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树一帜的跨年演讲,我们跟《时间的朋友》学到了这10个经验

 汕头能率 2017-01-06

2016年12月31日晚,罗振宇《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打败了配备明星和小鲜肉的各类跨年演唱会,成为了同时间段内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那么,从这场单人 4 小时的演讲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演讲的启发呢?






选择超大高清屏,首先演讲档次就大大提升了,观感就要好很多。




做过演讲的都知道,在电脑上做出的PPT看起来再精美,遇到黯淡无光的投影仪投出来也会大大减分,更何况拍照后还要继续减。


比如说,老秦的某次分享,现场拍出的照片是下面这样的。



看起来灰不拉几的,但其实这张PPT真实的面貌却是:



所以,演讲人都好羡慕这样一块高清屏……




【经验 1】

虽然高清屏意味着多花钱,不过假如你做的是一次很重要的活动或者发布会,最终被媒体报道、能被拍照、能被发微博的,就是屏幕上一页页 PPT 。

所以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在这块屏幕的投入上不能省钱,该花钱的地方,必须舍得花。






我们说巨屏要舍得花钱,难道幻灯片就能省事嘛?


当然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画面放大之后的震撼感,并不是画面本身有了什么改变,一块巨屏只是把所有细小的东西放大,不论美丑。


巨屏之下,美的放大之后是巨美,丑的放大之后是……




比如,曾经在一次大会上出现过上图这样的幻灯片,此时,观众会对其企业或者品牌的形象会有什么样的感知?


对于大型的企业和品牌,由于更容易获得关注,更要注意。别忘了,2016年的一份演讲 PPT,能够把百度推上刷屏级的风口浪尖。



▲曾经被热议的「PPT事件」


在如今,你知道穿一件好的衣服能提升你的形象和品位,却能忍受 PPT 的大黄大绿low 到爆?


一件你或许只穿几次的衣服你愿意花个成千上万,却可以对展示无数次企业形象的 PPT 斤斤计较?


【经验 2】

不要小看PPT,在审美日益提升的今天,你上台时讲的 PPT 很可能就是自家的门面。






「快闪动画」的始作俑者是苹果发布会,形式是硕大的文字迅速出现消失,配合铿锵有力的鼓点节奏,带给观众一种非常「燃」的感受。



快闪动画用PPT制作并不难,反而难点主要集中在文字大纲本身,需要合适的文案和分词。




【经验 3】

「快闪动画」非常适合在热场时使用。






「人物面部特写 + 言论引用」是《时间的朋友》中最常用的页面排版,冲击力强。




引用的言论出现的时候,概括性的焦点词语(比如上图中的「自我赋权」四个大字)用半透明形式在后面出现再消失,动态引起大家注意,还能保持页面简洁,这也是一种技巧。


【经验 4】

动画要用到恰到好处,不要为了动画而动画,要有使用的原因和场景,比如为了引起注意,次要展示。






转场页的作用经常是承上启下、唤起观众的注意、提取逻辑线。这次看直播的过程中,看到旁边的聊天室里时不时会有人问「这是第几只黑天鹅来着?」「前面讲的第三只黑天鹅是智能革命吗?」……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其实转场页上是有数字序号的,比如以下两张在居中位置有大大的「3」、「4」。




之所以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是因为这个机械背景比较复杂,况且还是动态,数字半透明之后就不太看得清楚了。


相比而言,去年的转场页虽然简单粗暴,但倒是很清晰。



▲2015年水立方《时间的朋友》


另外,去年的时候,每一个话题开场时,罗胖先用「时间的朋友」称呼观众,引出自己的下一个主题,仪式感、节奏感都很强,不但有助于「转场」的,而且在不断地「点题」,今年没有刻意使用这个方法,觉得少了些许味道。


【经验 5】

宁愿「炫酷」少一点,也不能影响「逻辑主线」的清晰度。






罗胖跟去年一样,演讲选择不带翻页笔,幻灯片由工作人员翻页。


自己翻页的好处是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比如另一个老罗 @罗永浩 一直都是自己翻页的。




由打配合的工作人员翻页的好处是解放了演讲者的双手,但对于提前编排的要求会提高,而且演讲者不能进行过分的临场发挥,不然后台的翻页者难免凌乱。




【经验 6】

平心而论,对于有特殊时间点的演讲来说,罗振宇的做法其实更有利,回想一下,罗永浩在发布会演讲的时候经常拖延一个多小时,而罗振宇讲完5只黑天鹅之后刚好在0点跨年。






知识型脱口秀、演讲都不好做,难就难在如何将纷繁枯燥的知识用一种有趣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前些天张小龙的演讲,论干货那杠杠滴,但他用的是一种最原始、没有经过加工的演绎方式,这也很好,但显然罗胖的演绎方式,更适合大众,也更适应电视这样的媒体。




在演讲中,罗胖还经常会提到一个人:吴伯凡老师。




吴伯凡老师的「冬吴相对论」本身就有趣,但是同样的内容被罗胖解读后传播得更远。


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和试错,罗胖显然找到了自己最有状态也最适应互联网土壤的讲述方式,他能够把一些复杂的概念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辅助大众理解。比如他用自己小时候吃枣的例子来向大家解释「精耕细作」。




频繁的金句,亲和的表情,通俗易懂的故事……罗胖成了碎片时间的学习之友。


罗胖在整个演讲中讲了很多案例和故事,比如0点过后,罗胖讲了「那些男孩教给我的事」。




【经验 7】

故事,能吸引我们随着剧情或者人物代入,能让我们换位思考,能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利。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从罗辑思维官微上想去找一些高大上的照片做素材,但基本上多是这样一个固定的侧面近景或者是超远黑压压的现场,舞台看起来有些暗。


▲@罗辑思维 官微


但在去年的时候,有很多照片或者截图一拿出来就觉得「屌」。



▲2015年水立方《时间的朋友》


作为一个颇有话题性的演讲或发布会,除了演讲视频,流传更广还有那些金句、 PPT 和现场照片,在做活动时,得注意专门拍一些好的照片做传播,一方面二次扩散,让没有到现场和看直播的人感到「不明觉厉」,二来给后期宣传提供好素材。


【经验 8 】

对于一次重要的发布会,在拍照、摄像上,要特别重视,因为演讲在当天结束后就没了,真正随着时间永久流传的,其实是这些照片和视频。






罗胖在两年中的演讲,都着这身黑色的运动服。


但由于衣服是黑色,容易在一些光线暗的时刻「隐身」,对拍摄、拍照都不利。


所以和菜头去年在自己的文章中调侃:「罗振宇,就是题图里这个自带悬浮效果的胖子……」




不过最后他也说了,这是最后一次穿运动服演讲,期待罗老师的新造型,个人建议慎选深色。


【经验 9】

演讲时要注意结合当天的场地、光线、PPT 的主色调等因素,考虑着装的颜色。






其次,对于一场有话题的发布会来说,「传播」是很重要的,现场的人会拍照,电脑前的人要截屏,每一张照片发出去都是演讲之后的二次扩散。


所以在一些关键的页面,一定要简洁、清晰,甚至还要提醒观众拍照。


比如罗辑思维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这一张PPT上简洁清晰地写明了信息,他还拜托现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拍照,「拍下我丑恶的嘴脸」,然后发朋友圈,扩散这一层认知。




同样道理,演讲中PPT上的「金句」也很容易被人拍照或截屏传播。



▲罗永浩演讲



▲雷军演讲


为什么这些拍照的概率更大?


因为它是金句,是情怀,是共鸣,是支持……




【经验 10 】

对于有「二次传播」考虑的页面,要精心设计,要显眼,要让观众和视频不论在哪个角度都能拍摄清楚。


这样一场跨年演讲很不容易,整整4个小时,得靠一张嘴挑大梁,还得讲到零点整点跨年……


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台上这个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的罗胖子,真牛逼。






对于我们来讲,不能因为跨年的时候看了《时间的朋友》,就觉得自己和看小鲜肉晚会的人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觉得自己比他们有思想、更有内涵……


那些都是错觉。


一个人不会因为看了一场演讲就瞬间刷新了自己,新的一年,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升级自己的认知,没有持续的行动……明年的你还是今年的你,依旧只是贡献收视率的一份子。


重要的是你努力从中学到点什么,或许是内容的启发,或许是演讲的技巧,或许是活动的策划……


正如老秦每次在一次分享结束时总要告诉大家的一句话: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