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荷出水蕴清雅,翰墨养心气自华 ——漫步在多彩的“童画”世界,醉心于书画的“女神”

 书画雅苑 2017-01-06

学画画、搞创作、爱收藏,就点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艺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书与画,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重,

盖因其具悦目怡情之美、静心修身之妙。

然成就卓越者鲜有女性,

个别突出者即被称为才女。

观今日之风,超女盛而才女衰,

炒作求名者众、伏案修炼者寡,

重功利轻内涵之弊日显。

然清水芙蓉卓然不群者亦有之,

晓晓便是其中佼佼者。

其灵秀窈窕之姿、静谧清雅之貌、

恬淡温和之态,真乃典型的江南美女。

继而惊讶于她的书画,取法高古,格调不凡,

水平高超,已具登堂入室之感,

若非亲见,实难相信。

晓晓毕业于湖南名校第一师范,

就读美术教育专业,晓晓坦言,

从小就喜爱书画,但并未系统训练,

儿时课本上所画的花草与美人是对书画最美的憧憬。

进入师范后,勤奋好学的她尤为珍惜学习时光,

五年的美术教育专业学习,

在美术教育、工笔花鸟、

写意山水、毛笔小楷都打下扎实的基础。

播放GIF

晓晓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小学美术教师

被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

她是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教材(湘美版)编写人员,

是其所在的长沙市

芙蓉区小学美术教师成长营导师。

多年以来,晓晓老师课堂教学、教学课件、

教学论文皆在全国及省内斩获大奖,

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实力派“女神”教师。

尤为难得,多年扎根与小学美术教学一线的她,

利用课余时间与寒暑假,勤学苦练,笔耕不辍。

现为湖南美协会员。

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人亦如画,

这句话可以恰如其分形容晓晓。

观晓晓的花鸟画,整体感受是“雅”。

工笔画作品《心事芙蓉》、《密语之夏》、

《流光》的勾线

都十分讲求书写性,设色温润清丽。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朱训德老师

曾评价晓晓六尺整宣工笔画作品《心事芙蓉》:

“章法、构图、用线、渲染都充满灵气,

是一幅富有意境的作品,落款尤佳”。

写意画竹、画荷又颇有书卷气,

意境超雅,布局疏密有致。

工笔画《心事芙蓉》(六尺整宣)

工笔画《心事芙蓉》(局部1)

工笔画《心事芙蓉》(局部2)

工笔画《吹来花落的消息》之一25cm x35cm

工笔画《吹来花落的消息》之二 25cm x35cm

工笔画《吹来花落的消息》之三 25cm x35cm

工笔画《吹来花落的消息》之四 25cm x35cm

蜜语之夏》之一金笺镜面,35cm x35cm

蜜语之夏》之二 金笺镜面,35cm x35cm



《竹》 2014年30cm x30cm副本

晓晓的山水画小品追求‘’静”气。

常常在描绘树、石、山、水间

使人紧张繁杂的心得以休息调整。

似人回归自然,以追求短暂的明静与清澈。

《悠然》35cm x35cm

《悠然2》35cm x35cm

《逐浪》,35cm x35cm



《爱莲说》 35x 35cm 2016

晓晓的小楷,始学欧赵,

兼融文徵明,端庄劲健、清隽雅逸。

楷书书法的意境其实是人的心境,

书写的状态、环境,都会在点画间彰显出来。

晓晓谦虚地说,自己现在还处于临习的阶段,

大量的日常临习的技术积累,

最终是日常书写达到艺术性的高境界。

展开其临习的《离骚经》、

《九歌》、《草堂十志》、《汲黯传》,

不论从结体还是用笔都入木三分,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子

如何有如此定力在繁忙的小学教学工作之余

挤时间一遍遍地临习,为此,

相信如此有灵性有定力的她

无论是艺术追求

还是美术教学定能达到有更加美好的境界。



临《离骚经并九歌》40cm x 170cm 2016年

《九歌之湘君》27cm x 13cm 2016年



《临草堂十志》65cm x 138cm 2016年

三湘最美教师之——她用画笔描绘童真

专访小学美术教师郭晓芳

记者:杨雨晴

郭晓芳是孩子们眼中的“女神老师”,教美术的她人美画更美,她的绘画作品、6尺巨幅荷花《心事芙蓉》不久前在长沙美仑美术馆展出时“惊艳”全场,全图笔法精工,色调温润清雅,功底扎实的勾线将荷花的雍容外貌描绘得生动传神,一举夺得2016年湖南省首届“师说”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的最高奖——优秀奖。

12月7日,记者在长沙市育英小学见到郭晓芳,人如其画,她气质优雅、身材曼妙、性格恬淡。身为芙蓉区政府教育督学、长沙市骨干教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参与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

郭晓芳的童年是在泥土芬芳的乡野田间度过的,故乡的山水赋予了她绘画的灵气,但直到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习,她才真正开始与美术结缘。

17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凭借天赋和勤奋,从读大学前绘画零基础到摘得美术教师作品最高奖,从普通教师到义务教育《美术》教材(湘美版)编写组成员,郭晓芳以她的静心与定力,扎根教学课堂,坚守艺术实践,实现了“化茧成蝶”般的完美蜕变。

教师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天使,郭晓芳常常把小学美术课堂当作纯真童年的回望与守候。她设计教学情境,打造“童趣”课堂。

在《草丛中》课堂上,为了呈现草丛的繁盛,郭晓芳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现在给你3颗种子,一颗必选,一颗自选,还有一颗想象中的种子,依次种下,长出来的草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草和种子通过情境联系起来,学生的画作天马行空,创意十足:有的画中草丛遮天蔽日,硕大的草叶上站着几个小人;有的画中草丛上匍匐着巨大的昆虫;有的画中草丛别有洞天,里面竟藏着一间小木屋……孩子们“脑洞”大开,把草丛变成了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

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刚参加完长沙市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郭晓芳趁热打铁,即兴布置作业:有的学生重视舞台整体效果,有的画下独唱的画面,有的侧重人物面部表情特写……孩子们的表达简单真挚,郭晓芳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童稚的绘画语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中年级的国画课《彩墨游戏》,郭晓芳提炼出“情理”“物理”“画理”的教学设计。在上《彩墨游戏:墨荷》时,她首先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内在情感,再分析了解物象特征,继而指导学生用水墨意蕴的创作方式作画。

郭晓芳只教学生画荷花的根茎叶,要诀通俗易懂,一“铺”二“勾”,一“压”二“提”,一“刷”二“点”,一朵荷花便跃然纸上。局部教学法的高妙之处就在于让学生掌握规律,由点及面,高深莫测的国画瞬间变得简单又迷人。

郭晓芳的学生中,四年级以上的都有一个“专属绘本”,封面目录由学生自己设计,每堂课的作品都收录在里面。王可可的“可爱画家”,江子若的“笔尖下的奇迹”,学生给画册起了不同的名字。

翻开绘本,一幅幅令人捧腹的画作闯入视线,记录着学生的成长。郭晓芳说:“教育是无痕的,要擅长收藏和积累,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记录美。”

一直以来,郭晓芳坚持既要做教育的研究者,又要做艺术的实践者。她精研教学,《彩墨游戏》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质课,其课件也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件评选活动一等奖;她执教的《小蝌蚪》获省、市级“新课程、新理念”中小学美术教学竞赛观摩一等奖。因为热爱美术,郭晓芳对书法、国画都有一定的修炼,她总能于闹世中拾取一份宁静,觅得一处清雅。

2016-2017年度第二届

青年百杰入围展·郭晓芳

当代青年国画家作品微展览系列报道

郭晓芳,女,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美术教师,芙蓉区政府教育督学,长沙市级骨干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湘美)编写人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从教以来多次在省、市级课堂教学及教育论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曾获“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老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彩墨游戏》一课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获得教育部优质课奖。《彩墨游戏》教学课件及设计在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学课件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工笔画作品《心事芙蓉》获得湖南省首届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