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舟子读诗 | 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作品展播(一)

 sycbox 2017-01-03

舟子读诗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

              作品展播

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活动,是一次洗涤灵魂的旅途。聆听,寻觅,与80年前用血肉之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先辈们对话,破解支撑他们前行的心灵密码,为了信念永存。作家们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一路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动与震撼。"舟子读诗"将推出由宁夏朗诵艺术学会朋友们录制的"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作品展播",欢迎朋友们关注!本次推出彭学明组诗巜鲜花与思念》。


鲜花与思念(组诗)

作者:彭学明

朗诵:舟子  丁香  墨轩  九歌


就那么一小块薄薄的绿茵

居然深埋的是中国革命最早的种子和根

就那么十来栋泥巴墙的木屋

居然挺立的是中国革命最初的大厦背影和模型

肃穆的烈士纪念碑

是一颗子弹站起来的形象

不死的战士

述说着前仆后继

百折不挠

英勇牺牲

十几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机关

是中国革命最初的血管

输送信念

输送理想

输送真理

输送全人类的梦想、希望

与平等

瑞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为雄强的起搏器

起搏新中国最初最早的心


曾经的沙洲坝是干旱的

干旱的沙洲坝是火烧的云

曾经的沙洲坝是焦渴的

焦渴的沙洲坝是干裂的唇

曾经的沙洲坝是迷信的

迷信的沙洲坝认定是旱龙王附体

不敢动旱龙王的麟

能喝塘里的臭水

就是沙洲坝的命

一个不认命的人来到了沙洲坝

一个不认命的人动了旱龙王的麟

一个不认命的人

挖了这口不认命的井

挖井的人就是毛泽东

挖井人的名字叫红军

一口井的甘冽

养活了前世今生的沙洲坝

一滴水的清甜

滋润了前世今生的鱼水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不忘毛主席”

世界上最著名的水井边

立起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碑文


十七棵青松

十七棵青松有十七个乳名

十七棵青松是十七个亲人

十七棵青松都是华屋的孩子

十七棵青松都是华家的根

十七个十几岁的孩子

十几个还没长大的青春

临行相约

栽下松树

前线杀敌

参加红军

每人一棵

吻别亲人

十七棵青松长高了 长大了

十七个孩子却牺牲了 不见了

再也回不来了

华屋的父老

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声音

见不到亲人的身影

十七棵青松

是十七个孩子的十七枚忠骨

十七个替身

根与根相连

身与身相偎

手与手相握

心与心相映

看母亲在小河边洗衣

听父亲在山坡上躬耕

多想喊一声爹呀我的父亲

为父亲点一杆草烟

摆摆儿子杀敌的龙门阵

多想喊一声娘呀我的母亲

为母亲盛一碗米饭

拂拂母亲额上的汗水与皱纹

当爹的听见了

每天晚上都会上山与孩子坐坐

用沉默的烟头

为孩子点一盏回家的灯

当娘的也听见了

每个白天都会上山抱紧孩子的身躯

贴着孩子的脸颊

泪流满襟

听见了吗?孩子

共和国所有的亲人都在喊你们回家

共和国所有的军队还在为你们点名

每一片月华和山风

都听得见你们回家的脚步声


作者:彭学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