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凭什么?苏州又成中国内陆最宜居城市(图)

 xdd响当当 2017-01-01
交汇点讯 英国《经济学人》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140个城市宜居度排名,澳洲墨尔本再度蝉联第一。交汇点记者发现,中国内陆共有8个城市入围,分别是:苏州、'...

  

  交汇点讯 英国《经济学人》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140个城市宜居度排名,澳洲墨尔本再度蝉联第一。交汇点记者发现,中国内陆共有8个城市入围,分别是:苏州、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广州和青岛,其中,苏州位居72位成中国内陆最宜居城市。

  能够力压国内众城,苏州有何独到之处呢?另一方面,江苏仅一城入围,其他城市在宜居方面该如何发力?中国版宜居和外国版宜居的标准有何不同?

  

  全球城市宜居度排名出炉,苏州居中国内陆之首

  据英国《经济学人》旗下的“经济学人智库”公布,最新一期全球城市宜居度排名中,澳洲墨尔本再度蝉联第一,其后分别是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利和阿德莱德并列第五名。

  交汇点记者发现,中国内陆共有8个城市入围,其中,苏州排名72,力压73位的北京成中国内陆最宜居城市,此外,天津、上海、深圳、大连、广州和青岛等城市也上榜,不过各城市总分只相差约10%,宜居度差异不算大。交汇点记者发现,中国内陆八个获评分的城市中,评分和排名较去年都有轻微下跌。

  据了解,该报告以宜居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基础设施这五大指标以及下设的30多个小类指标对全球140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旨在反映各地的发展水平,公司也可以以此为依据,考虑增加对生活艰苦地区员工的补助。经济学人智库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最宜居城市中,大部分是在富裕国家的中型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些条件底下,居民能进行不同类型康乐运动,亦能避免高犯罪率及基建未能应付需求。

  交汇点记者发现,中国城市一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一些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宜居稳定性是影响内陆城市排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2015年全球宜居城市榜单中,中国城市的分值平均上涨了 1.1%,排名平均提升了 3 位,这主要归因于稳定性分值的提高,负责调查的编辑 Jon Copestake 评论道:“在当前全球都面临着不稳定因素的威胁下,中国城市宜居性的改善无疑是一个亮点。”乌克兰及中东局势、美国国内的抗议示威、俄罗斯受到的经济制裁及法国的枪击事件为城市蒙上一层阴影,相比之下2015年中国的稳定性分外添彩。而据今年的宜居报告中显示,天津由于此前发生的爆炸事故导致排名下跌幅度最大,由第70位跌至第77位。

  此外,苏州,这个被许多人成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活力而被外界关注,在国内权威宜居城市的分析报告中也频频现身,在今年8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中显示,苏州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中排名靠前,其中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五位。

  

  江苏仅一城入围,其他城市在宜居方面该如何发力?

  作为江苏唯一入围的城市,还位居中国内陆宜居城市之首,苏州有何优势?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卉表示,这要从《经济学人》安定性、医疗卫生、文化与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这五大类别的评价标准来看。首先,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资源丰厚,在人文底蕴、环境绿化方面是领先的。同时,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苏州毗邻上海,容易形成人才集聚的效应,很有活力。

  此外,2014年国家发改委还正式批复苏州作为“国家发改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意味着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晋升到国家层面,在教育医疗方面的供给方面相对均等、公平,这些因素都使得苏州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交汇点记者发现,在最宜居城市的榜单中,苏州是江苏唯一入围的城市,那么江苏还有哪些城市冲击的潜力?应该如何来发力呢?

  陈小卉表示,江苏的中小型城市人口流动小,生活压力小,交通不拥挤,入围宜居城市的希望较大。在陈小卉看来,常熟、宜兴、常州、扬州等在冲击宜居城市方面是潜力股,她解释称,常熟依山傍水,名人故居集群,文化底蕴比较丰厚,又位于江苏比较发达的区域,齐聚发展性和人文性,是不错的选择。

  

  常熟

  宜兴则是陶都,依傍太湖,经济活跃,在吸引年轻人就业方面很有优势。

  茶壶,已经成为宜兴的城市名片

  外国版宜居VS中国版宜居,中国“城市病”放大效应

  交汇点记者发现,国内也曾出现多个宜居城市的排名版本,不过无论是评价指标还是做种结果,都与《经济学人》有一些不同之处。

  譬如,中国科学院14日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研究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

  

  北京的雾霾。

  值得关注的是,在英国《经济学人》研究中,北京和广州入围全球宜居城市,却在中科院的统计报告中,却是“中国宜居城市”的排名的倒数后两位。陈小卉表示,这样的现象与评价指标有关系,在中科院的研究报告中,交通便捷度和环境健康性被单列为考核维度,北京和广州都是中国的特大城市,在这两项明显会拖后腿。

  

  拥挤的北京。

  陈小卉指出,环境和交通在欧洲某些发达国家的确不构成问题。但是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功能网络化和郊区城镇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与此同时,带来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宜居的综合指数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各因素所占的分值和比例也有很大的关系,交通和环境污染在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是非常典型的城市病,被很多人诟病,在宜居指标中也会被相应‘放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