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抗金名将的后人;他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将军;他是一心精忠报国的少年。他就是岳飞的长子岳云。 岳云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由于金兵的侵扰,他跟着祖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时世的造化下,他从小就目睹了金兵给宋朝百姓带来的苦难。岳云耳目濡染金兵的恶行,便从小就立志精忠报国,要把金兵赶出中原。他的志向与岳飞一样,有其父必有其子。 家教严厉 岳云从小就研读兵法,学习武术。当他12岁的时候,就开始从军。由于父亲岳飞严厉,他只能在军中当一名士卒。岳云没有因为职位低微,而放弃理想,反而更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他朝朝暮暮,锲而不舍地勤学苦练,终成文韬武略之才。 有一次在军队集训中,岳云稍不注意马失前蹄,人仰马翻。父帅岳飞看见了,勃然大怒,竟下令要把岳云斩首。这可不得了,众将军赶忙下跪为岳云求情。虽说虎毒不食子,但岳飞还是把岳云打了一百军棍。在这么苛刻的家教下,岳云练出了一身铜皮铁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锋芒毕露 当岳云十六时,他就跟着父帅远征,收复失地。每场战斗,岳飞一马当先,勇不可当。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他的金锤下,亡魂不计其数。由于战迹卓著,岳云被岳飞命为岳家军精锐部队的高级将领。虽然战功赫赫,但岳飞却不给儿子申报功名。这事被张俊知道后,他责备岳飞,但岳飞却说,我的儿子,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没有获得什么军功。岳云对于父亲抹掉自己的功名,他毫无怨言,一心只为精忠报国。淡薄名利,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再度南下,岳家军只有三万,金军优势不言而喻。少将岳云率领着岳家军的先锋部队,在金军阵中来回撕杀,却无人能挡。在岳云部队的不断冲击下,金兵军心散漫,士气低迷。岳云看好时机,指挥军队主力从城中杀出,一举大败金军。就连金兀术这么骄傲的元帅都感叹:“岳少保以五百骑大败我军,岳家军难以撼动啊。” 含冤身亡 金兀术入侵南宋,连连吃败仗,金朝国力已经西风日下。虽然南宋的国力日益强盛,但宋高宗不喜反忧。他担心岳家军会从金朝中营救出靖康之难中被俘虏的两位皇帝,这样直接对自己的帝位造成威胁。宋高宗赵构便与奸臣秦桧做出一件流传千古的大冤案。赵构由于害怕帝位不保,便与金议和。岳飞由于是主战派,力拒和议,便引发了与秦桧的冲突。岳家父子双双入狱。最后岳飞被害于风波亭,而岳云则被斩首。他年仅23岁,狱卒把他葬于杭州栖霞岭。 抗金名将韩世忠斥责秦桧:“岳飞抗金战功卓著,有什么罪呢?”秦桧含糊其辞:“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怒吼:“‘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 岳家父子一心精忠报国,没有战死沙场,却在一个昏君和一个奸臣的政治中双双殒命。这就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