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布麻纤维的改性及纺纱性能研究

 昵称7205790 2017-01-04
【摘要】:罗布麻属夹竹桃科,是一种多年生宿根野生草本植物。罗布麻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机械性能和医疗保健功能的天然绿色纤维,被冠以“野生纤维之王”的美誉。其织物除具有一般麻织物所具有的品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医疗保健及紫外线屏蔽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我国野生罗布麻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麻生长最盛、产量最多。 由于罗布麻本身的特点及脱胶工艺的不完善,罗布麻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存在纤维表面光滑且无天然转曲、纤维刚度大、长度差异大的缺陷,致使罗布麻纤维在开松和梳理过程中落纤率较高,罗布麻纱条干不匀率较明显、强力低,不仅直接影响织造工序,而且还造成其制品精细程度小,使用寿命短,这无疑阻碍了罗布麻纤维及其制品的推广利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罗布麻资源还未被开发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鉴于以上问题,本课题首先对罗布麻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接着从改善纤维性能着手,对罗布麻纤维进行冷离子体改性处理、柔软改性和等离子体柔软剂联合改性,以改善罗布麻纤维表面光滑、纤维刚性大的缺陷,提高其纺纱性能;最后,对改性后罗布麻纤维进行纺纱实验,通过改变参数,得出获得高品质纱线的纺纱工艺。通过实验和测试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罗布麻纤维表面光滑、无转曲,纤维的长度差异率较大,长度短于20mm的纤维所占比例较高。罗布麻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但其断裂伸长率比较低,属高强低伸型纤维,纤维刚度大。 (2)等离子体改性处理技术在未对罗布麻纤维强伸性、组成成分产生显著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等离子体的表面刻蚀作用,对纤维的表面摩擦性能影响显著,提高了纤维间的抱合力。柔软处理后,纤维的柔软性能有较大改善,纤维的初始模量降幅较大,伸长率明显提高。 (3)在一定程度上清梳工序中落麻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随着落麻的增加,环锭纱的断裂强度、摩擦次数呈不断提高的趋势,毛羽指数和细度不匀率逐渐降低。当落麻率高于40%时,纱线的各项性能指标变化趋于平缓。在对罗布麻纤维充分开松梳理的基础上,可通过控制落麻率,来调节成纱质量。 (4)在转杯纺实验中,转杯直径不同,成纱质量差异较大,转杯直径的选择是提高转杯纱质量的一个关键工艺参数。当转杯直径为32mm、转杯速度6500R/min、分梳辊转速8000R/min时所纺转杯纱的质量较高。(5)罗布麻纤维经等离子体、柔软改性及联合改性后,环锭纱与转杯纱的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等离子体处理对纱线的断裂强度、耐磨次数、细度不匀率的提高较明显。柔软改性和联合改性后,纱线的毛羽指数有明显改善。由此表明:在对纤维改性的基础上纺制高品质纯罗布麻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