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重曝光——必杀技

 悠闲摄鹰 2017-01-05
大师照片,是你参考的模板


多重曝光是很多摄影人都想尝试的一个技术,

现在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

曾经复杂的技术已经变得很简单,

但要玩好,的确不容易。主要原因

在于,对多重曝光的使用和原理并不了解。


多重曝光是摄影中一种采用

两次或者更多次独立曝光,

然后将几次曝光的影像重叠起来,

组成单一照片的技术方法。


说得再简单点,就是相机将拍摄的

几张照片(几次拍摄合成了一张照片,

就像在后期处理照片合成一样,

只不过相机一次完成了。

其中难点在于,怎么叠加出你想要的效果?


使用相机内置多重曝光功能

多重曝光操作比较繁琐,

但如果相机上有这一功能,

操作就变得非常简单。


比如尼康D800、D810、

佳能的5DMark III、1DX 等都有专门的设置,

一些老相机,比如尼康D90也有多重曝光设置。


使用这一设置拍摄就比较方便,

拍摄时只需要开启多重曝光,

然后根据事先的构想,

针对不同的场景拍摄几种照片,

然后相机就能自动合成多重曝光效果。



能的5DMark III的多重曝光界面(左)   尼康D810的多重曝光界面(右)


以5D Mark III为例,在机器中内置有4种模式,

有加法、平均、明亮、

黑暗4种图像重合方式,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种方法

有什么作用,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


1、加法:合成后的照片比合成前的明亮;

对于花卉或者静物的拍摄,

可以采用变换焦距的方法进行两次拍摄,

一次使用实焦拍摄,一次使用虚焦拍摄。


在实焦拍摄过程中可以曝光多些,

而虚焦拍摄时则曝光少些。

可以产生虚实结合的柔焦效果。



2、平均针对多重曝光张数,自动进行负曝光补偿;

在合成时控制照片的亮度,

比另外三种模式显得更加梦幻,

对于留白的可控性较弱。




3、明亮:图像成后只保留明亮的部分  留白留黑 ;

取第一张明亮的部分与

第二章黑暗的部分相加,所以保留的是天空。



4、黑暗:图像合成后,只保留较暗部分;

草地是暗的,天空是亮的,

拍摄的时候考虑到第二张

和第一张的天空相互叠加。


叠加:弄清明与暗的关系


多重曝光主要是叠加的关系,

怎么叠加很重要。


在下面这两张图片中,

我们先看第一张,

在画面中空白的部分我们称为亮部,

在有建筑的部分我们称为暗部,

右边一张是我们用了叠加的一张照片。


通过这两张照片叠加后,

我们看到在亮的区域没有留下什么影像,

画面还是干净的空白,

而在画面中比较暗的部分,

重叠的影像就比较明显。


从上面图片对比中,

我们就明白了多重曝光叠加的原理,

叠加的影像只是画面的暗部呈现。

所以拍摄时需要注意下面两点。


1.拍摄第一张照片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画面中的明暗对比,

第一张照片最好画面的暗部区域比较多,

不要全部是亮的部分。

所以拍摄第一张照片,

深色与浅色的关系很重要。


2.拍摄第二张照片,

画面一定要有可重叠的影像,

重叠什么需要考虑清楚。



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相辅相成


即使两幅照片都是大面积的深色调,

但观察画面,注意画面的亮部

与暗部是相反的位置就好,

同时是可以互补的部分。




上面两张照片的叠加效果,

亮部与暗部正好互补。


原本杂乱的画面通过对两张照片的分析,

取其优点,组合一张多重曝光,

画面并不杂乱。
虽然环境比较杂乱,

在多重曝光模式下,

应运树干与树枝的线条一致性

令画面相辅相成,

从而拍摄到这样满满的秋意。



相机没有多重曝光功能怎么办?


看了前面的介绍,可能很多人炒鸡郁闷,

自己相机并没有这一功能,

怎么办?没有这一功能,

也能拍,比如遮挡法。


所谓的遮挡法,就是先遮挡镜头的

一半拍摄一次被摄物体,

然后再遮挡镜头的另一半

拍摄一次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


这样就可以将被摄物体同时曝光到一张底片上

为了保证二者背景一致,

在这里需要使用三脚架。



技巧相信你都会了,怎么应用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人像剪影的重爆



单一人物复制成多人的重曝(结合后期)



同一人物固定机位的重曝



人像与建筑的重曝



人像与景物特写的重曝


人像不同焦段的重曝



风光和静物的重曝



用重曝的方式构建人像前景


用重曝的方式加入眩光



最常用的变焦多曝方法


人与道具的巧妙结合


空间的创意结合


镜像的多次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