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给俗语乱编出典

 道2和 2017-01-04

——读潘启雯《“乱七八糟”的来历》

 

2006年第4期《教师博览》,转载了《知识窗》的一篇考证俗语出典的文章:《“乱七八糟”的来历》(第35页)。作者潘启雯一上来就说:

 

人们对那些杂乱无章、难理头绪的事情,往往用“乱七八糟”这句俗语来形容。说起这句俗语,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作者在这里把“乱七八糟”称为“俗语”。既然是“俗语”,那就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通俗的语言形式,跟古代史籍中的典故一般不会有什么关系。可是作者却把这个俗语拆成两半,分别从古书上找到它们的出典,作了详细的介绍:

 

其一是“乱七”。作者认为指西汉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后来被周亚夫率军平定。作者说:“这就是‘七乱’的来历。”其二是“八糟”。作者认为指西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他说:“‘八王之乱’比‘七国之乱’时间长,规模大,人民遭受的灾难也更为深重,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统治力量,所以称之为‘八糟’。”

 

粗粗一看,作者的解释似乎有根有据,同俗语的字面吻合无间,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又漏洞不少:

 

(一)西汉的“七国之乱”,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它只是七个刘姓诸侯国联合发动的一次叛乱,而不是七次叛乱,所以历史学家从来不把它简称为“七乱”。至于再进一步把“七乱”颠倒成“乱七”,那简直在开历史的玩笑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事见《晋书》汝南王亮、赵王伦、东海王越等传。其动乱的时间的确比较长,规模也比较大,但也绝不能因此就改“乱”成“糟”。把“八王之乱”说成“八糟”,纯属想当然的瞎编。作者为了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两个历史事件硬往“乱七八糟”里塞,竟然连词义学的基本常识都不顾了!

 

(二)经查证,“乱七八糟”的最早用例见于清代中叶的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在此以前似乎还没见有人使用过。如果它真的是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这两个著名历史事件组合而成,怎么会直到1500多年以后(自西晋时算起)的清代才开始使用呢?

 

(三)作为一个常用的俗语,在清代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散文作品中,“乱七八糟”还有几种意义相同而用字略异的表现形式。

 

例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只见湖两边的人家,都是乌里八糟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糊涂始》:“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遭。”

郭小川《新路歌》:“一切乌七八糟的东西,通通丢进垃圾堆。”

柳青《创业史》一部一八章:“下河沿这个选区,不知会变成什么污七八糟的地方。”

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村里那些烂七八糟的人,就短不了往小店里跑。”

 

以上五例中的“乌里八糟”“乱七八遭”“乌七八糟”“污七八糟”“烂七八糟”,其意义都与“乱七八糟”相同,但用字却有了多种不同的变化。在失去了“乱”字(甚至“糟”字)以后,这个俗语还怎么能跟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牵扯在一起呢?


在汉语发展史上,确实有不少成语(包括部分俗语)蕴涵着生动而有趣的典故,把它们揭示出来,有助于人们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但是像“乱七八糟”这样的俗语,本身并不包含什么典故,硬要牵强附会地去胡编乱造,结果只能是误导读者,贻笑大方。


(原载《教师博览》2006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