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械设备的故障分类及检修方法

 郑公书馆298 2017-01-02


机械设备的故障分类及检修方法

原文网址:

http://www./guzhangfeiyong/1699.html




一、 机械设备的故障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机械设计的故障有着小同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故障发生的原因分类
 
1)劣化故障:当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问的推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零件将发生磨损、拔势、腐蚀.蠕变以及金属材料组织改变等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将使机械设计的功能随时间而逐渐降低,由此而起的故障称劣化故障。
 
2)人为故障: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违反使用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等情况下使用机械设备,如超载使用、超速使用以及违反操作程序使用等.由此而造成的故障称人为故障,亦称错用故障。
 
2、按故障持续时间分类

1)临时性故障: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丧失某些局部功能的故障。这种故障发生后不需要修复或换零部件,只要对故障部位进行调整及可恢复其丧失的功能。

2)持久性故障:造成设备功能的丧失一直持续到更换或修复故障零部件肝,才能恢复设备工作能力的故障。
  
3、按故障形成速度分类

1)突发性故障:由于设备本身各种不利因素和偶然的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这种作用效应超出于设备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便会迅速发生故障。这类故障的特征是其发坐的时同与设备的:状态变化和设备已使用过的时间有关,在无明显故障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这种故障不能靠早期试验和测试来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因而又称不可监测故障。
 
2)渐发性故障:各种老化过程而造成的故障,这类故障的特征是其发生的时间与设备已工作过的时间有关。设备使用过的时间越长,发生故障的概率就越高,这类延时的故障提供了进行故障监测的可能性,所以,常称可监测故障。
 
4、按故障性质分类

 1)功能故障:没备不能继续完成其预定功能的故障,,如由于发生了故障,内燃机不能发动,油泵小能供油,减速器不能传递运动等。,功能故障常常是因为设备的个别零件损坏或卡滞造成的。

 2)参数故障:设备的规定参数超出允许的极限值造成的故障.如机床的加工精度达不到规定要求;传动效率降低;起重量达不到标准值等.参数故障并不妨碍设备的继续运转,但按照设备的技术文件的标准来衡景,设备是处于受灾工作能力或工作能力显著降低的故障状态。   
 
 5、按故障危害性分类

1)灾难性故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传动系统的制动装置及其他关键:零部件所发生的导致机械设备毁坏或人员伤亡等后果严重的故障。

2)一般性故障:未造成机械设备毁坏或人员伤亡等非危险性故障。但这类故障仍可能造成机械设备性能降低、影响使用、中断生产或导致较大约经济损失等后果。

 6、按故障是否发生分类

1)实际故障:设备已经发生的故障。

2)潜在故障:设备自身存在的可能发生的故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规程,采取有效的故障诊断措施,将能防止潜在故障发展形成实际故障。

二、检修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有不接电和接电两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不接电观察,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关插件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断线、短路、元件锈蚀、变焦、变色,电源短路、过流、过压和熔丝熔断等现象。经仔细观察机内外各元器件无误后,接电观察,看机内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声响现象,如有赶紧关机,还可轻轻敲击机箱、构件,看有无接触不良,同时可用手触摸怀疑的元器件,看是否有过热现象并根据元器件过热程度以及温度做出相应的判断。 


2、测量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针对故障的现象,一般能判断出故障所在,借助一些测量工具,能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原因,帮助分析和解决故障。 

常见的测量检查方法有电压检查法、电阻检查法和电流检查法。电压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元器件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电阻检查法是测量元器件对地或自身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它对检修开路、短路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有实效;电流检查法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测量工作电流,这种方法检修起来很不方便,亦较少使用。 

对于测量法,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注意检测中的公共“接地”。为使检修正常进行,检测仪器与检修设备须有共同的“接地”。 

(2)注意高压“串点串线”现象。出现故障的设备往往存在绝缘击穿现象,造成高压串点、串线,对此,应须当心。 

(3)遵守“测前先断电,断后再连线”的检修程序。尤其测量高压,更应先切断电源,测试线与高压点连好线后,再接通电源,以确保人身安全。 

(4)防止大容量电容储存的电荷电击人身。连接测试线之前,务必先使滤波大容量电容释放掉储存的电荷。 

(5)测试线要具有良好的绝缘。 

(6)测试前对检测仪器和被检测电路原理要有充分了解。 

(7)要养成单手测量的习惯,防止双手同时触电构成通路,危及人身安全。 

3、插拔法 

通过将插件“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 

具体步骤是: 

(1)先将故障设备和所有连接设备的连线打开,再合上故障设备电源开关,若故障消失,查连接设备及连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碰线、短接、插针相碰等),若有,则排除;若无,则查故障设备本身。 

(2)将故障设备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现象仍出现,则应仔细检查设备电源有无故障。 

(3)仔细检查每块插件板,观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则排除;若无再一块块地插上,开机、关机测试,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哪块插件板上有故障。 

(4)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据故障现象和性质判断是哪一个集成块或电子元器件损坏。

4、试探法 

试探法是用正常的插件板或好的组件(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替换有故障疑点的插件板或组件来试探故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调试和检修中经常使用,尤其是一时还搞不清故障在哪儿时,采用此方法更方便、直接。但如果故障很严重,有烧机现象,而又不能明确对象时,可不用此法,因为发生故障的插件板可能是具有破坏性的,随意替换可能会导致替换上的新插件板再损坏。

5、 其它检修方法 

(1)隔离法,也称分段法,即将各部件分隔开来进行局部的检查,以确定故障的位置。 

(2)比较法,是用正确的特性与错误的特征相比较来寻找故障的原因。

(3)升温法,就是人为地将环境温度或局部部件温度升高(用电吹风可使局部部件的环境温度升高,注意不可将温度升得太高,以致将正常工作的器件烧坏),加速一些高温参数比较差的元器件“死亡”,来帮助寻找故障的一种方法。 

有时设备工作较长时间或环境温度升高后会出现故障,而关机检查时却是正常的,再工作一段又出现故障,这时可用“升温法”来检查。 

6、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把以上方法统一考虑起来处理故障。这样对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能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且排除它。 

综上所述,判定故障一定要有良好的技术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查找故障时,尽量拓宽自己的思路,把各方面能造成故障的因素都想到,仔细地分析和进行排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