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杀尽功臣,却唯独留下一人

 昵称30671027 2017-01-06

古说伴君如伴虎,确实如此。朱元璋登基之后杀尽功臣,像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等等昔日战友无不遭到赶尽杀绝,唯独一人幸免于难。那就是信国公,汤和。

汤和出生于贫苦家庭,并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朱元璋与他从小一块玩耍,可说是发小关系。汤和自小便聪慧,具有领导才能,在一堆小孩子里当着孩子王,善骑马射箭。

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被封千户之职。后来汤和跟着朱元璋去打和州,当时多位将领同朱元璋属同辈,不愿听他差遣。兴许是两人心中羁绊深厚,唯有汤和恭敬听命,对他百般服从。朱元璋心中自然是高兴的,这种相处模式一直持续到朱元璋登基。

1368年朱元璋登位,大功臣基本被封为公,然而和他如此亲密的汤和反而被封为一等侯。汤和为人沉稳,明白用意,并没有争夺权位,而是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本职。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汤和被提升为信国公。

1388年,朱元璋年纪越来越大了,心中不愿诸将手握重兵,将他们视为心患。然而这一小心思被汤和看透,他找了一个时机,上表朱元璋:“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也顺着这个意思,解了他的兵权,并拨款在他老家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在众多高级将领中汤和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一次上京觐见皇帝。但汤和辞官回乡以后,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放过他,安排耳目打听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其实汤和心里也是清楚的,他每天都是游山玩水喝酒下棋,不与权贵结交,也不谈国事,对自己的儿女也是严令遵纪守法。如此长年累月,朱元璋也就渐渐的放了心。

汤和懂得为臣之道,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不迷恋权位,解甲归田。然而皇帝的心思也是琢磨的透彻,这才得以保下一命。

如对历史文化,冷兵器感兴趣

欢迎同老齐师傅一起交流分享

可添加:qihe88866

可关注:qiheqhq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