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习方法】谈谈医案的简史与学习体会(一)

 医贵仁心 2017-01-02



春暖花开



(一)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清代以来,医案就成为医家临证时的重要参考读物。清代《友渔斋医话》曾说:“近来习医者,案头尤不置一叶氏医案。”近人施今墨先生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吋,曾编《医案讲义》。张山雷先生执教兰溪中医学校时,将讲解医案作为课程。近年来,国内一些中医院也开设了有关医案的选修课。人们重视医案的原因是:第一,医案反映了中医治病的事实,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资料。如恽铁樵认为:“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选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清代名医医案大全·恽序》)。第二,阅读医案能培养医者知常达变的本领,训练辨证论治的技能,即所谓与人巧法。第三,医案蕴含着名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可供揣摩与借鉴。正如清代名医周学海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所长矣。”姜春华先生也说:“我学习每家医案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养料,如王孟英的养阴疗法,薛立斋的平淡疗法,吴鞠通的用药剧重,在临床上各有用处”可见,认真学习与研究前人留下的医案,是中医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

我国最早记载的医案,是淳于意的“诊籍”,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晋隋唐三代,风尚搜辑方书,医案近于空白。宋代以后,临床医学发展,名医辈出,许叔微作《普济本事方》,中附经验方案,金元明诸家遂仿效之。张子和《儒门事亲》记载治验百余则,罗天益《卫生宝鉴》、朱丹溪《格致余论》、李士材《医宗必读》、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皆以治验作为论说之佐证。明代始有医案专著,江璀所辑的《名医类案》,全书十二卷,二百零五门,上至淳于意,下及元明诸家,并有按语,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专著。个人医案以汪机的《石山医案》、薛已的《薛氏医案》、孙一奎的《孙氏医案》、吕留良的《东庄医案》较为著名。


清代医案成为医界风尚,且重分析病理,讲究辨证,最为可珍。清代喻昌《寓意草》,记载医案六十二例,“皆反复椎论,务阐明审证用药之所以然,较各家医案但泛言某病用某药者,亦极有发明,足资可悟”(《四库全书提要》)。喻氏医案影响极大,江西谢映庐的《谢映庐医案》,江苏李文荣的《仿寓意草》,皆仿效喻氏,以说理透彻、文笔秀丽见长。此种治验式医案,尚有徐灵胎的《洄溪医案》、王孟英的《回#录》、程杏轩的《杏轩医案》、余听鸿的《诊余集》,皆论述生平治验,其辨证论治的独到之处在于:有方不执方,遵古不泥古。且文笔清新,给读者启发颇多。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为门人所录之方案汇集而成,不夸效验,不加评说,自成一格。后世仿此脉案式者很多,如尤在泾的《静香搂医案》、曹仁伯的《继志堂医案》、《王旭高医案》、《丁甘仁医案》、《张聿青医案》、《柳宝诒医案》等。清代各家医案,案语写法不一,有先述症状,后下诊断,立治法者;有病状、病因、病机夹议者;有言简意赅者;还有少数以骈体文作医案者。除内科医案外,尚有余听鸿的《外证医案汇编》,《马培之外科医案》等。清代总结历代名家医案的专著,有魏之锈的《续名医类案》,以病为纲,並有按语,道出各家用巧之处;俞东扶的《古今医案按》,精选古今佳案,详加评论。魏氏之书博大,俞氏之书精深,两书均为医林所重。柳宝诒的《柳选四家医案》,是精选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张仲华四家医案汇集而成,所加按语深中肯綮,问世后十分风行。



近代诸家颇重实征,汇编医案风行。著名的有秦伯未编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姚若珍、徐衡之的《宋元明清名医类案》,陆渊雷的《清代名医医案大全》;更有收集整理当时名医验案者,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辑各地名医八十余人验案三百七十余则,其格式为病者、病名、原因、症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项目清晰,事实详明,且选案精确,贵在权变。近代按专题编集的医案亦有特色,如承淡庵的《针灸治疗实验集》、严鸿志编的《退思庐古今女科医案选粹》、吴荣漳的《痧症医案》、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张有章的《伤寒借治论》、叶劲秋编的《不药疗法验案》、章纳川的《疑难杂症医按》等。


建国以来,中医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为了抢救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各地相继整理出版了一大批老中医医案,著名的有《冉雪峰医案》、《叶熙春医案》、《蒲辅周医案》、《岳美中医案隼》、《章次公医案》、《程门雪医案》等,在继承和总结老一辈中医医疗经验工作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未完,待续......


我们在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