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新疆阿克蘇庫車克孜爾尕哈石窟【圖文】

 還舊樓主. 2017-01-03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十四公里的山沟中,与克孜尔尕哈烽隧毗邻,距离县城12公里,周围一片灰白的风蚀雅丹地貌,鲜有植被(周边仅有守护者种植的两棵榆树),远离人烟,至今未通水、电。
 
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石窟(北朝至唐.国五)

    克孜尔尕哈石窟是古代龟兹国石窟,和克孜尔石窟(即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阿艾石窟同为龟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附近有克孜尔尕哈烽隧。烽燧为汉代所建,为新疆境内保持最好的古代烽燧。烽燧高约16米,上下齐宽,在顶部有部分木头裸露于外面,从构造上看有树枝,木楔和夹杂的沙土。两千年前的东西,到今天依然可以看见当时仅靠双手劳作的人们的手艺是如此地精湛。 
 
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石窟(北朝至唐.国五)

    克孜尔尕哈石窟现存54个洞窟,46个编号洞,分布在东西宽170米、南北长300米内的崖壁上,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处佛教文化遗址。
 
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石窟(北朝至唐.国五)

    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开凿在东西宽170米,南北长300米范围内的崖壁上。分为东西两大组群,现存洞窟54个,编号洞窟46个,其中较完整的洞窟39个,有壁画的洞窟13个。石窟建筑形式多样,按功能分有支提窟、僧房窟、讲经堂、禅窟等;按窟顶形状分有、平顶、券顶、穹庐顶、套斗顶、覆斗顶等。现存较完整的39个窟可划分为5组,每组都具有礼拜、讲经、禅修和居住等各种功能。石窟壁画均是典型的龟兹风格,有佛本生故事40余种,因缘故事20余种,还有佛传故事画及龟兹文题记。全盛期的石窟壁画展示了"曲铁盘丝"画法,色彩鲜明华丽,人物姿态自然,服饰华美多样。其中以第30窟的八身飞天最为著名。
 
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石窟(北朝至唐.国五)

    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古代龟兹国都城最近的一处石窟寺,属于国家寺院,是龟兹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其中的讲经窟在龟兹石窟中别具一格,其浓郁的龟兹画风及珍稀的龟兹文题记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