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腧穴太溪穴

 传奇ztzsm9zti8 2017-01-03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是本经原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在古籍中的应用:《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针灸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金宗医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大溪名意与太溪同。又名,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

肾经俞穴(原穴)。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肾经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太溪穴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主治分析:诊生死:久病重病后,欲知藏气生命力强弱,必诊此穴脉,称为太溪脉,应手脉软弱无力,肉陷无弹力,大限不远,难治难救。.治呃逆:本病为胃气逆,如果是虚证,久病重病的呃逆,按太溪穴降其上逆之气。治眩晕:因耳源性,内耳迷路不平衡,及肾精虚所致者,灸本穴。治牙痛:牙为骨,肾主骨,远端疗法,按对侧。左牙痛按右太溪,或用灸法。治咳嗽:配合合谷穴,尤其适合咳嗽就渗尿的症状。治忧郁症:配合三阴交穴,可以调理内分泌失调情况,此外对于默默不说话,整天昏沈嗜睡者有帮助。治飞蚊症: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本穴补肾水可促进眼部循环。治咽喉痛:肾为水脏水府,本穴可清热、止痛。治不孕症:本穴为肾经原穴,经气血在此留住,可强肾利生殖。治性泠感:本穴有调整内脏稳定神经作用。治膝内侧痛:膝内侧为肾经所经过,本位可调虚实,通经活络。治肾虚腰痛:适合时常隐隐约约的腰痛,无受外伤的举重或运动后遗症。治遗精阳痿:本穴可补因肾精亏损的遗精虚证,也可泻因相火过盛引发的阳痿。治更年期性交痛:更年期阴道干涩行房痛,本穴有补肾水滋阴作用。治前列腺发炎或肥大:此病疗程长,多有肾虚现象,本穴可补肾水肾精。治小儿惊痫麻痹的特效穴:小儿病多有先天肾气不足之象,本穴可调补肾气。

配大陵、神门、太冲、志室主治失眠; 配尺泽、鱼际、孔最主治咯血; 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龈炎、踝关节扭伤等。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太溪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

操作方法:直刺0.5~1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