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老桂林,那些渐渐消失的桂林糕点!

 傻猪猪的窝 2017-01-03

越长大,身边的美食变化也越大,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这种感觉?好多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前的美食,我们想吃但却不知道去哪里吃。而且,现在运用高科技和各种机器加工生产的食物越来越多,传统手工制作的美食受到冲击也越来越大,以致于越来越难见到,比如下面这些桂林老式的小吃糕点,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消失不见...


马打滚


半个多世纪前,伏波山脚的穷人里有一位姓马的小贩。他每天头顶竹簸箕,里面装着“马打滚”在街上吆喝着兜售。因为做出来的团子要放入黄豆粉上来回滚来滚去,所以叫马打滚。

马打滚皮薄,只有二厘米厚,中间是空心的,吃起来韧中带软,并且甜中带有桂花芳香,非常可口。马打滚这种食品,也许只是老桂林的记忆了,我已经不知道哪里有卖,如果你发现哪里有卖,一定要留言给我哦!


碗糕

小时候去上学的路上,学校附近的路口,各种早摊点集聚,少不了有碗糕、发糕一类的食品,都是我们儿时的所爱,来不及吃米粉的时候就买一个边啃边跑进教室,那种黄糖的纯正香味,白糖的清澈甘甜,到现在都忘不了。


发糕

发糕也是小推车早点摊的必备项目,比碗糕要湿一些,吃起来黏黏的很软和,还有点淡淡的发酵酸味,超级好吃!

发糕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最长吃的有白糖和黄糖两种,黄发糕看起来有点像马拉糕。除此之外,还有南瓜、玉米和红枣等多种口味。


马拉糕

虽然长得跟发糕很像,但它们其实是不同的。马拉糕是由面粉、鸡蛋、猪油、牛油混合发酵三日,最后放在蒸笼蒸制而成,呈金黄色,新鲜吃时非常蓬松、柔软。我记得小时候吃的马拉糕超级松软~


水糕

和碗糕一样也是用碗蒸的,香甜软糯~有白糖、黄糖、玉米等多种口味。


马蹄糕

马蹄糕香香软软的超好吃,但是现在想在桂林吃到马蹄糕,只能偶遇了。


砵仔糕

砵仔糕的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把材料放在一个个小瓷碗里蒸熟,要吃的时候要倒出来,用竹签穿起来吃。

老式钵仔糕在以前比较多,现在多见的是水晶钵仔糕。水晶砵仔糕晶莹剔透、爽滑可口、弹齿、不沾牙,口味很多,像神马红豆、草莓、葡萄干、玉米、菠萝……应有尽有~


糊辣

糊辣全国都有,北方的糊辣是面食,但桂林的糊辣是用粳米浆做的,米浆调匀煮熟后,放盐、腐竹(泡软切成丝)、木耳、葱花,最后放味精。

这样的口味很多年轻人或许没有尝过,并且吃糊辣的人是越来越少,做糊辣的铺子也是凤毛麟角。若干年后,不知道还吃不吃得到,即便吃得到,恐怕也不再是那个味道。


叮叮糖

小时候在街头巷尾经常能撞见卖叮叮糖的爷爷,一大块然后用小锤子“叮叮当当”敲成小块。一块一块很硬,不要嚼着吃,里边有一个一个的小洞洞,吸气来还会漏风,超有趣,也很便宜,几块钱就能吃到不少。虽然叮叮糖便宜,但制作工艺可不简单,基本靠手工,现在也是很少能看到了。


云片糕

小时候最喜欢吃云片糕了,色泽雪白,糕质柔软有弹性,切片薄而匀,来回卷曲而不断,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看上去雪白,拿在手里柔软但有粘性,可以一片片撕开不断,闻着有桂花的清香,吃到嘴里细腻香甜。


艾叶粑粑

虽然其貌不扬,但口感很好,软软糯糯的,一股淡淡的艾草香,不仅好吃对身体也很好。有很多种馅料,芝麻、绿豆、花生、椰丝等都可以。用蕉叶或者荷叶裹来蒸,两口就能干掉一个。


冬瓜糖

冬瓜糖从前可是过年零食的必备品,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少见卖。。吃起来甜腻,笋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甜腻让口味越来越刁的人逐渐不爱。而且冬瓜糖制作工艺很繁杂,周期长。


油炸番薯片

将番薯切成片,裹一层面粉糊然后放到热油里炸,里边的番薯熟了就可以吃了,外脆里软,好吃!而如果想吃别的口味的,可以以此方法炸芋头哦。餐厅里基本没得卖,偶尔街头会看到,但是现在也越来越少见了。


小麻通

不记得这个的学名是什么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叫法。吃起来脆脆的,外面裹一层糖粉,超级好吃!反正以前每到过年,走亲戚时,就会提着一袋子上门拜年。不过现在过年大礼包花样变多了,这种小麻通已经好多年没吃到过了。


麻通

以前桂林过年必备的年货之一!很多人家都是自己做,有的做成长筒有的做成圆形,外面裹一层焦糖芝麻,超级酥脆超好吃!除了自己吃以外也用来招待来拜年的亲友,不过现在很多都是从外面买的了,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


开口枣

也叫开口笑,以前也是过年必备年货之一。大小两种。大的有成年人拳头大小,小的只有桂圆那么大,外面粘芝麻,香甜酥脆,很好吃,很多糕饼店都还有卖。


米花糖

米花糖应该是很多人小时候的记忆,又香又脆,学校门口都有卖的,一毛钱两毛钱一块,用糖浆粘起来的米花黏黏的,经常吃的满脸都是~


松花糖

松花糖跟米花糖一样都是用糖浆粘起来,冷却以后切成块,吃起来超级超级香脆~


蛋卷

说到蛋卷,总是有些感慨。总是记得10岁生日那年,奶奶花大价钱,给我买了一袋蛋卷。如今,这种老式的蛋卷已无处可寻觅。


猫耳朵

薄脆薄脆的,至今都很爱吃!


红薯片

这种红薯片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糕点,但是它也同样附着着我们小时候重要的标记。


鸡蛋糕

小时候经常吃的不是奶油蛋糕,而是这种老式的鸡蛋糕,现在一些卖糕点的老店还能买得到,口感扎实,饱腹,我觉得比现在这些花哨的蛋糕朴实太多~


桃酥

以前的桃酥饼才叫真的桃酥饼,现在的真的好油腻。


荔浦芋米饼

荔浦芋米饼大约已有400年的制作历史,以荔浦芋头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优质大米、花生、芝麻、蔗糖等,吃起来香甜酥脆。小时候真的很不喜欢吃,因为一口咬下去真的非常非常地硬,但是渐渐长大了,才明白这些老物件的好,冬天烤火的时候拿一块放火边烘着,一边烤火一边吃,慢慢嚼一口,芋头香、糯米香、芝麻香,各种香味在嘴里慢慢散发出来,越吃越好吃,根本停不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