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看企鹅只能去南极嘛?新西兰也可以!

 船漏又遇头顶风 2017-01-06

“北极有什么?” “北极熊!”
“南极有什么?” “企鹅!”

这事儿从我们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念叨到现在,以至于我们一看到关于南北极的信息就条件反射地去找有没有熊或者企鹅。当然南极和北极并不是随便就能去的地儿,除非特有时间而且特有钱,再或者特科学,能想办法跟着某些科考队过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南极和北极就跟那里的企鹅和熊一样,都是照片或纪录片里才能看到的东西,遥不可及。事实真的如此么?特别是企鹅,这么萌的小动物想看野生的真的只能去南极么?

在哪里看企鹅

 我住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达尼丁市(Dunedin),从我家出门不到20km就能看见企鹅,而且不止一种。

新西兰是世界上企鹅种类最多的国家,共记录过全球17种企鹅中的14种,其中包括多达4个本地特有种;而主要分布在南极的全部5种企鹅,皆有游荡至新西兰的记录。不管怎样,新西兰都可以自豪地宣称:南极有的企鹅,我们这里都有;南极没有的企鹅,我们这里也有! 

新西兰地图(开放授权,CC0)。新西兰由南岛和北岛组成,其中南岛南部蓝色方框内的沿海地区为各种企鹅的最佳观察区域。小蓝企鹅和另外几种本地特有企鹅的主要观察点都在这里,同时这里也会有来自南极或其他地区的企鹅的零散记录。

在新西兰,小蓝企鹅(Eudyptula minor)和黄眼企鹅(Megadyptes antipodes)是最受关注、也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两种企鹅。在我的住处,也就是奥塔哥大区的达尼丁市附近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两种企鹅,所以今天就重点聊聊它们俩。

小蓝企鹅:我是全世界最小的企鹅

小蓝企鹅(它还有其他的中文名,比如小企鹅、蓝企鹅、神仙企鹅等)主要分布于澳洲南部至新西兰沿海(南极可没这玩意儿),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站立时高约30cm(我曾经一度以为它们只有手掌大,第一次知道它们的真实尺寸时我都震惊了)。小蓝企鹅的头部到背部是深蓝色的,腹部白色。公鸟和母鸟长得一样。

小蓝企鹅是一种又小又蓝的企鹅。摄于新西兰奥塔哥半岛

观察小蓝企鹅归巢是新西兰最为火爆的游览项目之一。在繁殖期,小蓝企鹅白天去海里觅食,晚上回到岸上的巢里。它们具有独特的集群归巢的习性——简单地说,就是在天黑后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沿着固定路线从海里往岸上冲,时不时还停下来左右看看,休息一番或整理一下羽毛(这个时候后面的企鹅会因为路被堵住而短暂地出现混乱),可有意思了。

小蓝企鹅集群归巢。摄于新西兰奥塔哥半岛的小蓝企鹅保护区观察点

想看小蓝企鹅归巢上岸的视频嘛?比照片好玩儿多了!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访问我们新建的微信公众号:鸟生,在最新的同名图文中可以观赏视频哦!

南岛东海岸奥马鲁(Oamaru)小蓝企鹅保护区是最著名的小蓝企鹅观赏地点,这是小蓝企鹅数量最多的一个观赏点。然而这里是严禁拍照和摄像的,因此我更喜欢去一个相对低调的地方——位于奥塔哥半岛(Otago Peninsula)尖端的另一个小蓝企鹅观赏点。这个观赏点离我的住处更近,并且这里允许对小蓝企鹅进行拍照和摄像。注意:闪光灯是绝对禁止使用的。上述两个小蓝企鹅观赏点周围都会提供灯光照明,而且企鹅们的观察距离大致在1m~20m,完全不必担心看不清楚细节。

新西兰南岛东海岸奥马鲁附近的小蓝企鹅保护区,这是新西兰最著名的小蓝企鹅观赏地点。您可以舒适地坐在座位上观察企鹅们从您面前走过。
观察点的小蓝企鹅有时候会离您这么近,这种距离借助观察点的灯光就能看得非常清楚。摄于奥塔哥半岛的小蓝企鹅观赏点。

在这些固定的小蓝企鹅观赏点,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企鹅,不过数量会有所差别:冬季(5-7月)是非繁殖期,能看到的企鹅数量最少,一晚上只有三四十只,因为大部分企鹅都连续好几周在海里吃大餐,没空回来被人围观;春季进入繁殖期,能看到的企鹅越来越多;到了夏季,也就是12月前后,当多数企鹅们都在育雏或刚结束育雏时,夜间归巢的企鹅数量将达到峰值——此时奥马鲁的观赏点晚上能看到300只左右的小蓝企鹅,而奥塔哥半岛的观赏点也能看到250只左右,非常热闹(观赏时间一般是半小时到一小时);等到秋季,繁殖期结束了,企鹅们就会陆续回到海里,因此能看到的企鹅就会越来越少。

小蓝企鹅在岩洞中筑巢,每窝生两个蛋。在小蓝企鹅观察点或保护区范围内,人们一般会为它们提供人工巢箱。与天然岩洞相比,人工巢箱更坚固、透气性更好、不易积水,同时也更方便科学工作者集中观察、记录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群体的数量变化,为进一步保护它们提供数据支持。

小蓝企鹅的巢箱为长方体木质结构,在一侧有较小的出入口,顶盖可以打开。在繁殖期,保护区工作人员会定期打开巢箱,记录巢中的雏鸟的年龄和数量。By 红嘴蓝鹊(朱雷)。

水彩画的小蓝企鹅和超轻粘土制作的小蓝企鹅在一起。By 鹰之舞。

黄眼企鹅:我只生活在新西兰 

黄眼企鹅是新西兰的特有鸟种,也是新西兰知名度较高的一种企鹅。它的体型比小蓝企鹅大得多,站立时高约55~60cm。黄眼企鹅的头后部黄色,头顶前部通常也沾有淡黄色。它最大的特征正如名字描述的那样——眼睛(虹膜)是黄色的,在野外十分好认。黄眼企鹅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南岛的东南沿海,它的种群比较分散,在南岛东南部大部分植被较好的海滩区域都有过黄眼企鹅的记录。由于它们不喜欢像小蓝企鹅那样集群,因此即使是在记录比较稳定的观察点,如南岛东海岸的摩拉基(Moeraki)和奥塔哥半岛南部的保护区里,高峰时期每天也只有10~30只左右的记录。

黄眼企鹅一般单只、成对或成家族群(父母+幼鸟)活动。
黄眼企鹅成鸟头后部的黄色区域非常引人注目
海滩上黄眼企鹅的脚印

黄眼企鹅也会在白天出海,傍晚归巢,不过并不需要等到日落——它们在海里玩累了或者吃饱了就会回巢(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我特别喜欢它们的这个特点)。我们曾经在下午3点到4点(日落前4~5个小时)看到过不止一只黄眼企鹅晃晃悠悠地从沙滩上往远处的灌丛里溜达,或者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晒太阳;有一次看企鹅时我们遇到一个本地的大爷,他说偶尔有特别消极怠工的企鹅中午12点就已经杀回来了……

正在归巢的黄眼企鹅。
下午提前下班,趴在地上晒太阳的黄眼企鹅。

黄眼企鹅的全球种群数量总共只有5000只左右,远少于小蓝企鹅,保护难度也比小蓝企鹅更大。黄眼企鹅并不像小蓝企鹅那样有挤在一起繁殖的习惯:在小蓝企鹅的繁殖地,一个山坡上几十到上百个巢/巢箱是很常见的,而黄眼企鹅的巢大多非常分散。因此,目前黄眼企鹅的保护措施以保护繁殖地的植被为主。此外,虽然本地的保护机构也有为黄眼企鹅设计的巢箱,但是并不像小蓝企鹅那样有极高的使用率,因为小蓝企鹅会连续多年使用同一个巢箱,而多数黄眼企鹅则会每年换地方繁殖(虽然一般不往远了换)。

黄眼企鹅的巢箱大致是以木板搭成屋脊形,偶尔也有长方体箱形的;一侧完全开口。巢箱会很好地隐蔽在植被中。By 红嘴蓝鹊(朱雷)。
黄眼企鹅的巢就隐蔽在近海岸的浓密草丛或灌丛里。

去新西兰比去南极容易多了,当您来新西兰玩的时候,一定别忘了来南岛围观企鹅哦!

---------------------------------------

本文作者:红嘴蓝鹊(朱雷)(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科学传播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生于北京,现居新西兰。资深观鸟爱好者,野生动物摄影师)

本文编辑:【小母鸟】鹰之舞(观鸟爱好者,野生动物摄影师,野生动物艺术家,科普作家。果壳网《城市物种日历》主要作者之一)

摄影:红嘴蓝鹊(朱雷) & 鹰之舞
插画:红嘴蓝鹊(朱雷)

欢迎扫描二维码访问我们新建的公众号:鸟生。这里有红嘴蓝鹊和鹰之舞这两只鸟儿的原创内容,写鸟和其他动物的有趣的故事。有自然摄影、科学小故事、鸟画、国内外博物旅行攻略和游记,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