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天津人为何最爱跳吉特巴舞

 汐钰文艺范 2017-01-03





近代天津是中国较早迎来西洋风气的城市之一,交谊舞也和很多外来事物一起早早来到了这里。


继上海舞场之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的舞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早的舞客多为外国人士、达官贵人和绅商巨贾等。




据天津市档案馆文史学者周利成所著的《民国风尚志》一书记载,旧天津的舞场始于1923年前后建立的平安饭店,后平安饭店遭遇火灾而停业,继有天津饭店、起士林楼下(夏日迁至楼顶)和利顺德。后起者为大华饭店屋顶、国民饭店等,小规模舞场则有法租界27号(永安饭店旧址)的福禄林等。


当年,在婉转悠扬、怡情适性的美妙音乐中,舞客们翩翩起舞,陶醉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交谊舞逐渐成为很多市民所喜爱的娱乐活动。



天津早期舞场——西湖别墅大跳舞场(照片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在交谊舞界,天津吉特巴的水平在全国独拔头筹,诞生过很多吉特巴舞蹈大师,在全国各地,很多知名的吉特巴组合,都师承天津吉特巴大师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舞蹈艺术委员会主任穆健介绍,早期的天津舞场中,流行的交谊舞种类有慢三(华尔兹)、慢四(布鲁斯)、探戈等,而纵观天津交谊舞的历史,发展最为迅速、喜爱人数最多,也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交谊舞,便是吉特巴。


今年66岁的吉特巴爱好者李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跳吉特巴。据她介绍,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传入天津之后,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吉特巴以其特有的欢快、自由、奔放的特色,受到天津人的格外青睐。


在交谊舞界,天津吉特巴的水平在全国独拔头筹,诞生过很多吉特巴舞蹈大师,在全国各地,很多知名的吉特巴组合,都师承天津吉特巴大师。


吉特巴之名为英文音译,又译作吉特帕,也叫水兵舞,它是起源于美国西部的一种牛仔舞,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上世纪30年代才流行起来。之所以又名水兵舞,是因为二战期间,它是美国大兵在军舰上跳的一种舞蹈。


船在风浪中行驶,颠簸起伏,跳舞的人在甲板上要随着波浪的起伏而保持身体平衡,所以跳起来有点像在军舰上摇摇晃晃站不稳的感觉,看起来有一种幽默诙谐的味道。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这种舞蹈带入了天津,那时天津的一些时髦人士便开始效仿,成为津门第一代吉特巴舞的舞者。




1931年在福禄林舞场表演的外国舞女(照片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早年,上海也传入过吉特巴舞蹈,但是其流行程度远不如天津。我认为其原因很可能和一座城市的性格有关,吉特巴不仅肢体动作欢快,男女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眼神对视交流富有逗趣与诙谐意味,这种情趣很符合天津人幽默的性格,这也成为这种舞蹈在天津流传甚广的原因”



李红说:“在天津吉特巴爱好者的圈子里,张牧石和郑善根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第一代吉特巴舞者,这两位吉特巴舞前辈为天津吉特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40年代,张牧石之父经商,家境富裕,因此张牧石较早接触外来文化。和张牧石相似,郑善根早年家住黄家花园一带,家境也颇为优越,年少时的郑善根接受新式教育,精通英文,和英美人士交流毫无障碍,据其子——中国吉特巴水兵舞大师郑世岱回忆:“在如今天津外国语大学旁边,当年有一个美国军官俱乐部,美国士兵经常在那里跳舞,父亲就是从那里学到的吉特巴。”


据说,当年美国水兵在天津表演了难度很大的动作,如下腰、下叉、倒立、推举、空中下腰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种神韵和风采给天津的舞蹈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早的水兵舞是两位男士对跳,随着美国海军的远征,水兵舞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男女对跳的一种舞蹈。


吉特巴在天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为三种形式——休闲型、竞技表演型以及团体演出的吉特巴,其中以休闲型吉特巴和竞技表演型吉特巴最广为流传。


二者的区别在于,休闲型吉特巴适合家庭或聚会时跳,其动作幅度较小,而竞技表演型吉特巴动作幅度较大,且综合了伦巴、恰恰等拉丁舞动作。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吉特巴,最为突出的特点都在于,舞蹈时舞者用脚尖或脚跟击地,与身体前倾后仰、膝部屈伸相协调,节奏强烈,情绪兴奋。


“早年,上海也传入过吉特巴舞蹈,但是其流行程度远不如天津。我认为其原因很可能和一座城市的性格有关,吉特巴不仅肢体动作欢快,男女舞者在舞蹈过程中的眼神对视交流富有逗趣与诙谐意味,这种情趣很符合天津人幽默的性格,这也成为这种舞蹈在天津流传甚广的原因。”穆健说。




巴黎舞场乐队(照片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




全国性的吉特巴舞比赛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天津选手一直成绩骄人。1996年,吉特巴成为第六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的正式项目,当年,赛事AB两组的前6名均为天津籍选手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首届全国体育大会的吉特巴舞项目上,天津一举囊括了金、银、铜牌。


吉特巴在天津的迅猛发展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郑世岱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内还没有舞厅,交谊舞爱好者就在家中办舞会。


“我家那所老房子有个地下室,用录音机放那种老式磁带,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舞会场所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条件很好的了。记得人最多的时候,约有40人在里面跳舞,最后实在是太挤了,很多人只能站在走廊里观看。”郑世岱回忆。


当年的家庭舞会流行“比舞”,大家轮流上场,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裁判也没有主持人,每对上台的舞蹈爱好者水平高低,全凭大家的一双眼来评判。


由于舞出的吉特巴舞动作自然活泼、欢快热烈,那时每每参加舞会,郑善根都被邀请上台展示,他也成为了圈子中公认的高手。


据郑世岱回忆,那时候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郑善根下了班后都会带他们几个孩子参加舞会,“父亲性格特别随和,只要人家说‘来跳一段’,他从来不会推辞,立即上台表演。记得有一次,去的一家人住的是平房,人们就在院子里跳舞,听说父亲来了,四邻八舍都来观看,整个院子挤得水泄不通。”


当年,由于郑善根名气很大,因此经常有人上门求教,每当此时,他便会对上门者予以指导,从来不收学费。


不久后,天津的舞厅开始出现。穆健说,当年天津人对于吉特巴的喜爱,从舞厅中吉特巴表演的频率就可以看出。


一场舞会两个半小时,各种交谊舞曲轮流播放,在其他地区,吉特巴只会出现一两次,而在天津的舞厅,一场舞会经常会出现六七次吉特巴舞曲。


此外,天津的舞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舞者们喜欢乐队现场伴奏,相比使用音响,乐队的演奏多了即兴发挥的元素。在现场表演中,乐队的演奏人员往往会将他们的情绪融入到乐曲中,感染舞池中的舞者,更加烘托了吉特巴随性热情的氛围。天津吉特巴高手们的高超舞技,或许就在这种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


说到当年的舞厅,李红回忆,那时的舞厅里灯光都很亮,舞厅有服务员,如果一男一女跳舞时离得太近,他就会上前提醒:“离远一点儿。”


“那时男士请女士跳舞,女士大多不好意思拒绝,基本都是同意的。”另一位吉特巴爱好者田长英告诉记者:“那时即便跳舞也不敢离对方太近,有时候,我干脆用一只手挡在身前,现在想想,当年的人还是很保守的。”


李红说,那时不仅在舞厅中跳舞的人们很羞涩,平日里,对于自己跳舞的爱好,人们也是羞于对别人讲的,“那时跳舞会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最初出去跳舞,就跟家人说是单位加班。”不过这种情况很快便转变了,跳舞渐渐成为一件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被更多的天津人接受。


上世纪90年代,天津很多舞厅中还流行过通宵舞会,舞会从晚上10点至转天一早。穆健说:“千禧年时,天津有的舞厅还举行过吉特巴比赛,要求舞者连跳半小时不能停,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跳完之后非常累,但是现场气氛十分火爆。”这也是为吉特巴舞在天津独具特色的一次展示。




上世纪80年代末,跳交谊舞已经成为大众流行的娱乐活动,图为郑善根(左)与舞伴共舞(照片由郑世岱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