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三支最精锐的部队 都有什么特点

 冬竹456 2017-01-04

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有三大军:

关宁铁骑——孙承宗,袁崇焕;

秦兵——孙传庭;天雄军——卢象升

明末,在练兵的问题上,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袁崇焕将这些客兵归纳为“南(江南〕兵脆弱”。说到最后,还是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且多善骑马的辽人最适于守辽土。因此,孙承宗与袁崇焕在归附的十余万辽民(流民,一般与后金有深仇大恨)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有所回升,开始敢于与后金军骑兵作战的机会,袁崇焕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作“关宁铁骑”
明末三支最精锐的部队 都有什么特点

关宁军

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关宁铁骑。“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

宁骑兵是明朝统治者学习先进军事产业的一次尝试。但是由于缺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实践的具体条件----明朝没有养马的场地和人员。所以这支骑兵虽然在初期给人以一种惊讶的感觉,但是后劲匮乏。终究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学习。

关宁铁骑之所以强悍,因为机动;天雄军善战,因为团结;而秦兵的战斗力,因为个性。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陕西榆林。

这支彪悍的军队,曾经让不知情的兵家吃尽了苦头。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闯王高迎祥,他甚至因为无知还在子午谷中丢了性命。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7月,闯王高迎祥率领全部主力进入子午谷,企图偷渡这里,然后奇袭西安占领陕西。但他首先忽略了子午谷的天气与险峻的道路:由于道路狭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几万大军走了好几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马乏,物资损失严重。当他艰苦行军终于到达子午谷黑水峪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有两万秦军埋伏在此。

秦军之所以在子午谷的黑水峪耐心等待,是因为统帅孙传庭知道,艰苦跋涉完子午谷之后,出现在他面前的高迎祥和他的部队都是十分脆弱的。两军相遇,随即开战,高迎祥率军发动多次突击,但由于子午谷的秦军太猛,而且士兵中多有熟悉地形地貌的当地人,高迎祥的进攻完全没用——秦军男女老幼齐上阵,喊一嗓子就能动员一群亲戚,即使防线每次被冲垮,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聚拢……最终,双方激战四天,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被俘,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秦兵也因此声威远播。明末三支最精锐的部队 都有什么特点

关宁铁军

第三位是以团结著称的天雄军 亲友团 进则同进 退则同退

卢象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宜兴(今江苏)人。卢象昇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汉族,明常州宜兴人,天启进士。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死后追赠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明末三支最精锐的部队 都有什么特点

秦军

而这只部队就是由他组建

由于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所以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不脱层皮没法跑。但是如果只要有一个人逃跑,就会有很多人逃跑,导致战斗溃败。

用强弩的天雄军,杀死重甲骑兵千余人(高迎祥军)。在确山再次击败高迎祥军。

高迎祥攻击南京,攻击失利,转战滁州,天雄军将其击溃,追出五十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