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领巾工作室 2017-01-03
? 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万玉霞

时下,“核心素养”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词。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体现?

核心素养的意涵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个引人关注的词: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习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还是学生智力建构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过程。现代课堂必须关注“核心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实。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时代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从知识基础到能力基础再到道德基础,它的外延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是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举措,结合方式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进行。

在我国,“核心素养”有一条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的路径。具体来说,国家层面,表现为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对教育实践起导航、引领作用;教育实践层面,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的学科素养中,体现学科本质观和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不同学科融合的共同教育价值,体现打破知识壁垒的学科软化边界性;课程层面,建设以学会终身学习为目标、全面发展为愿景、多元发展为导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理论的课程体系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位于汉口北端的“常青教育实验区”,是全国改革示范学校、省市素质教育特色先进学校,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15年来,学校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一直坚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蓬勃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启发下,学校重新确立了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我们始终坚持,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校课程设置的灵魂,统整着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

我们将三级课程的叠加模式重构为统合高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主两翼”新生态生命发展课程体系。“一主”就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学校的必修基础性课程;“两翼”就是常青树校本课程和国际教育课程,是选修拓展型课程、特色课程。

“一主为导”,即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作为主体的基础课程,通过课堂“自能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自能学习力的培养。“自能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三环节”(课前、课中、课后)、“三板块”(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五步骤”(疑、议、解、评、拓)。国家课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重点抓学生的“五自三能”素质(即自由、自主、自信、自为、自省;潜能开发、能量释放、能力提升),并以此为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两翼并举”,一翼是常青树校本课程,主要为发展学生各项兴趣特长的课程,通过大课程和微课程促进学生进行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旨在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校本课程共分为九大体系:学科联通类、思维拓展类、人文素养类、心理健康类、体育游戏类、综合艺术类、科学创客类、生活体验类、社会实践类。

另一翼是国际教育特色课程,旨在整合国际和国内教育优势资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和质量。国际课程包括《SPARKS国际英语课》《英语读写能力课》《英语口语交际课》《英语游艺活动课》《英语影视视听课》《IGCSE科学》《IGCSE口语》《IGCSE英语语法》等。

新生态生命发展课程的实验路径

学科整合。学科体系是学校育人体系的核心,学科体系是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与建构,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实施“学科打通,重心下移”策略,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相近学科和同科异段的教材资源,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确保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有效提升质量。学科整合重点关注学科内上下联通与前后联系的整合,学科内整合与跨学科整合,课堂内整合与课堂内外整合。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研究和把握学科上下贯通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在于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于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切实增强教学的整体性。

学段融合。我们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学制优势,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优、淘汰机制,对小学和初中进行统筹安排,特别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不必耗费许多时间搞升学竞争的各类专项训练,而是采用小学学段“五点五”学年、中学学段“三点五”学年的学科与校本教材过渡衔接策略。学段融合让课堂逐渐从“骨感”变得“丰满”,不仅仅是显性知识点的衔接和融合,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借鉴和互补。

学时组合。探索长短课时和班界学时的时空重组,提高学习效率。统筹增补微课、长课(晨读、午写、夕练)。增设上午10-15分钟微课时间,以诵读类课程为主;中午10-15分钟微课时间,以技能提升型课程,如习字、运算、单词、理化周练等为主。整合周一、周二、周四下午40-50分钟为“自主时空”,用于学生自主作业、教师面对面辅导,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周三下午则是学校传统的“无作业日”时间,给予学生参与综合社团、校本课程的个性发展时空。

学科连堂设置,打破班界,合班学习。将部分学科进行连堂排课表,如美术、音乐、书法、劳技、信息技术、实验等实践性学科,安排连堂教学,设置科任教师和助理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我们还专门为此进行了教室的改装,打通相邻两间教室,中间用梭门阻隔,便于合班上课。

学生“分”“合”。探索分层走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学校走班制呈现了一种开放、自主、动态的学习方式,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可以更多地、更大范围接触到不同的学习伙伴。这样的开放、民主学习氛围会让孩子感受轻松、自主。

学校走班主要有三种模式:分类课程小走班。我们将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整合,形成“基础+拓展”分类课程。分层课程中走班。我们在初中数学、英语和物理这三门课程中推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情将相邻的三个教学班,按照“兴趣激励”“巩固拔高”“综合提升”三层学力标准,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团队。校本课程大走班。每周三下午,学校的“校本超市”全面开放,让全年级每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走班学习充分尊重学生长远发展的诉求,以培养学生选择意识、选择能力为宗旨,让学生主动作出适宜的选择,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