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辰达人】剪纸达人—赵德宝

 青未了tfabd1xk 2017-01-07
北辰达人
一把小小的剪刀在手中起舞纷飞,随着纸屑飘舞,不一会儿,不可思议的美丽线条就出现在你面前,渐渐的,精美的人物、花鸟就栩栩如生地映入你的眼帘。今天,让我们走进北辰剪纸达人:第三代赵氏剪纸传人——赵德宝,感受一下传统的剪纸艺术和那历久弥新的剪纸情结吧!
赵德宝的剪纸艺术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
艺人
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赵德宝,就是从事剪纸的痴心艺人。
▲赵德宝正在现场创作
很多人都习惯称赵德宝为赵老师,因为他确实曾是一名教师,在教育战线奋斗了几十年。但那时教的是体育,和剪纸、绘画一点边儿也不沾。他正式开始剪纸是在1977年,那年他27岁。成了家、有了孩子,家庭负担重,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捉襟见肘,为了贴补家用,赵德宝被“挤”上了剪纸之路。
▲赵德宝现场制作剪纸作品
说起剪纸,赵德宝倒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家是剪纸世家,他本人是赵氏剪纸第三代传人。不过,此前他根本没正式学过,所以,他和别人一样,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起初,只是单纯地练技术——感受不同纸张的特点、培养手对剪刀和刻刀的感觉。说着容易做着难,男人平时很少接触剪刀,现在想要得心应手谈何容易。白天上班,晚上练习,一手捏纸、一手持剪,以此锻炼手感。一想到家里的情况,赵德宝心一横:接着练!几个月过去了,手上起了老茧,再摸剪刀也不疼了,剪纸的时候手也不颤了,老赵的信心也更坚定了!
自信满满创作艺术
连续几年都是这样,他来做、爱人卖,虽然活儿越干越顺手,但老赵总觉得少点儿什么!一次,一个卖窗花摊位上卖得特别火爆,他受到启发:传统的窗花、吊钱的样子缺少新意,几十年一个样,不是“招财进宝”、“四季平安”,就是“合家欢乐”、“金玉满堂”,图案也没什么变化,要想让人们喜欢,就得剪点新图案出来。既有拓宽销路的需要,更有创新剪纸样式的想法,赵德宝开始摸索着自己设计剪纸图案了。
传承,创新。
融合
剪纸和书法是两种艺术形式,能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赵德宝开始了新的尝试。有一次,一个朋友想要一幅剪纸,但只有剪纸显得有点单薄,赵德宝就把剪纸贴在白纸上,然后在空白处写了四个字,视觉效果非常不错,从此老赵开始苦练书法,他说的也在理:“书法和剪纸的水平差太多,怎么放在一幅作品里?”
坚持,坚守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赵德宝退休了,这回他更有时间钻研剪纸艺术了。技法改进、形式创新,一切都为了更加贴近百姓的需求,让人们在美中得到享受、受到教育
剪纸是赵德宝一生的情结:最早是谋生的手段,后来变为兴趣爱好,现在是需要他传承下去的民间艺术。要让爱好剪纸的人更好地了解这门艺术,要让他们在技法上得到指点,要让剪纸技术为更多的人所喜爱。赵德宝又开始了一项新工程,义务教授剪纸艺术。在王庄小学、普育学校里,老赵的剪纸课都是最受欢迎的。“只要有人愿意学,我肯定认真教,一定让这项传统文化艺术继续下去!”老赵说出了他的心声。
赵德宝在所在集贤里街和泰来东里社区的支持下,开始在社区开设工作室,教授热爱传统手艺的人制作剪纸工艺品。赵德宝说,这只是刚刚开始,他将会一直把热爱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