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需一个拥抱而已(一道作文题引起的题外话)

 启程的男孩 2017-01-02
颇有生活味的作文话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棍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不然要糊了。”“唉,怎么能放这么多油,油放多了不好!”

“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审题立意角度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妻子和丈夫关系的角度,可以写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二是从妻子的角度,可以写关心他人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从丈夫的角度,可以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对方在体验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要比纯粹的言语劝说或批评会更有效。总之,要围绕“换位思考”“体谅他人”“设身处地”等去写作。

这个应试作文题,我相信很多人会感同身受,也许在平时,你和另一半的对话就如出一辙。于是,换个频道,话题不自觉就转到夫妻、恋人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相处。我们不妨再追问一句,妻子是出于何种目的在丈夫开车的时候“喋喋不休”?而丈夫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在妻子炒菜时“唠唠叨叨”?丈夫用这种方式让妻子明白一个道理真的合适吗?难道妻子在明白这番道理之后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吗?

介此,来读一读老龚的两则短文。



只需一个拥抱而已



女人下班回家,脸上阴云密布。丈夫不明所以,默默不敢作声。

“今天挨批了。虽然校长没有直接点名,但我听得出来,他就是针对我说的。”

“是不是你自己太敏感了?”

“我确信是在说我,句句都指向我。”

“批评你什么呢?”

“上班早退。”

 “你提前十分钟下班,人家能够理解的呀。都知道你是去幼儿园接孩子。谁家里没点紧要的事情啊。你们学校就没有一点人性化的?再说了,你跟领导表明过情况,没有老人家照顾孩子,孩子是咱们俩自己带的呀。很多次因为我们去接晚了,孩子孤零零地坐在楼下托管的长椅上,等待着,多可怜哪。”

“我跟他们说过了。而且我也看到其他老师有提前下班的,但领导没说,怎么就盯上我了?他今天大会上说的情形,就是指的我。”

“那为什么非得针对你了?”

“我知道了,我提前十分钟走,刚好路过门岗碰到某某某同事值班,一定是她向领导打的报告。平时我和她也没有什么利害攸关的冲突,为什么这样对我呢?”

“对啊,为什么人家只盯牢你了?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单位里太险恶了。我想起来了,也许人家认为存在竞争关系吧。上次竞推优质课,因为我上课、技能等项目都比她分高,她心里不舒服。”

“不舒服的应该是你呀。你各项都比人家强多了,但是推选上去的还是她。因为她比你年长几岁,因为她的舅舅是学科教研员。如此一来,她对你应该心存愧疚还差不多。还有,在学校里,应该谦虚一点,待人友善一点,同事关系处得融洽一点。”

“我哪儿不友善了?在学校里被人说就算了,你还这么说我?”

“我实话实说呀。你就不能表现得和颜悦色一些?你平时跟我说话都是如此,非得要强势争个赢。”

“我认为是正确的,那我就得按照有理的说。为什么要对别人示弱?”

“不是示弱,是对他人表现和善一点,你就只会吃这方面的亏。你看看你的表情,一进家门,整个家的气氛都不对了。前两天,我们家进小偷遭窃了。邻居很关心地过来问候了。那女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每天上上下下都能碰到,但是以前没什么交流。她说,以前上下楼,跟你老婆打过招呼,但是她都很冷漠,没有回应。她在想,你是不是太难接近了?后来就不再打招呼了。我替你解释说,你眼睛近视,而且就一直是冷冷的面相,但心地挺好的。”

“我只做好我自己的,他人怎样,无法强求,我不愿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我没有说要你委曲求全。只是在为人处世上,多长点记性。你看看你之前的技能比赛,还有绩效考核,都有人从中作梗。那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处事态度,让人看不惯了······”

“闭嘴,你别再跟我说话了。”

“不能直面问题,就知道当鸵鸟。头埋进土有什么用,屁股不还是晾在外面。”

“我以后有什么都不会再跟你说了。”

“随你的。跟你好言相劝,却油盐不进。无语···”

女人显得很生气很暴躁,晚饭颗粒未进。

客厅里空气凝重。静得出奇。

男人真的不懂女人心。男人习惯于、也擅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总是指向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而女人不同,她也许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也有了反思。但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份温暖的安慰,渴望一个安静的倾听。这个时候,不需要你多说一句话,而只需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像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话: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很多女人等待的,不就是这一份安静的理解吗?



只需一次紧握就好


落日熔金,秋叶翻飞。十指相扣,目送归鸿。

饱览秋色之后,忽觉天色已晚,于是准备回家。男人天性自由狂野,开车也是,习惯了潇洒漂移。

很多男同事曾坐他的车,拐弯或者超车时候,都会心头一紧。但很奇怪,唯独她不会。

北山海拔不算高,但盘山公路坡很陡,弯很急,拐过几道弯,就让人眩晕呕吐。余晖渐褪,墨黑渐染。山里的天色更显得浓黑。

为了早点赶回家,准备抄近路。从另一侧的马路下山。这条道,经过大型水泥车的来去碾轧,路面破碎不堪。加上弯多又急,车子开得像跑跑卡丁车,一路蹦着晃着,像在DJ音乐下的慢摇。女人却在副驾驶位置上闭目瞌睡。

她一直握着男人的右手,男人就用左手把方向盘。

前面拐弯,因为视线的缘故,未来得及看清路面,车子“嘣”的一声,触底弹起。

女人睁开眼睛,问:“是哪里磕到了吗?”

“嗯,车子底盘低,路面有凹陷,碰到了一下。”

“哦”,女人没再说什么,握着男人的那只手,又稍稍紧了一下。继续安然地,闭眼睡觉。而男人,自己手心沁出了微微的一些汗。

在浓黑的山路上,偶尔遇到山道上一两栋民居,投射来灯光。但慢慢地,闪烁的城市星星点点围绕在四面。

一路下来,男人心里很温暖。那一份信任和安全感,都尽融化在一次紧紧的牵手中。

“代替”也是一种伤害

“残忍”从何而来——由中关村二小的“霸凌事件”谈谈生命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