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春秋”时代有网络

 nizijun 2017-01-04
假如“春秋”时代有网络

        张永恒(媒体评论员)
  不用担心网络流行热词会玷污汉语言的纯洁性,相信语言的自净功能,把一切交给时间。  

    “2016我一个吃瓜群众,年初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用尽洪荒之力,也不能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尽管有时葛优躺,有时辣眼睛,有时还蓝瘦香菇,但我相信,有老司机,有这么多厉害了我的哥,什么葛优躺、辣眼睛,什么蓝瘦香菇一切全是套路。”岁尾年初,微信朋友圈随处可见类似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词语。

  多家权威部门主办的“汉语盘点2016”评选结果揭晓,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等日前悉数出炉。

  结果一出来,引起争议是必然的。正如微信朋友圈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词语。有人点赞,有人不喜欢。作家王蒙就表示,特别反感“小鲜肉”“颜值”等网络词语。也有学者担心,一些低俗网络语言大肆泛滥,必然会对汉语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我认为,不喜欢网络热词很正常,担心网络低俗词拉低汉语言的“颜值”也是有道理的。我就非常反感“逼格”这样的网文标题,让人浑身不爽。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网络流行语对丰富汉语言文字的价值,尤其是对于传播的价值。比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随着对中国游泳女运动员傅园慧的一次采访,“洪荒之力”红遍网络,也使奥运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蓝瘦香菇”一词的流行,不仅使我们得以窥见90后网民的生活状态,还蕴含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

  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全世界的华人无论身在何方,都对汉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就是方块文字的魅力。汉语言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在于它的吐故纳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创造、丰富着我们的语言。不仅如此,我们还对世界上一切优秀的语言实行“拿来主义”,尤其近代以来,外来语言不断补充者我们的词汇。

  我还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过滤器”。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有过多少“流行语”?然而,能够流传到今天又有多少?大量不合时宜的、粗鄙的、粗俗的词,恐怕都已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所以,不用担心网络流行热词会玷污汉语言的纯洁性,相信语言的自净功能,把一切交给时间。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300多篇诗歌,《诗经》的核心内容《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孔夫子不嫌弃其中的市井俚语,称为“无邪”。假如“春秋”时代有网络,这些民歌该成为流行的网络热词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