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生气

 陋室书屋2 2017-01-02

曾听过这样一则笑话:甲某和乙某在大街上争吵,甲某说四七二十八,乙某却说四七二十九,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只好到衙门评理。县官听后,做出判决,打甲某二十大板。甲某大呼冤枉。县官说,你和这样的糊涂蛋争吵,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这则笑话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多时候,人们是在自寻烦恼。明明知道对方是错的,却要一味地去争吵,既伤了和气,又毁了身体,真是得不偿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不可能平静如水,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与家人亲朋、单位同事、街坊邻居,偶尔有个磕磕绊绊是很正常的,但都要像甲某那样就不正常了。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此,我们还是少生气甚至不生气为好。

莫生气,生气容易伤和气。一个家庭,一个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为了一点小事争两句嘴,互不搭理,多别扭啊。如果因此成了冤家,或老死不相往来,或妻离子散,或生意泡汤,多不划算!大家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彼此尊重,相互关照,其乐融融,和气生财,何乐而不为呢?不知哪位高人写过一首《莫生气》,读来颇有受益: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生气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莫生气,生气容易伤身体。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伤脑、伤神、伤肤、伤内分泌、伤肺、伤肾、伤肝、伤胃,经常生闷气的人容易折寿。不仅如此,生气达到某种程度,还会产生恶劣后果。前不久发生的郑民生等残忍伤害无辜学生事件以及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都是因为生气而导致的极端案例。由此看来,生气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清朝光绪年间,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不气歌》,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我们若能在生气时想起这首歌,也许心中的怒火一下子便能烟消云散。天长日久,身心会因此而受益。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惟,诚恐因病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莫生气,遇事忍让修养高。忍一时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若能冷静下来,互相忍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我们还会生气吗?其实,忍让并非意味着“懦弱”,忍让是让时间去化解人们的矛盾,有时会因此冷释前嫌,换得云消雾散、一团和气。因此,为了少生气,不生气,我们都应该做到,处事冷静,不争不吵,尽量克制并调解自己的情绪;谦逊处世,宽厚待人,对一些区区小事不斤斤计较;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凡事想得通,想得开,想得远。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忍让歌》:

不忍一时有祸,三思百岁无妨;

宽怀自解是良方,含怒伤心染恙。

凡事从容修省,何须急躁猖狂;

有涵有养寿延长,稳纳一生福量。

恣意发狂有失,存心忍耐无忧;

性情凶暴易遭囚,度量容人有后。

羹污能容人相,受辱胯下封侯;

张飞暴躁断咽喉,到底终遭毒手。

占尽便宜有报,吃些亏也无妨;

庞涓暴虐早身亡,孙子忍之无恙。

血气方刚壮士,不宜恃力凌人;

一言不合怒相争,烈火一般性情。

不忍一时忿气,却担百口忧心;

忠言逆耳莫相嗔,苦口药能医病。

莫生气,知足常乐自逍遥。有些人经常生气,是因为心态不好,自寻烦恼。当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烦恼就产生了;当看到别人成功了或过的比自己好,心理就失衡了;当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就会搞得自己长吁短叹的等等。其实,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问题,你就会感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失落的心灵很快就会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你放开包袱,笑面人生。有人为此写了一首《知足常乐歌》,大家不妨乐一乐。

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

想想疾病苦,无病即是福。

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福。

想想生活苦,达观即是福。

想想世乱苦,平安即是福。

想想牢狱苦,安份即是福。

莫羡人家生活好,还有人家比我差。

莫叹自已命运薄,还有他人比我恶。

为非作歹内疚苦,多愁多虑病来磨。

行善积德福泽多,吉人自有天相助。

为人在世一生中,无病无灾应知足。

烦恼都因想不开,忧愁只为看不破。

本是长寿人,自使命短促。

奉劝世间人,知足便常乐。

    有人调侃说,我们要好好活着,因为一旦死去会死很久的。因此,我们要少生气,不生气,保重生命,快乐生活,珍惜家人,关心周围你所认识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