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法概說(之二)

 江山携手 2017-01-06

四、七言絕句之詩法:宛轉

李白的兩首送別詩說起。

一首是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詩中這一首被流傳得比較廣也被稱譽得比較多但實在是寫得不好的一首。通篇除了“深千尺”一語是李白慣常的大誇張之外,全是平鋪直敍。整首詩讀下來感覺不到李白汪倫的動心之情,直如客人對主人說的那些客套話。

來看李白另一首送別詩,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孟浩然下,即以黃鶴樓起興,借仙人在此跨鶴飛升的傳說,綿轉抒發與孟浩然離別的惆悵之情。首一句借喻孟浩然爲跨鶴仙人,此去不知何年再會;二一句時空美景的描寫使人想見仙人去處,更有祈願孟浩然此行前程錦繡之意;三一句再用仙人跨鶴情景(以船帆借指仙鶴),極言目斷而心隨,從黃鶴樓乘船而下直至帆影消逝在天邊,時空的張力讓人怎能不體會李白孟浩然一片傾心的友情!四一句說李白的孤寂,宛轉道出孟浩然下之後留給自己的滿懷惆悵之感。

如此一波三轉,讓人體會的情感細緻而綿長,真實而深厚。實用心寫來的詩篇,絕非贈汪倫一首可以比擬的。全篇皆景語,而意蘊獨厚。讓天、地、四時、花草、魚蟲代自己發言,這是景語運用的好處和妙處。

故,七言絕句篇章短促,無能鋪排,作法要須宛轉方得好詩,切忌直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