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射、内摄和投射性认同(1)

 小蓝2266 2017-01-03


 

作者 南希 鲁小华 郑诚等译

 

我将投射和内摄这两个原始性防御过程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二者都呈现出区分内心主观和外界客观之间的模糊不清。如前文所述,发育正常的婴儿在能够辨别体验来自内部还是外界之前,曾有过“我”与“世界”等同的心理感受,生了疝气的婴儿很可能只体验到“我痛”而非“我肚子很痛!”他们尚不能区分来自体内的疼痛(疝气)和外界刺激(尿布裹的太紧),导致不适的不同。这种难以鉴别的状况会逐渐衍生出婴儿的防御功能。我们称之为投射和内摄。二者同时运行时便合为一种防御方式——投射性认同。有些学者对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加以区别,但他的运作方式,其实大同小异。

 

投射发生时,内部心理过程被个体误认为来自外部。良性的、成熟的投射都可构成共情的基础。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完全了解他人时,我们都倾向通过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人们的直觉(即非语言同步性跳跃)、与他人心灵相通时的高峰体验,都包含将自我投射至他人的过程,这种投射也会引起双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陷入爱河的人都十分善于用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方式洞察伴侣的内心。

 

投射的负面效应是导致可怕的误解和人际冲突。若投射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或被投射的内容是自我的消极和不能接受的部分,那么人际适应困难便会接踵而至。被投射对象会因为被误解而恼怒不已,感受到批判、嫉妒或虐待(这些态度,多半是由于与投射者的自我相左,因此归咎于被投射者。)个体如果惯用投射来应对环境,并惯于失口否认并抵赖,那么多半具有偏执性人格。


我必须强调,偏执和多疑(多疑是以现实、非投射性体验为基础,或出于创伤后的戒备心理)并无半点内在关联、偏执观念与事实是否相符也毫无关系。偏执的想法即使反映了事实也人是一种投射。当然,偏执观念与事实不符就更容易识别。但不排除有时偏执观念中也包含有对他人动机误解的非防御因素。公众对偏执一词常有吴用,常将它与恐惧或凭空怀疑混为一谈,尽管人们投射的内容多半为不能接受的负性内容,这些负性内容常能引起恐惧和疑心反应,但对偏执的这种用法仍失偏颇。

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它的好处在于,通过内摄可对重要他人形成原始性认同。幼儿会惟妙惟肖地仿效生活中重要客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许多学者对这一微妙而神秘的过程用镜像神经元和其他大脑机制进行解释。远在婴儿能够有意识的模仿双亲之前,他们似乎已经用某种原始的方式“融合”了父母。


内摄在使用不当时,会向投射一样产生高度的破坏性。病理性内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与攻击者认同”。这一病理性防御因其原始性而显示出不合适宜性。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自然观察还是实验研究,在恐惧和受虐的情景下,人们会通过努力接纳施虐者的特性,来控制自己的恐惧和痛苦。“我不是无助的受害者,我才是施暴的强者”这种潜意式的愿望是形成这种防御机制的基础。这种病理性内摄可见于多种疾病状态,但是在施虐、暴虐及冲动控制障碍者中更为常见。


内射与某些抑郁心理存在关联。当我们与人深度依恋时,便会产生内摄,在内心将依恋对象的表征融入自我身份(“我是Tom的儿子,Mary的丈夫,Sue的父亲,Dan的朋友等)。如果我们因为死亡、分离或拒绝而丧失心中依恋对象,那么生活会变得黯然无光,自我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生活仿佛毫无意义。当然我们可以故作坚强,反复质问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才会让亲爱的人离我而去,这种自我谴责和自我拷问能使我们心中的依恋对象显得栩栩如生。如果缺乏哀伤过程,潜意识的自责会始终萦绕心头。弗洛伊德精辟地将哀伤看作是个体用一段时间来接受丧失的过程,是与“匍匐在自我身上的客体的灵魂逐渐分离”。如果一个人在丧失所爱对象之后,不能随时间的流逝逐渐与其内摄映像成功分离,又因为悲痛而无法自拔,那么将持续感觉到被贬低、无价值、遭遗弃和被剥削。


与之相似,成长于与功能不良家庭的儿童,更容易产生自责心理(自己若能改变,情况就有改善),而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己必须依赖的养育者是那么的冷漠且暴虐。Fairbairn被人称这一过程为“道德防御”,提示我们“宁可沦为上帝的奴隶,也不屈从魔鬼的统治”。如果我们经常用内摄来减轻焦虑和维持脆弱的自我,用这样的方式与早期客体保持心理连接,那么形成抑郁特质也便不足为奇了。




扫描关注本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