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述 “白附子”来源于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根茎。独角莲,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花梗自块茎抽出,绿色间有此红色斑块;佛焰苞紫红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而弯曲,檐部卵形,长达15cm;肉穗花序位于佛镂苞内,长约14cm;雌花序和中性花序各长3cm左右;雄花序长约2cm;附属器圆柱形,直立,长约6cm,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雄花金黄色,雄蕊有2花药,药室顶孔开裂;中性花线形,下垂,淡黄色;雌花棕红色。浆果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中文名称: 白附子 生于荒地、山坡、水沟旁,海拔通常在1500米以下。为该属分布最广、在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的一种。 中国特有物种,产河北、山东、吉林、辽宁、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至西藏南部。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有栽培。 块茎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胆碱(choline),尿嘧啶(uracil),琥珀酸(succinicacid),酷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棕榈酸(palmit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油酸(oleicacid),三亚油酸甘油酯(linolein),二棕榈酸甘油酯(dipalmitin)。并含白附子凝集素(typhoniumgiganteumlectin)。 1、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1.抗心律失常:关附甲素10、25mg/kg静脉注射,对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和12.5、15mg/kg静脉注射对电刺激引起的兔心室纤颤都有保护作用;对哇巴因引起的犬室性心动过速也有治疗作用,其静脉注射的平均剂量为11.5±1.28mg/kg;关附甲素明显减慢心率,延长P-Q、Q-T间期,减慢心率作用不为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所阻断或对抗。关附甲素20、30mg/kg静脉注射,能显著降低氯化钙引起的大鼠室颤发生率;并能对抗北草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其ED50为9mg/kg静脉注射;30mg/kg静脉注射能增加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早、室颤和心脏停搏的用量;2-8mg/kg静脉注射,可提高猫电刺激的室颤阈值。关附甲素0.12mmol/L浓度可减慢离体豚右心房收缩频率,对收缩力无明显影响,不能完全阻断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关附甲素1-100μg/ml,使离体豚鼠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的最大除极速率(Vmax)和动作电位振幅(APA)降低,对静息电位(RP)无明显影响,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缩短,有效不应期(ERP)相对延长,对北草乌头碱引起的自发节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附甲素50μg/ml,使离体豚鼠乳头状肌Vmax、A PA降低,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电位压低,ERP相对延长,认为主要是通过钠通道的阻滞而发挥抗心率失常作用。关附甲素4.29-214.5μg/ml,依剂量性减慢离体豚鼠心脏窦性频率,低Ca2+增强关附甲素的负性频率,高K+则减弱之,关附甲素只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正性频率而不对抗其正性肌力作用,心得安与阿托品不能对抗关附甲素的负性频率,提示关附甲素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减慢心率。关附甲素50mg/L,使离体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幅值和最大除极速率(Vmax)下降,AP复极至90%时程(APD90)缩短,对有效不应期(ERP)影响不显著,导致ERP/APD90比值增大,关附甲素降低乳头肌兴奋性,减慢传速度,对Vmax的抑制具有频率和电位依赖性。关附甲素100μg/ml使犬心浦氏纤维动作电位振幅(APA)降低,使最大除极速率(Vmax)也下降,使动作电位时程APD100和有效不应期(ERP)均延长,使ERP/APD比值增加。 药名考证2.抗炎镇痛:关附甲素100、1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热板法、辐射热致痛法均表现有镇痛作用;98mg/kg灌胃,对蛋清、5-羟色胺、甲醛性大鼠关节炎均有抑制作用。 1、出自《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 1.《别录》: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 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和阴湿的环境。以选肥沃、湿润的砂壤上栽培为宜。栽培技术以块茎繁殖为主。冬季来收时,选留小块茎作种,用干细泥沙分层堆积,贮藏备用。小块茎有带根和不带根的两种,要分别栽种。5月,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25cm开沟,深6-8cm,每隔6-8cm栽块茎1个,芽嘴朝上,施入厩肥或土杂肥后,盖一层细土。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追肥1次。8月上旬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天旱则及时淋水。不带根的块茎栽2年后才采挖,在冬天倒苗后,结合中耕除草,用厩肥或土杂肥培根,第2年管理同第1年。 药材鉴定性状鉴别:块茎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直径1-3cm,顶端残留茎痕或芽痕。表面白色或淡黄色略平滑,有环纹及点状很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无臭味淡,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基本组动外侧有大型粘液腔及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28-84μm;维管束散列,以外韧型为多见,偶有周木型。薄壁细胞含有众多淀粉粒。 粉末特征:类白色。①淀粉粒单粗球形或类球形,直径4-2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十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12个分粒组成,有的1个较大分粒与2-4个小分粒复合。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柬存在于类圆形或长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束长约全116μm。③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9-46μm。 理化鉴别,薄怪色谱: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0ml,冷浸一昼夜,吸取上清液30μl点样:以β-谷甾醇作对照。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展开,用10%磷钼酸乙醇液喷雾,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外显相同色斑。[1][2][3]
【白附子知识介绍】: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独角莲多年生草本,生于潮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土壤肥沃处。分布于北纬42°以南及包括西藏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辽宁、吉林、湖北、江苏等省区栽培。 带根块茎作种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不带根的多种1年。冬季倒苗后,挖起块茎,小的作种,大的加工作药。将块茎堆积发酵,使外皮皱缩易脱,装在箩筐里,放在流水中穿胶鞋踩去粗皮,晒干。也可不去粗皮,切成2至3毫米厚的薄片,晒干。 白附子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至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及根痕,顶端具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无臭,叶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白附子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生白附子、制白附子,制白附子包括姜矾制和姜制。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白附子适合人群】: 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禁服。[4]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毒辣窜散; 具有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的功效; 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相关人群: 阴血虚中风、内热惊风及孕妇禁服。 原料介绍: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独角莲多年生草本,生于潮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土壤肥沃处。分布于北纬42°以南及包括西藏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辽宁、吉林、湖北、江苏等省区栽培。 带根块茎作种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不带根的多种1年。冬季倒苗后,挖起块茎,小的作种,大的加工作药。将块茎堆积发酵,使外皮皱缩易脱,装在箩筐里,放在流水中踩去粗皮,晒干。也可不去粗皮,切成2至3毫米厚的薄片,晒干。 白附子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至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及根痕,顶端具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无臭,叶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制作指导: 1. 内服宜炮制后用。 2. 风痰壅盛,经脉拘急,肢体不遂者,可与天南星、半夏、川乌等配伍,以加强祛痰通络之功。 3. 若风邪侵袭面、风痰阻滞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者,可与僵蚕、全蝎等同用,以散风止痉。 4. 痰气结聚颈项而致瘰疬肿痛者,可用鲜品捣烂涂敷患处;或与半夏、贝母、连翘等同用。[5]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中草药大盘点 展开收起
|
|
来自: 与世无争mlor5l > 《文件夹1》