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ccyghy 2017-01-03

篇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一、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应该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了生成性和丰富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加以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习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二、教师要注重指导,使学生乐于自我评价“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乐于进行自我评价。1.鼓励为主,激发自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七、八年级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不要一味地追问全班学生:“你们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而应引导学生本人: “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为什么?”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整地做出自我评价,不要急着自己单一地评价学生或让大家一起来评价。当学生在自评时语言受阻、感到困窘时,老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允许其“再想想”、“慢点儿说”,使之有勇气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2.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评方法。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倚赖于老师,“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应该这样做”,这就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而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不要急于给学生肯定答案,先让他们自我理解、分析和想象,给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然后再让其他学生互评、分析和综合。最后,老师再给予点评。

篇二:在教学中你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二、在教学中你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评价之前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思想、畅所欲言、大胆评价,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

2、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功能的发挥。初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但他们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如果教师不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他们很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做出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相反,如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点拨,对某个环节、某个片段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突出针对性,全面性。这样学生耳濡目染,就能够了解评价的时机、方法、语言、指向。

3、评价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监控机制。有时候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仍不能很好的促使学生客观公正的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这样有必要在评价过程中设置一定的监控机制。比如在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之后,让全班学生对他的评价进行表决,以激发学生慎重的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当然采用这种机制,教师仍然要予以正确引导。设置监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客观公正。监控方法很多,在具体实施学生自我评价时可以灵活、巧妙的选择使用。

4、评价之后教师要及时的对评价过程做出总结。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完成以后,教师应该及时的对评价过程进行总结。这个总结既要包括评价的内容,也要包括评价中产生的问题。对评价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查缺补漏,进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对评价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太合理的,这样有助于改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并且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同时,这也为以后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积累经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三: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案例分析

1、轮转的作业本

小策略

评判作业的工作通常都是由教师来做。如果我们加入学生互评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而且学生在找别人的语言错误时,能防止自己出同样的错。“轮转的作业本”就是学生互评作业的策略之一。“轮转的作业本”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作为活动的基本单位;组内每个学生各准备一个作业本,用于轮转;由教师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在轮转的作业本上完成该任务后,在相应的页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再传给本组其他同学,由其他同学继续使用,在使用中除了完成任务外还要对前一个同学进行评价,依此类推。这样,每个学生的行为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成为了小组内的学生互评活动。

案例展示

在一次进行“My school”的写作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进行互评,我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开展互评工作。首先,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较为客观的作文评分细则,供学生评价时使用。然后,我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让学生严格按照评分细则对上一次作文进行评分并开始新作文的写作,方法是学生1评价学生2,学生2评价学生3,依此类推,进行一次轮转评价,评分完成后开始“My school”的写作,要求下课

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前完成写作任务。第二次写作课时,学生再将作业本轮转给其他组员,重复前一次写作课的步骤。每堂课只进行一次作文写作及评价,以一个6人小组为例,正常情况下需要经过7次课学生才能拿到自己的原始作业本,学生拿回自己的原始作业本之后,让组长算出轮转后每个组员的总分。接下来,我将写作总分最高的学生作为全组学习的榜样,让他向组内其他同学介绍写作经验,帮助其他同学进步。最后,由每组的前两名学生进行全班朗读,并将他们的作文贴在板报上,以供全班同学参考学习。

实践反思

本策略的原理来自于过程教学法,教师积极构建任务过程链中的互动环节,尝试改进任务过程的评价和反馈环节,引进多元读者和多次修改的模式,为学生创建反馈的平台,从而将不同的学生个体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评价和被评价的感受,他们都有机会看到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自己的作业也接受了其他小组同伴的评改,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个策略适合学生完成一些比较灵活的学习任务,应用时要注意酌情选择使用。 (王振霞)

2、网络上评论

小策略

与传统教学评价环境相比,网络环境具有时空不限和人机优势互补等特点。教学中采用“网络上评论”的小策略,学生的互评不用像过去那样被局限在教室环境中,学生们可以在任何具备上网条件的计算机前进行英语学习任务的互评活动,而且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互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结果也容易通过网络传给教师。“网络上评论”,就是教师提前和学生共同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现有的网络交流工具,比如视频会议、BBS讨论系统、QQ聊天工具等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并在网络上互相评价。

案例展示

我在讲“When is your birthday? ”这一课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网络环境中通过QQ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和喜欢的日子,进行相关语句的练习,并相互进行评价。

首先,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统一的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QQ相互询问并回答以下问题: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n July 19th.My birthday is on January 13th.Her/His birthday is on April 22nd.How many students were born in July?

Five students were born in July.

How many students were born on the 12th?

Three students were born on the 12th.

接下来,组长把课下收集好的小组生日册和简单的统计数字,比如同一个月生日的人数,同一日期生日的人数等通过QQ传给组员,让组员相互询问、评价。

下一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2008年的英文小日历,要求学生用英文标上各个月份的名称,并在日历上标出本组成员喜欢的日子,完成后指导学生通过QQ进行如下问答练习。Which day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September 6th.Alice likes December 25th,because it is Christmas Day.Li Ping likes March 14th,because it is his birthday.Zhang Hong likes October 1st,because it is National Day.I like January 26th,because it will be Spring Festival.

然后,我让组员根据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和评价标准相互打分。最后,学生再将练习结果和分数通过QQ传给我,由我进行总结。这个小策略以网络为媒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

3、学习笔记也评价

小策略

有的学生不愿做笔记,学习习惯较差,只在书上圈圈点点,这虽然不失为一种做笔记的方法,但不系统,不规范。对此,我采取的小策略是“学习笔记也评价”。

案例展示

以下列举笔记要记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课中记重点知识

本节包括的知识有哪些,其中重点内容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2课后记重点题型

通过习题课和自己的练习以及测评考试,一定能知道本节知识的考察要点和主要考察形式(题型)。这是有的放矢地掌握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依据。

3课后记解题方法和规律

通过习题分析和思考,一定会有很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这些是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手段。4课后记错误及错因分析

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即使是平时学习再扎实的学生也会出现因不理解或掌握不全面而造成的错误。这不是坏事,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分析错因,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迅速解决学习中留下的疑点和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评价概述

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交流讨论学习状况,互相交流笔记,做好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的笔记;教师定期抽查学习笔记,作出定性评价;小组长检查,修正内容及评价结果入档案。

实践反思

评价的激励作用,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归纳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 (马山)

4、特色作业

小策略

为了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老师总是要布置一些家庭作业,通常要求学生全部做完按时交。有的习题学生已会还要做一遍,浪费学生时间;有的习题学生不会就抄袭其他同学的,甚至不交,作

业没有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 我采取的小策略是“特色作业”。“特色作业”,就是教师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如开放式作业、选择式作业、个性化作业,使作业具有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培养、创新与智能的开发等功能,从而使作业更具吸引力。

案例展示

有一次,我在课上留了几道家庭作业,第二天发现有几个学生没交,课间时间,我找到这几个学生,问:“你们几位同学请说说为什么没交作业呀?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不会,又不想抄别人的,所以就??”最后一个学生说:“我会了,懒得做。”我听了心里一动,意识到自己在作业的布置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然后,我平静地说:“刚才听了你们的理由,我可以接受,你们先回去吧。”经过仔细思考,我想在布置作业时,突破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形式,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在课上,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学生听,学生们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赞同。通过一学期“特色作业”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实践反思

新课程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因此,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体现这一宗旨。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基础不同、能力不一、兴趣各异的活生生的个体,所以,作业设计要体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使学生有选择的空间,能根据自身的水平与爱好选出适合自己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李维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