证儿童在团体箱庭游戏中发生的一切改变和成长。

       总之,融合团体箱庭中,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参与箱庭游戏,在正常儿童的示范、引导和帮助下,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沟通情况、自发性模仿行为、象征性与假装游戏能力获得提升与发展。在开展自闭症儿童融合团体箱庭时,需充分考虑团体组成的特殊性,结合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设置,以期促进自闭症儿童获得助益性成长。

编        辑:胡立云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徐      睿

中国康复之家

zgkfz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