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像一支秒针

 Davidxupeng 2017-01-04



 - 01 - 


最近有一位在自媒体圈非常出名也非常年轻的“营销专家”卖掉了自己的公司,据说要投入到广告营销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开发中去。他宣称要用新技术让中国的企业更了解自己的消费者。


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他能实现这个重要而困难的目标。

 

但是,我所知道的是,在他书写阿拉斯加的鲑鱼如何跃出水面的时候,有一些技术驱动的公司,已经默默在公众视野之外耕耘了10多年。是他们的努力,让广告营销界,甚至是整个中国为这个“大数据时代”做好了准备。

 

但是这样的公司,一般都不会在市场上出风头,因为他们工作的目标,不是让人们知道自己,而是让人们信任数据、进而彼此信任。



我们知道阿拉斯加的鲑鱼何时跃出水面,是因为有许多人为此工作



 - 02 -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支付宝上的信用等级,有多少人愿意把钱付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如果没有滴滴上的用户评价,有多少人愿意登上一个陌生人的车?

 

如果没有AirBnB上的交易记录,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家门为陌生人打开?

 

这就是数据的价值:它能让素不相识的人们能够达成共识、达成彼此的信任——如果它真的可信的话


但数据并不总是可信任的。


没有具体的工具,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03 - 


2008年左右是中国的PC端互联网发展最热的时候,几大门户之间的商业竞争也是白热化的。

 

这种炙手可热的市场环境催生了一些很荒唐的现象:几个门户对外都宣称日活有好几亿,加在一起已经是中国经常上网人口的几倍多

 

最初,广告主相信互联网,就是因为相比传统媒体,网络投放的数据更加透明。但是这时候,大家却发现,一定有人在利用数据撒谎,而大多数没有技术能力的广告主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于是有一些公司开始尝试用技术方式去还原网站上真实的数据。一家公司站出来说,根据他们用程序监测的结果,门户中最出名的“X浪”,真实的日活用户大概只有2、3千万

 

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是大公司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组成联盟来抵制这样的第三方数据机构,甚至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用作弊程序来对抗这家公司监测数据的程序。

 

接下来就是整整2年的技术、商业攻防战。直到2010年,由于这家公司的技术日臻成熟,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不再接受门户网站单方面提供的数据,门户网站终于不得不选择主动和这家公司合作,接受他们的监测代码。

 

这一年于是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营销领域“数据互信”的一座里程碑。

 

这家公司叫作“秒针”,她的故事一般消费者很少知道。但她所做的工作,某种意义上和支付宝、滴滴、AirBnB一样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可能的,但不幸的是,它无法建立在人性单纯的善意之上。

 

每一份对于数据的“信任”,其实都是一部分人缜密思考、反复实验、日以继夜艰苦工作的结果




 - 04 - 


出门看电影时,你相信豆瓣的评分;约人吃饭时,你相信大众点评的评价;打车回家,你相信滴滴会为你叫来离你最近的车;刷今日头条时,你相信10万 的文章一定非常热门。

 

“数据”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释放。如何让人们籍由数据达到彼此的信任,人类在科学、技术和商业上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2016年的“微信大号刷量”事件让人们再次认清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多么难以创造。

 

就拿这个例子来说,到底什么是“阅读量”


  • 同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点击一篇文章多次,阅读应该算几次?

  • 同一个用户隔开1天再次打开一篇文章呢?

  • 如果用户点开文章3秒内就关掉了,应该算1次阅读吗?

  • 有人打开客户端之后马上搜索一篇文章然后打开,他是不是水军?

 

一个你早已习以为常的、最简单不过的数据,背后也是无数次的思考、测试和推翻,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凝聚着许多人的计算和工作。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得来从不容易。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多难?

 


 - 05 - 


秒针所做的事情,要比这个“阅读量”的例子困难得多。

 

去年,秒针开始尝试一项可能对移动互联网有重要影响的数据统计算法,可以被通俗地称为“同源算法”。

 

打个比方说,你下班时在地铁里用手机看了一半网剧,回家后又继续在互联网电视上看完剩下的一半——在这个过程中,秒针会根据你手机和电视上的行为,计算出这两台设备背后有同一个用户。

 

你应该能想象出这个技术问题有多么的复杂而又多么重要:它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上越来越碎片化的数据信息,能否被准确完整地还原为我们的真实生活

 

过去10年,如果说中国的广告、营销行业在技术上有过重要进步的话,绝不在于我们分清了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区别,绝不在于我们学会了如何写一个公众号或者卖掉它——而在于一批秒针这样的公司,和它们背后的工程师、从业者们通过勤勉、艰巨的努力,奠定了这个数据化时代的基础。

 

他们所创造的,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06 - 


秒针的创始人吴明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工程师,给公司取名字时,他先是通过一套程序,把网络上最高频出现的20000多个中文词语提取了出来。

 

然后,他用程序把这20000个词去和万网上的域名注册情况比对,得到5000个尚能注册的常用词语。

 

最后,他用程序员典型的“最后一招”——穷举法,逐个去检查这5000个候选词,最终选定了“秒针”。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它说明了:通过工作创造出今天我们彼此信任的基础的,是怎样一个群体,而他们的思考和工作,又是怎样的一种思考和工作。


是工匠为人类创造了“时间”——不是依靠抽象的善意,而是通过具体的工作

 


 - 07 - 


人是最了不起的动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同类怀有信任、爱和真诚的善意。

 

更是因为人能够创造出具体的技术和工具,让人性中的善变得可观测、可操作、可信任

 

在钟表发明前,人类其实没有真正的“时间”概念。直到15世纪,钟表被工匠们发明出来,那种机械的、标准的、稳定不变的节奏才成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

 

完全可以说,是工匠为人类创造了“时间”这一概念——不是依靠抽象的善意,而是通过具体的工作

 

如果说人类的世界就是一块钟表,那么有些人所做的,是那些用来炫耀技巧的日历和月相;有些人所做的,是那些用来彰显身价的钻石和珐琅。

 

而有些人所做的,就像是一支秒针。


如果你对文中提到的那支“秒针”感兴趣,

不妨找个时间看一下下面这部纪录片。



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