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男人换位思考苦口婆心,却是鸡同鸭讲?

 墨菊香 2017-01-06



作者:罗近月

来源:美灵心生活(meilingxinli)


01


一位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遇到了情感问题。想约我一起吃饭,希望帮她分析分析。我只得说:作为熟人,可能我也帮不了你什么。


她说:帮不帮无所谓,我们不谈具体的问题,就想见见你,让你给我的问题把把脉,看看我的路走对与否。


盛情难却,我只得赴约。


寒暄之后,她就委屈地说道:我也我读了不少朋友圈的情感文章,自己也在不断自我成长,为什么我的感情还是要死不活的样子呢?


我很欣赏面对困难不放弃的人,每每看到在情感中很努力的人,我都会很好奇对方做过什么样的努力。我问她:你在那些文章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她说:我觉得大家都在讲一个道理,就是感情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自我感觉我这一点还是做得不错的,但这对我先生是没用的。


我点点头,示意她讲下去。


她说,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买的房最近要装修,两个人分歧挺大的。我觉得一般就好了,后期可以弄点软装饰,效果应该也不会差。可他就是觉得我舍不得花钱,是没见过世面的穷人思维,也觉得我眼光总盯着老旧的过时风格。


她接着讲,为什么我说换位思考没用呢,我的想法是家里这两年经济刚有好转,但也不能不看着花,可他的想法是自己有点钱了,就总想做面子工程,让别人都觉得自己很牛B一样。所以,换位思考是很简单的,但跟他沟通是没用的。我经常跟他讲:别以为你现在有点小钱,就可以招摇显摆、目中无人……


看着同学唾沫横飞,越说越兴奋,仿佛目前就有一个被指着鼻子骂的先生,我示意她先喝喝茶,先缓和下情绪。


02


同学问我:遇上他这么固执的人,我该怎么办?


我只得讲实:我不知道。


同学又问:你觉得我说得对吗?为什么大家都谈换位思考,对她一点用也没有呢?


她聊到自己十多年的经历,中学毕业就没再继续读书了,和先生一起做生意,吃了不少苦,亏过不少钱,还在走投无路时流过不少辛酸泪。还好这两年总算看到一些希望,每年也有上百万的收入,加上家里的房产和铺面,家底也算过千万了,但总觉得心里不够踏实,不敢用钱,平时生活开销也都是能省则省。可先生就不一样,有时候打个牌也花几千上万元,她心里真不是滋味,每次就因为这些,跟先生争吵不休。


她平时一起玩的朋友也时不时调侃她说:看你家里钱不少了,还是一副穷酸相,你的老公怎么受得了你。


她说: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问题不少,花个几十万装修,几个月就挣来了,可就是过不了自己的死脑筋,还觉得自己勤俭节约,说到底还不是自己观念守旧、执迷不悟……


听她谈先生的问题时,我心里一紧,什么样的男人经得起这样的不顾自尊的教训。但看她找自己的问题也毫不手软,我总算明白了,他对待先生和对待自己的方式如出一辙。


03


我同学一边埋怨先生有钱了就招摇显摆,另一边又责怪自己观念守旧,她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在她矛盾心理的背后,她既没有尝试贴近自己的内心,也没有尝试理解先生的想法。现在有一些老师讲,婚姻里应该换位思考,很多人知道了要这么做,但真正做了的只是极其少数。大多数人的换位思考,不过是站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里,暗自揣度对方的想法。


我们如何理解一个观点,就会以相应的语言和行为来验证自己的看法。比如同学开始以自己看法来数落先生的不对,先生拒绝跟她交流,并也用同样的方式指责她的穷人思维。


在这样的模式里,同学和她先生都很痛苦。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换位理解了先生,先生还说让自己如此难受的话,是老师和文章讲的有问题,还是自己的努力的方向不对。


同时,当朋友们也调侃她时,她又狠狠地批判自己。她和先生一样,既想活出自我,也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以前条件窘迫,不觉得有任何不妥,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却总是争吵不休。


在情感矛盾中,我们对伴侣的方式大多是对自己方式的一种呈现。我同学会用固有的观念去评价有钱了的先生,也会用“勤俭节约就是守旧”来评价自己,她先生所做的选择又恰恰是她内心被压抑的一部分。她不允许一个真实的自己呈现,自然也不接纳先生所作出的选择。


后来,她谈到小时候过苦日子,看着别人有钱,就又羡慕又嫉妒,父母也常说:有钱人有啥了不起,心高气傲,除了钱啥也没有,还不如咱们的日子过得踏实。说到底,她的内心是看低金钱和财富的,直到她自己变得有钱了,她那份踏实的感觉没有了,内心变得恐慌起来,因为她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金钱。


我朋友的故事还不会完,要找到面对金钱更适合的立场,她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当她可以更多懂得自己矛盾的时候,才会慢慢理解先生,变得不再觉得先生时时与她作对,而是明白与先生的矛盾所呈现出来的,不过是自己内心还有一些路要走。当她可以找到更多的内在平衡,她就越不会用这样内外不一致的方式去评价自己和先生,他们的关系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真正的换位思考,绝不是泊来的空中楼阁,而是要先学会理解自己,才会用贴近自己内心的经验去贴近他人。白岩松说:总有一个“不变”扛着所有的“变”,这样你才能走远。如果说我们与人的关系是流动的,每天发生的事情是变化的,那么我们理解贴近自己内心的方式却是不变的,多修炼觉察自己,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简介:罗近月,心理咨询师,专栏撰稿人,坚持用简单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剖析两性关系的真谛,助力女性内在提升和自我修炼。微信公众号: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