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风险事故分析

 心爱如初 2017-01-04

环境风险事故分析

由于生物柴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主要的环境事故风险发生在原料、产品的装卸、运输等。成品柴油装卸、生产、储藏、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可能性极大,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着个落实,并对各种成品加强监督管理措施。

1)事故类型

甲醇精馏塔的运行压力较大、运行温度较高,其中甲醇精馏塔中的介质为甲醇,火灾危险类别为“甲”,存在着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性。其中甲醇罐的火灾危险类别最高,为“甲”类;其他储罐火灾危险类别均为“丙”类。因此,储存区甲醇储罐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最大。因此,本项目主要的危险物质为甲醇,《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2004 )规定其为“易燃液体”类物质,潜在的危害是甲醇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2004 )的定义;装置甲醇精馏塔甲醇由于设备故障,管口破裂或误操作等因素引起物料外泄;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与方法》中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化工装置典型事故风险概率在1×10-5/年左右。本次风险评价确定本项目风险事故概率为1×10-5/年。

4)事故的源项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考虑甲醇精馏塔、甲醇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冲击波对周围人员、财产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发生的伴生事故及污染。为了防止和减少连锁效应的发生,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必须严格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设计,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中的相关规定。

6)风险事故的危害特性

根据本项目的风险事故类型及特点,确定本项目的事故危害特征为火灾、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同时伴有燃烧烟气、泄漏物料污染大气环境以及消防废水、泄漏物料污染地表水环境。

7)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反应方案

a本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 采用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的工艺流程,从根本上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② 工艺装置和罐区的总图布置中合理考虑敏感区、气象条件、防火间距、应急救援通道等安全条件。

③ 生产区设备尽量采用露天化布置,必须布置在厂房内时按要求设置通风设施。

④ 设备设计严格执行压力容器设计规定,所有压力容器及压力系统均按规定设置安全阀、爆破膜等泄压安全措施,以防止超压引发的危险。

⑤ 对特殊的工作岗位和工段,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在各单元必要岗位均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各岗位均设有专门用于个人防护的防毒面具等用品和用具。

⑥ 工艺管线的设计、安装均考虑应力变化、管线的振动及蠕变、密封防泄漏等多种元素,并采取设置膨胀节及固定管架等安全措施。

⑦ 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 年修订版)要求进行总图及设备布置,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⑧ 严格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及电气设备材料的选型。

⑨ 按《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进行防静电接地设计,按规范进行避雷设计。

⑩ 采用先进的DCS 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操作条件,并在必要地方设置连锁控制系统、自动讯号系统和火焰检测器等,确保安全生产。

A、修建消防事故贮备水池:装置四周环状布置消防给水管道,并沿装置的四周在消防道路边设置消火栓、局部设置消防水炮;消防给水竖管。

消防站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 年修订版)要求。

B、事故状态下污染物进行水体的应急消减措施

本项目采用三级废水防控措施来应对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下的消防废水和物料的外泄。以上措施能够将可能进入地表水体的污染物送入废水处理站,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外泄的可能性。

8) 环境风险应急反应方案

Ⅰ应急计划区

主要危险源:原料区、生产装置区、储罐区、贮备区、相关设施等;

Ⅱ 应急组织结构

公司设置应急组织机构,经理为应急计划、协调第一人,应急人员必须为培训上岗熟练工;区域应急组织结构由当地政府、相关行业专家、卫生安全相关单位组成,并由当地政府进行统一调度。

Ⅲ 预案分级

响应条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及适合相应情况的处理措施。

Ⅳ 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逐一细化应急状态下各主要负责部门的报警通讯方式、地点、电话号码以及相关配套的交通保障、管制、消防联络方法,涉及跨区域的还应与相关区域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保部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事故处理情况,以获得区域性支援。

Ⅴ 应急环境监测

组织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专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抢险、救援控制措施

严格规定事故多发区、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设置控

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的数量、使用方法、使用人员。

Ⅵ 人员紧急撤离

疏散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有毒有害物质应急剂量控制规定,制定紧急撤离组织计划和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Ⅶ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制定相关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受影响范围内的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Ⅷ事故恢复措施

制定有关的环境恢复措施(包括生态环境、地表水体), 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后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对事故应急措施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后影响评价。

Ⅸ 应急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演练。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9)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Ⅰ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项目生产、储运过程中涉及主要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甲醇、硫酸,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均为重大危险源。本项目锅炉、甲醇精馏塔的运行压力较大、运行温度较高,其中甲醇精馏塔中的介质为甲醇,火灾危险类别为“甲”,存在着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性。

Ⅱ风险防范措施

① 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本项目厂区周围1.5km 范围内无人口集中区,总平面布置满足事故防范、应急救援、紧急疏散等要求,选址及总图布置基本合理。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生产设施按规范设置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以及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符合相关规范。

④ 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按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

⑤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严格划分爆炸危险区域、腐蚀区域划分,严格危险区域的管理,按规范设计防爆、防腐措施。

⑥ 风险事故消防水应急调储能力

本项目设置清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统一规范的排污口;采用三级废水防控措施来应对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下的消防废水和物料的外泄。即:在装置区、罐区设置围堰;建立消防事故池,并与废水处理站连接;雨排口设置切换阀门。以上措施能够将可能进入地表水体的污染物送入废水处理站,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外泄的可能性。

Ⅲ风险应急预案

该公司需按照本报告提出的应急预案内容要求,细化编制可操作性好的应急措施及预案,为生产和贮运系统一旦出现突发事故,提供可操作的应急指导方案,以利于减缓风险损害。

Ⅳ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在确保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的基础上,在加强风险管理和不发生大于本报告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的条件下,项目的选址和建设从环境风险的角度考虑是可以接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