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10部热门大片

 韵溯 2017-01-04

影音新生活 03-07 11:04 大

电影摄影艺术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奥斯卡大片的电影摄影也是世界电影的标杆。但如今电脑特效技术的发达,有时候我们容易把视觉效果跟摄影效果混淆。所以,经常有人疑问:一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究竟是摄影师的功劳,还是视觉效果的魔力?

当然是摄影师的功劳。没有技艺精湛的摄影师,再厉害的特效师也做不出那种浑然天成的效果。下面,笔者为大家精选近二十年来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10部热门大片。

1997年:《泰坦尼克号》摄影师:Russell Carpenter

Russell Carpenter于1950年12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因作为电影《泰坦尼克号》 的摄影师而声名大噪,获得1998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等多项电影领域的摄影奖项。

Russell Carpenter在进行摄影时,使用陀螺稳定摄影机取景。跟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一样,也会被悬吊在布景上空。

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摄影师:亚努斯·卡明斯基

亚努斯·卡明斯基是一名知名波兰的摄影师,曾经以《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荣获两次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拯救大兵瑞恩开创了一个纪实风格拍摄的战争电影风格。为了既忠实于整个故事,又真实反映故事所发生的那个年代,卡明斯基从摄影机镜头上取下保护镜,使这台现代摄影机接近于40年代的老式机器。没有了保护镜,光线可以直接进入镜头并且反射开来,这使光线比原来更加地分散和柔和。同时这位摄影师还将胶片底片进行特殊处理,淡化色彩,最终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影片中另一个特殊的摄影技术是使用90度或者45度的快门,来拍摄这场登陆场面。这样就能拍摄到演员们不间断的移动和枪弹横飞的惊险画面。

1999年:《美国丽人》摄影师:Conrad L. Hall

Conrad L. Hall是美国著名电影摄影师,他一生曾9次获奥斯卡摄像奖提名,三次获奖,其中包括他于1999年执镜的电影《美国丽人》。

电影《美国丽人》的摄影尤其是布光方式很特别,康拉德首先打亮画面重心,然后逐步铺满整个房间的色调,最后再用补光制造所需阴影。这种略偏古典的画面风格使得人物从环境中凸现出来,从而以角色的个性推动故事发展,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

2001年:《指环王1:指环王首现》摄影师:Andrew Lesnie

长期与该片导演合作的摄影师Andrew Lesnie在营造魔幻唯美画面的摄影技艺上堪称一绝。特别是电影《指环王1:指环王首现》中史诗般的魔幻场景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使得Andrew Lesnie凭此片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2005年:《艺伎回忆录》摄影师:Dion Beebe

澳大利亚摄影师Dion Beebe从小在南非长大,成年后又回到家乡学习摄影。在大师巨匠云集的好莱坞,他将舞台梦幻感在银幕上打造得精致而唯美,他曾凭借影片《芝加哥》 提名获奥斯卡最佳摄影,之后再以《艺伎回忆录》问鼎第78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电影利用色彩对比来创造气氛。有一个跳舞的场景,艺妓被蓝色的灯光照射着,前景中则是黄色的钨丝灯。黄色与蓝色互相形成对比。在其他很多夜景中,你都能看到这种黄蓝对比。

2007年:《血色将至》摄影师:Robert Elswit

Robert Elswit作为电影《血色将至》的摄影师,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在电影《血色将至》中,为了营造出这场令人叹为观止的火焰拍摄效果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使用了八台摄 影机同时拍摄,还有一个手工搭制的木质的高达80英尺的钻井平台。

Robert Elswit的摄影很好地烘托了电影的气氛,即使在明媚的阳光之下也拍得让人感觉心中寒冷。

2008年:《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摄影师:Anthony Dod Mantle

Anthony Dod Mantle凭借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都不是传统的四平八稳的构图,即便是拍摄宏伟的泰姬陵,也是歪着拍摄,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并不擅长摄影的人拍摄的手机视频,大量画面都用轻微的抖动。

这种非传统构图加上大量的手持摄影机拍摄,极为精准地呈现出在那个迷乱的环境中人的慌乱与不安全感。特别是影片前半段凛冽的摄影风格,呈现出印度贫民窟这一“奇观”式的背景,立刻使影片整体变得让人着迷。

2009年:《阿凡达》摄影师:Anthony Dod Mantle

Anthony Dod Mantle凭借电影《阿凡达》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阿凡达》使用了“虚拟摄影技术(virtual cinematography)”。由微软的Kinect捕捉人体的3D影像,而单反相机则会大大地提高Kinect自带镜头的成像质量。他们所开发的软件能够把单反图象映射到Kinect所捕捉的模型上去,从而最终生成了一个质感丰富的数字化人体了。

2010年:《盗梦空间》摄影师:Wally Pfister

Wally Pfister是一名美国电影摄影师。他曾多次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中担任电影摄影师,亦曾四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其中2010年以《盗梦空间》获奖。

Wally Pfister用了传统胶片进行电影拍摄,始终坚持不使用数字中间片来进行调色,这样往往让电影显得更为饱满、冷峻、厚重、隽永,有着别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影像美学风格。

2016年:《荒野猎人》摄影师:Emmanuel Lubezki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英文名Emmanuel Lubezki,出生于墨西哥。2016年他凭借《荒野猎人》获奖,这也是他连续第三次获得摄影奖!创下了奥斯卡纪录!

卢贝兹基行走在好莱坞,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光、长镜头、手持摄影以及超广角镜头的使用。虽然在好莱坞能单独掌控这四个元素的摄影师并不在少数,但能同时玩转这四个元素,且能在纷乱中找到画面重点并用一种无可辩驳的摄影语汇表达出来的,也只有卢贝兹基一个人。再加上他对胶片、数码这两种媒介熟稔使用的能力,也让他被认为是当下好莱坞的摄影大师。

结语: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这些影片无疑是一本本活的教学教材。所以,你正想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这些影片千万不要错过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