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尖上的光明: '95后'北漂盲人按摩师

 风姿物约 2017-01-06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王冠 周学磊)十年前,畅帅磊意外双目失明。十年后,20岁的他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在北漂大军之中默默无闻,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让自己年轻的生命重获光明。

畅帅磊,山西晋中人,今年20岁,半盲。来北京打工4年。10岁时视力严重下降,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由于不能通过戴眼镜辅助视力,父母便送他去当地的盲校学习按摩。毕业后,畅帅磊就和盲校同学一起来到北京打工。他说:”盲校毕业能来外地的,大多是半盲,几个同学帮衬着带过来找份工作,彼此也有个照应。”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说起盲校的日子,畅帅磊显得很腼腆。那时不懂事,比起别人来,他格外地想家、依赖父母。刚到学校不是很合群,每天不停地买电话卡往回家打电话,哭着让父母带他回家。他甚至试过自残,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后来逐渐习惯了寄宿学校的生活。他说不怨恨爸妈,他们也是想让自己坚强,也能学一份过硬的本事养活自己......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畅帅磊来北京后,就一直在海淀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几个盲人同事吃住在一起。老板请了阿姨—马姐,一边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一边照看店里的生意。因为年纪最小,大家都叫他小畅。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冠 摄

刚工作的时候,平均每天7小时的按摩,让十几岁的畅帅磊觉得枯燥又不适应。所有的按摩师都会有职业病,拇指和肘关节不同程度的变形,小畅也不例外。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冠 摄

小畅说,普通人做不好按摩这行,因为有更多的谋生技能,反而不能专心......马姐说:“小畅有很多回头客,都会指定小畅为他们按摩。”图为小畅的同事在为顾客按摩。 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据小畅介绍,按摩师的工资按工作小时算,他每个月能赚到四千多。拿到薪水后,自己留一千多,给父母寄三千,但是自己还能有小存款。记者问到:“爸妈会帮你把钱存起来吗?”“给爸妈的钱就是给他们的,随他们怎么花”小畅说。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冠 摄

小畅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找一些刺激,比如爬山”。因为多少能看到路,放假的时候他都会去远一点的地方。小畅的生日快到了,他却说:“从来不过的,没啥意义,就是老了一岁而已”。盲人按摩店阿姨 供图

“我们的生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工作就是上上网,睡睡觉,偶尔出去活动一下。”小畅说。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冠 摄

店里其他盲人按摩师也是一样,工作之余,会上网,听歌或者听听广播。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做好自己该做的,诚实为本。这是小畅的座右铭。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小畅说,对自己的规划没想太多,别的想多了都不现实,还不如脚踏实地。或许对一个20岁的人来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脚踏实地”也不失为一种规划,专心手下的每一次工作,用勤劳的双手,点亮前路的灯,照明脚下的路。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