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抑郁的朋友,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singer0852 2017-01-05

本平台以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内容为主,服务于精神科、心理咨询师、心身疾病相关科室(心内、神经内、消化、皮肤、急诊、风湿免疫、肿瘤等)医生,定期发布各类医学会议及培训通知,精神心理相关学术前沿、专业文献、疾病诊断治疗的专业及科普文章。

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们不应该做的vs应该做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一般人认为,认知、思想是自己控制的,怎么会受情绪的影响这么大呢?

其实有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还真不小。

有抑郁患者总结出一个规律:高兴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乐观的事,悲伤的时候想到的大都是是悲观的事。高兴的时候对于事情负面方面感觉比较麻木,不敏感;悲观消极的时候对于事情积极的方面感觉麻木,而对消极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负面方面,想象是很生动的,冲击比较大。

----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患者显得很懒,不想动,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现在变得无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学、不想上班、不想活动,不要以为他真的就是懒散,其实那是疾病的症状。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我们一般人在工作疲惫时,往往会选择洗个热水澡、上街散个心等方式来缓解,最多就请个假,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但是,抑郁症患者却无法靠休息恢复精力,如果此时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对病情将更为不利。所以当他们说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体的疲惫不堪和心累!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当抑郁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作为亲人和朋友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病,就有去医院治疗的可能,离康复也就不远了。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出现认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不治疗,病情将从“不开心”发展到“过不下去”,甚至“不想活”。这个时候除了给予理解以外,主要的还是帮助其治疗。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有些压力对于寻常人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从而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症的患者常常会对身边的人或事表现得漠不关心,其实最为贴切的形容是有心无力。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除了经常不想说话外,时常会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对于这种情绪上的失控抑郁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恼。这个时候请不要给予更多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理解。

不该做的



应该做的

抑郁症的对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体被病困住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体内的精力好似被榨干了,导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开心一点”、“想开一点”这种话,导致他抑郁的并非心情,开心一点、想开一点并不会减轻他的病痛,更何况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你知道吗?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份理解,就会减少一分他们的痛苦。

曾经一位抑郁的朋友告诉我:当我感觉不好时,请不要用“比较”和“规则”告诉我应该快点好起来,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倾听我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

我们身边如果遇见抑郁的朋友,愿您能给予合适的帮助,小安也在这里一直关爱陪伴着每一位抑郁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