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 溪山雪霽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图的右上角,有蓝瑛题字:「天启叁年(1623)秋八月,倣王右丞(即王维)画法,蓝瑛。」透露这张画是他叁十九岁时,採用唐代王维的风格来创作的一件仿古作品。画面左上方的溪山被白雪覆盖,枝桠彷彿披上白衣,展现万千姿态。山巅和脉岭及岩石缝隙,则佈满了银白色晶莹闪烁的苔点。蓝瑛在画中运用石青、赭石、白粉不同的颜料,让丰富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表现雪后放晴山景瑰丽的景象。画中央有一条小河延伸到右下方溪岸。一位穿着红衣的文人坐在船上,望着这一片美景陶醉其中。这幅〈溪山雪霁轴〉景色清新绚丽,充满诗意画意,不禁让人想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这幅画描绘文人幽静的山居生活。画幅中央一排房舍隐蔽在崇山峻岭之间,楼阁下方有瀑水迂迴曲折流出。两、叁位文人坐在屋内清谈或是读书休憩,充满淡泊閒适的心情。这幅画的构图相当别出心裁,由石壁、长松及屋舍所构成的实景,和瀑布与河流的虚景形成一个交错的S形,让画面充满流动性和深远的空间感。这幅画的灵感来源是元代画家赵雍。画山石的时候,先用「披麻皴」来描绘质理,然后上面再轻轻罩染一层石青、石绿的颜料。山峰上的苔点和攀附松身的女萝,也是用冷色调的石青敷填,显得十分醒目。蓝瑛灵活地运用元代绘画的模式,将它转化成新的绘画语汇,再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白云红树图 本幅左上自识:“白云红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於听鹤轩。西湖外民蓝瑛。”钤“蓝瑛之印”。顺治戊戌为1658年,时蓝瑛74岁。此幅用没骨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自识“张僧繇没骨法”,实为画家自己独创的画风,此幅为蓝瑛青绿重彩画的代表作。 蓝瑛 苏堤春晓图 蓝瑛 溪山曳杖图 天津艺术馆藏 蓝瑛 江皋话古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蓝瑛 山水图 (日) 私人藏 蓝瑛 云壑藏渔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蓝瑛 泉壑秋晴图 蓝瑛 江皋飞雪图 天津艺术博物馆 ![]() 蓝瑛 拒霜秋鸟图 上海博物馆藏 ![]() 蓝瑛 秋山渔隐图 天津博物馆藏 ![]() 蓝瑛 仿梅道人山水图1 (美)私人藏 ![]() 蓝瑛 秋山寒林图 ![]() 蓝瑛 仿梅花道人山水图2 (日)私人藏 ![]() 蓝瑛 秋色梧桐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 蓝瑛 仿张僧繇山水图 无锡市博物馆藏 ![]() 蓝瑛 青绿山水图 旅顺博物馆藏 ![]() 蓝瑛 桃花渔隐图轴 故宫博物馆藏 ![]() 蓝瑛 渔父图 ![]() 蓝瑛 仿李唐山水图页 黄君璧旧藏 ![]() 蓝瑛 秋山行旅图 ![]() 蓝瑛 雪山行旅图 ![]()
|
|
来自: 书画雅苑 > 《蓝 瑛(明1585-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