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我说,我们的生命会永恒(1)

 辷盀 2017-01-05

我理解的人生真谛: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快乐生活,通过感官感受世界,通过心灵的思考,引导灵魂中的”真善美“,反省”假恶丑“,形成新的认识,形成灵魂中自己的独立部份,对人生形成正面的影响,并把这一切美好,在短短几十年里形成的庞大信息,通过灵魂(DNA里的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构建了全新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真正能留给世界的东西,不是什么巨大成就,不是什么巨额财产,真正能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庞大信息和别人信息里记录的你。

可以认为:高尚的灵魂会不朽,会重现;罪恶的灵魂会被尘封于潜意识里,即便重现,面临的也是心灵的审判。新的问题出现了,“物竞天择”,物竞之前物在哪?天择之后路在哪?

听我说,我们的生命会永恒(1)

引言

两周前的一天上午,和数位好友相约去看望好友重病的母亲,在医院等候人聚齐的时候,好友老汪谈起了生死,谈到了他一个朋友对生死的思考过程,并最终下结论,人生虚无,活好这辈子,在宗教中寻找寄托(因当时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的讲话内容的表述可能会有误,三哥看到后如果有异议,可当面批评)。我当时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并表示应该用哲学来解决这种困惑,约定择日和老汪探讨。

其实他朋友的部份思考过程我也经历过,比如:如果灵魂真的能轮回,但跟我何干?我并不能记起前世的我,也就是说,前世的我思想和我没有想通的渠道,即使能轮回,也不再是我。

假如真象唯物论者持有的观念一样,没有灵魂,只有物质永存,那我这一生又有什么意思?戏剧演员的一两个小时,尚能愉悦观众,我们数十年的人生,又能愉悦谁?我们死后,所有一切的美好都和我们无关,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不好意思地说,我从六岁时某天因邻居大爷的去世而躲在被窝里为了害怕死亡而哭泣,到三十出头后的某段时间因害怕死亡而每每从睡梦中惊醒,这种恐惧伴随了我近三十年。当然,也由于恐惧和对未知世界的无知,让我除了选择不去想之余,还能一直保持对这个问题的好奇。

直到某一日,一本哲学启蒙书籍《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挪威),解决了我的部份疑惑,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从那时起,我看过了贾德眼中的哲学家,我看到的罗素眼中的哲学家,看到了康德、看到了柏拉图、看到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并形成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和老汪约定后某天的早晨,我在浏览新浪时看到了一条有意义的微博,拨动了我敏感的神经,我在回复不同意见时,让我想起了我对人生的看法,并在其后数日之后的思考中,进一步严谨了逻辑。后来转发到了QQ空间,内容如下:

听我说,我们的生命会永恒(1)

请注意我在回复中提到的潜意识和DNA,DNA中存储的庞大信息,就是我认为的灵魂。感应、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DNA,它们是人处理自身信息的方式。这并不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CPU、内存及硬盘来对信息的处理来理解。

人的多种感官类似于传感器,从外界获得信息后,传导到cpu,即人的意识,意识通过思考处理,类似于cpu通过计算处理,然后转入到潜意识,即内存,最终保存到DNA,即硬盘。前意识类似于驻留在内存中,但暂时没有被cpu处理的信息。硬盘中的各项文件,可以通过复制转入到其它服务器,而DNA中的信息,则可以遗传给子女。子女则通过同样的方式处理信息,形成灵魂的发展和传承。但灵魂的传承不仅于些,社会中无形的关系网,相当于信息的无线传输通道,每个人都连接在无线网中,个体的人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在处理信息,所以灵魂还通过别的个体的人在传承。

cpu、内存、和硬盘间的信息,可以通过系统自动传导和处理,而人的潜意识和前意识、意识中的信息,传导和转换却不是那么容易。但灵魂是智慧的,有自我运转的能力,当然,这需要长期的思考习惯来实现。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灵魂,构成了人的理性世界;外在的世界,即可通过感官感应到的世界,是感应世界。理性世界和感应世界有其联系纽带,也就是我们人类的各种感官功能,以及人的各种行为。理性世界通过感官从感应世界获得信息,同时通过行为改变感应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错误的认识形成错误的理性世界,错误的理性世界,会对感应世界形成负面的影响,相反亦然。所以说,让感应世界和理性世界趋向一致,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这个追求,就是人生的巨大意义所在。

也就是说,DNA中继承于先辈的部份不会被再发生变化,但个人自己形成的DNA部份,每时每刻都会被修改或者增加新的信息,而这部份信息又对人的一切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被意识所察觉。可见这种影响如何巨大,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又是如何的重要。

我们的灵魂不断传承和发展,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灵魂,这恰恰说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意志”,独立灵魂又对人生产生巨大 的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我所理解的人生真谛,通俗地表述: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快乐生活,通过感官感受世界,通过心灵的思考,引导灵魂中的”真善美“,反省”假恶丑“,形成新的认识,形成灵魂中自己的独立部份,对人生形成正面的影响,并把这一切美好,在短短几十年里形成的庞大信息,通过灵魂(DNA里的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构建了全新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真正能留给世界的东西,不是什么巨大成就,不是什么巨额财产,真正能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庞大信息和别人信息里记录的你。

可以认为:高尚的灵魂会不朽,会重现;罪恶的灵魂会被尘封于潜意识里,即便重现,面临的也是心灵的审判。新的问题出现了。

我认为,按照这个真谛生活,人生的意义得到了体现,生活会充满快乐。

那么,这个观点正确吗?按我理解的人生真谛生活真的会幸福和快乐吗?这个观点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吗?当然不能,这个观点引出了新的问题:

灵魂是原本就存在的吗?亦或是由其它实体创造的?“物竞天择”,物竞之前物在哪?天择之后路在哪?

写这些感悟不是为了告诉别人应该如何生活,而是想和诸多关心人生价值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的价值所在。

在读柏拉图之前,我不相信人有灵魂,当然我有我的理由,在与好友@私想者@桥 辩论中,我提出过我的反对理由:永恒的灵魂在哪里?又有谁的灵魂永存了?但柏拉图说服了我,让我相信了人确实有灵魂存在,我不得不被他描述所打动(详见《柏拉图的灵魂说》)。

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近期内看浏览(只能走马观花)了很多哲学典籍。这个过程让我越来越体会到震憾,为了太多哲学家的人生历程而震憾,为他们的高尚所感动,没有他们,就没有当今的科学,就没有当今的世界;体会到可悲,可悲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轮回,原来真有轮回这回事,就在我们的历史中上演,就在我们的人生中上演;体会到忧患,忧患这个民族的未来,忧患我们自己的未来;体会到快乐,原来我真的是哲学家了,原来,凭常识就可以识别太多的智慧,原来我们的前人,在我们的来路上,留下了一座座灯塔,让我们能回首来路,让我们能识清未来。

本来是想先通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快乐法则之:关于爱情》添加更多的证据,但现在要放下那篇文章了,因为,人生的意义更重要,为了这个意义,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理解更多前人关于伦理的理念,以便充分论证我自己的哲学体系。感谢笛卡儿,感谢休姆,更感谢某位神秘人物,为了你们,我愿意穷尽此生去思考。

以后每篇,都会改写,分成四个部份。前人的理论、常理的理解、哲学的思辨、科学的证明。常理的理解,我会用自己的理智做到按事实描述,绝不夸大,以显示自己过人的思考能力,面对历史和未来,我们所知的太少了。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什么学历,只要尊重自己的内心,都会从常理的理解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引导出新的疑问。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人之所有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具备其它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思考能力。放弃思考,人生意义失去大半,当然,这句话已经有了巨大的保留。

“我思故我在!”

(文:大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