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冥想,帮助我们更爱自己

 小蓝2266 2017-01-06


也许此刻的你,正费尽心思,为心爱的TA寻找一份合适的礼物。有人满怀喜悦,也有人感到茫然:我是因为心底的「爱」而去准备礼物呢,还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做?甚至因为商家炒作出的520,从网络到现实,到处大肆宣传的氛围?

也许此刻的你,正孤身一人,走在加班晚归的路上,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细数着内心的孤独寂寞。你可能在问自己:我爱过谁吗?又有谁在意我吗?在我面对挫折、最需要关爱的时刻,又可以找谁倾诉呢?

当然也许,你从未认真思考过关于「爱」的问题,就像鱼自然而然地生活在水里,完全忽略了水的存在。

在520到来的前夜,冥想君想和大家谈谈「爱」。此「爱」并非狭义的「爱情」,也并非支撑着整个世界运转的广义的「爱」,而是有关我们自己。


 01 

       是什么蒙蔽了爱

在谈论「爱」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她的反面:「暴力」。

提起这个词,我们脑海中浮现着一个凌乱的世界,军事打击和武力破坏、恃强凌弱的肢体暴力等等,是最容易被联想到的。然而还有「隐蔽的暴力」,那些精神和语言上的暴力,尤其来自于权威、师长、亲人、朋友等这些对每个人而言至关重要的人物,所造成的创伤程度和持久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反面事物总是更容易被察觉,然而讨论「暴力」的意图并非是让大家聚集于暴力本身。我们更想分析的是:

  • 为什么会有「隐蔽的暴力」?

  • 它们对我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马歇尔·卢森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在其名著《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以下两点,非常适合于描述我们当下的情况: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做,那我就是「坏孩子」;如果有人开从我面前呼啸而过,那他一定是「混蛋」;如果有同事在工作中总是追求于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孩子长大了不结婚不生孩子,他就是「不孝顺」。

在这里我们并非是要把价值观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的信念(例如信仰自由),而以上列举的道德评判更多是从我们自小接受的语言教育中诞生出来的。想想看,如果自小的教育是用爱与包容的方式,我们再遇到上述事,表达的会是自己的价值观体现,而非对他人的指责。

强人所难

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然而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

显然,在当今社会,被公认为的「强者」,都会采取逼迫他人的方式,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暂且不讨论所谓「标准」或「秩序」是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必要手段,单就沟通方式来看,单方面制定标准、强求他人照办、甚至不达标就惩罚,这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手段。

在这种暴力沟通环境下,对我们的影响显然是负面的。我们很难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久而久之形成一具具逆来顺受的躯壳,自我本来的面目渐渐模糊,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最终彻底迷失。

因此,以上种种「隐蔽的暴力」容不得忽视,在谈论「爱」之前,我们不妨先审视下自己,它们有没有蒙蔽了你心中的爱、有没有绑架了你。


 02 

       爱自己,远远重过爱别人

前面认识到了「隐蔽的暴力」对我们带来的伤害,接着则要关心用非暴力也即「爱」的方式来对待生活。有朋友会说,爱的方式很简单啊,我们都已融入了日常生活,比如每天回到家和父母/爱人打招呼、饲养一只宠物并悉心照顾、对家人和朋友充满关怀、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等等。

然而,我们今天想强调的是,爱自己,远远比爱别人重要。

许多人狭隘地认为爱自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很爱自己,比如一有空就运动健身啊、一有钱就给自己买各种东西啊,但很可能,他们并不懂怎样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中也提到了很多种不懂爱自己的表现,建议我们适合换角度来看待问题,其中这两点有必要拿出来:

学会自我宽恕

想想我们为什么会自责?真的是因为我们做了多么邪恶的坏事吗?事实研究发现,越是对自己有崇高要求对人,越容易有自责感,恨不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完美无缺。

爱自己的关键之一,是要学会包容那个不同的「我」、那个可能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我」、那个完全可以被原谅的「我」。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再想想看,有多少烦恼和压力是「必须」和「应该」这两个词带给自己的吧。我必须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因为老师要求这样;我应该把这个帮助文档写了,因为销售人员需要拿给客户看…太多这种例子了。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必须」和「应该」,太多人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忙碌在拼命博得他人认可的死结中,所以不懂得爱自己,也获取不到快乐。

爱自己的另一个关键,即是去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用选择代替必须学会这样思考:为什么选择做A而不做B、更不做全部,是因为做A是遵从于我的本心,而非外物。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


 03 

       冥想,帮助我们更爱自己

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一书其实是在传递和教导一种非暴力的沟通模式,强调我们去观察和感受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真实的需要,并把这些需要合理地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无疑与正念冥想的思路一致,完全可以借鉴过来,通过冥想练习,达到帮助我们更爱自己的效果。

  • 首先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某个行为,不管自己曾经认为是好是坏、是满意还是失望,此刻都不要去下结论,就让它客观存在。

  • 感受自己此刻的心情,不管是开心、满足、沮丧、气愤,都只是感受它,纯粹地感受它。

  • 发现内心的需要,发现产生这种行为和心情背后的真实需要是什么,不要回避。

  • 对自己说出来,把内心真实的需要,对自己一个一个字说出来,一边说,一边接纳自己。

尝试这个练习,相信能让你发现真实的自己,并理解和接纳自己,进而更爱自己。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