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兴趣爱好 ,就是最好的推动力了。
我也是过了上学年龄,我也对这个很感兴趣。 起因是自己时常小病,之前还对阴阳五行这些感兴趣。
先买几本书回来自己看下,一是 看下这些能看懂不,二是看完这些对中医还这么大兴趣不。
推荐 《中医基础》,我看的是 秦伯末 著的。10元钱。
《皇帝内经》,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明白,所以京东上买了本 标价29.8元 刘永生等编著的。16开本,打折14.9元,封面看起来跟街边卖的算命类图书似得。买回来一看,这钱值了。比我预想的好多了。书很厚,古文,注释都有,对照了一些正规教学讲来看,注释算是准确。这本书推荐仔细阅读 关于 阴阳,五行,脏象这类内容的篇章,其他篇章可略看,甚至先不看,以后慢慢翻阅。
看完这两本书你还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比较细的 中医基础。像李德新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有视频教程可下载。 同时看下 郝万山老师讲的《伤寒论》,一听就懂,那说明你天赋悟性极高,不明白没关系 回头再结合其他书反复细看。
这时候推荐一套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有《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学》《
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这套还有一些别的,但个人觉得先穿插着看这些就好.我都是在网上下载的~PDF格式的。 如果古文阅读有问题可以看下同系列的《医古文》。
同时可以备一些 《神农本草经》这样的图书 在桌案床头上,没事就翻翻。我看的是陈修园注释的。, 黄元御的《
长沙药解》也不错。
流派的图书 感兴趣 也可以买点 或下载点翻翻看。我最初是对 郑钦安 的 火神派 比较感兴趣。郑钦安 对他的医药理论用了大量的 阴阳 五行做解释,如果不太了解这些的 初看很容易觉得是谬论和巫医,其实不然,郑钦安儒士,所以对《易》类经书非常精通,所以多用这些方面做解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在这里回答中医类问题,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检验书中道理。根据广大网友的症状反复翻书查找,仔细推敲判断,可以生动加深学习。有的时候发现病情比较单一,症状跟书里记载的是分毫不差,真是赞叹古人的观察总结。古人用字用词非常斟酌谨慎,仔细体会方知其生动准确的形容。 有兴趣就行动吧~ 法门万千,每条都可以达到最终目的,行动起来就会自然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如果你还想行医,那目前取得中医行医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通过学校学习达到考核标准。二是师承关系学习达到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